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文|公主恩淇

餘秋雨在《山居筆記·小引》裡寫道: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把自己找回。”

也就是說,人,無論最終活成什麼樣子,都是自己決定的。有些人,能在更高的層面上找回自己,也有些人,被殘酷的現實消磨,最終喪失了自己。

金光瑤,就是那個喪失了自己的人。

他雖然足智多謀,能夠洞察人性;雖然能力超然,手腕頗多;雖然站在了權力的制高點,不再有人敢“低看”他。

但他這一生,依舊“可悲”。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1。金光瑤是父母的“犧牲品”。

“娼妓之子”,是金光瑤一生的痛。

那些看不起他的人,欺侮他的人,皆因他母親出身青樓。而他父親,蘭陵金氏的宗主金光緒,不僅不認他,還低看他,曾叫人一腳將他踹下金麟臺,讓他成為天下的笑柄。

父親不慈,母親也沒高明到哪裡去。

《陳情令》裡,我最不喜的女子,就是金光瑤的母親孟詩。

有人說,孟詩是個悲情的“痴”女子。她千難萬難也要教兒子學習書畫、禮儀,以及劍法,想把兒子調教成一個出類拔萃的優秀之人。

但她目的,並非是讓兒子明事理,而是希望他能夠認祖歸宗,成為金家名正言順的富貴公子。她以為這樣,就不會再有人低看他們,欺侮他們母子了。

但我想說,孟詩大錯特錯了。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一個對你說厭棄,就毫不留情厭棄的薄情男子,又如何能指望呢?

孟詩將自己的期盼和妄想,都寄希望於兒子金光瑤身上。就這樣,金光瑤也心存同樣的希冀,這才有了金麟臺之辱。

也正是從這裡,金光瑤開啟了飄渺罪惡的餘生。

我看《陳情令》,金光瑤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有顆想要成為“人上人”的急迫之心。他想不停地往上走,只有登上足夠高的位置,就不會不有人看不起他,不敢再蔑視他是“娼妓之子”。

而正是在這條不斷前進的路上,金光瑤慢慢丟掉了自己。

他的本心,是何樣的?他真正想要過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

他從未想過。

他只想過,這條路,是深愛他的母親指引的,為了母親,再難,也要走下去。可他卻不去想,他的父親金光緒,值得嗎?

根本不值。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他的父親金光緒,就是他的地獄。金光瑤越是對這樣的父親心有希冀,就傷的越深。當他無數次的受挫後,他的期待,最終變成了仇。

我一直都覺得,金光瑤不過是父母的犧牲品。

他的存在,太悲哀了。

我特別想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父母的續集。我們,只是我們自己,餘生,我們要走的路,也該是自己的路,而非父母一意孤行下的歧途。

金光瑤的母親“痴”了一輩子,沒換來一絲好處,反而傷痕累累。然而,這些傷痕,別人看不到,金光瑤還不明瞭嗎?

他最大的錯,就是延續了母親錯誤的執念,對那個根本不像父親的父親心存希冀。妄想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全一個完整的家。以至於,他走了母親的老路,繼續受傷,直至萬劫不復。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2。 以喪失 “道義”為代價,換取他人的不敢“低看”。

金光瑤此生最介意的一件事,就是別人的低看。他短暫的一生中,“殺父殺兄殺妻殺子殺師殺友”,可謂壞事做盡,毫無道義可言。

可他為什麼這樣?

因為他太怕別人“低看”他。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聶明玦,在看透他虛偽的真面目後,對他鄙棄至極。聶明玦忍不住狠狠地罵他:“果然是娼妓之子”。

聶明玦能如此,是他太恨金光瑤的心中無大義。

而金光瑤所殺之人裡,使用手段最為殘忍的,就是聶明玦。可見,無論聶明玦曾經對他多麼的信任和關照,換來的,也只是金光瑤瘋狂的報復。

金光瑤為了達到目的,是不擇手段,沒有下限的。他始終覺得,唯有殺盡眼前的所有阻礙,然後手握至高無上的權力,別人,就不敢再低看他。

於是,他殺了親生父親金光緒,還設計殺害手足兄弟。

最終,他登上了蘭陵金氏家主之位。然而,我雖佩服他的手段甚是厲害,但依舊無法因此而“高看”他。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因為,他依舊是原來那個他。

那個自卑輕賤的“娼妓之子”。

我一想到他是以喪失道義為代價得到的一切,就不禁感慨,他如此本末倒置,何嘗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人這一生,如果只是為了“做一個別人眼裡的強者”而喪失真正的自我,該有多麼不划算?

