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走近武夷山科技特派員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走近武夷山科技特派員

5月8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紅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國英在製作武夷巖茶。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新華社福州9月16日電(記者徐瑞青、張華迎、許林貴)普及生態茶園種植理念、教授傳統的製茶技藝、推廣新技術新裝置……作為一名老科技特派員,55歲的劉國英格外忙碌。

“我們多年如一日地堅持,就是為了幫助茶農茶企提高茶葉品質。”劉國英說。

劉國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他的做茶手藝在中國“茶鄉”武夷山遠近聞名。他還有另外一個堅持了20多年的身份——科技特派員。

科技特派員,在當地被稱為“科特派”。這一制度始於福建南平。1999年,南平針對基層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務缺位等問題,派出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員到農村幫助發展農業。後來,這一制度走向全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是對“科特派”工作內容的形象總結。

據統計,20多年來,單在福建省,已累計選派科技特派員64519人次,全年在一線開展服務的各級科技特派員超過1萬人次,科技特派員創業和技術服務實現鄉鎮和重點行政村全覆蓋,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和產業轉型。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走近武夷山科技特派員

5月3日,武夷山市天心村村民挑著茶青下山。新華社發(邱汝泉攝)

2000年初,當時是中級農藝師的劉國英下派到天心村,這個村是武夷巖茶的知名產地。劉國英剛到時,全村約1500人一半以上都以種茶、製茶為生,但也面臨著茶產量少、製茶水平偏低的困境。

經過走訪茶園、茶廠,劉國英發現,茶葉主栽品種單一、製作工藝與技術水平偏低制約了當地茶產業的發展。為此,他深入茶山,潛心研究茶樹的栽培管理與低產茶園的改造,同時紮根茶廠,改良武夷巖茶加工工藝。

劉國英多年堅持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茶農上萬人次。他把武夷巖茶生產加工技術和經驗編寫成教材,免費分發給農戶和茶企。

“一個人製茶手藝好不算什麼,整個行業都有好工藝才行。”劉國英說,“我要在茶山上一直幹下去,用科技賦能茶產業,助力產業振興、鄉村振興。”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走近武夷山科技特派員

5月10日,採茶工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茶園採茶。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和劉國英一樣在田間地頭忙碌的還有福建南平農業科學研究所專家應薛養。2001年,作為科技特派員,應薛養來到閩北仁山村。“當時仁山村人多地少,產業方面主要是種植水稻和少量傳統桔