我們終其一生,是為自己的而活的。

魏無羨一世不羈,他為了保全心中的“道義”,一心要護無辜的岐山溫氏一脈族人的周全,為此,他不怕被世人誤解,不怕將自己陷入極為孤獨的境地,更是為此不惜豁出了性命。

魏無羨這個角色為什麼那麼惹人愛?

因為,他才是那個不忘初衷,活出自在真我的人。

人生在世,我們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為此,我們也會妥協太多違背心中所願之事。但面對妥協,我們的心中一定要有條底線。那就是,無論如何都別違背道義,別喪失一個人最該有的脊樑。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3。能看透了所有人的心,卻始終看不透自己的心。

金光瑤聰明至極,他能看透所有人的心,卻終究不明白自己的心。

他有一把軟劍,名為“恨生”,平時就圍在他的腰間。我曾想過,“恨生”,說的不正是他自己嗎?

他恨自己的出身,因為這樣的出身,才了給他人肆意踐踏他的機會。但他何嘗不是恨他自己?

金光瑤在臨死前說:

“事到如今,我不知道該恨那個根本不像父親的父親,還是更恨這個多疑多慮的自己。”

其實,他真的,更恨他自己。

憑藉金光瑤的聰穎和能力,他要想有一個好出路,真的太容易了。可他偏偏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歧路。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放不下”。

金光瑤介意金光緒偏心嫡子,把好的一面都給了嫡子,而壞的一面,都給了他;介意金光緒對他的八分忌憚,連金凌都不讓他碰;介意明明都是金光緒的兒子,憑什麼他不能得到父親一點憐惜?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因為放不下,所以才會畫地為牢。

金光瑤內心太多糾結,以至鑽了牛角尖,看不到方外的天地廣闊。從而讓自己,變得無路可走,只得不斷黑化。

金光瑤真正想要的人生路,又是何樣的?

是藍曦臣那樣的。

金光瑤一生做了太多的惡事,唯獨對藍曦臣格外仁慈。藍曦臣就是他心中的白月光,是他終身嚮往卻怎麼都無法抵達的地方。

所以我一直都覺得,金光瑤對藍曦臣的所有仁慈,都是在保護自己意念中的那個“完美”的自己。

他原本想要藍曦臣跟他一起死的,可他在最後關頭,又推開了藍曦臣。

他將對藍曦臣的仁慈,堅持到了最後。

也許,他是想留下理想中的那個“潔淨無瑕的真我”吧。

重溫《陳情令》金光瑤“悲”在這三點:他,沒你想象中“精明”

金光瑤的一生,被父母所累,走不出原生家庭的痛;為了不讓他人的低看,不惜以喪失道義為代價做出種種惡事;他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那個,能看破了世間一切,但其實,他連真實的自己,都不知。

他的一生,真是太悲劇了。

我真的很想說,其實,每個人,都是靠自己走向幸福頂端的。

你選擇什麼樣的路,就要走什麼樣的人生。當金光瑤還是孟瑤時,聶明玦早就告誡過他:

“男子漢大丈夫站得直行得正,這些人越是在你背後大放厥詞,你越要做的讓這些人無話可說。”

也就是說,如果你行得端,做得正,別人自然無話可說。反之,別人都低看你,一定是因你不曾做讓人“高看”的事。

你,終將是自己的救贖。

亦舒說,無論怎麼樣,一個人藉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

若我們都能向魏無羨那樣,憑藉一顆晶瑩剔透的心一條獨木橋走到黑時,就會發現,即使凡塵霧渺渺,萬事多繁雜,我們依然能無往不利,然後,輕鬆抵達心中那片淨土。

以這樣的心境過餘生,我們,一定不會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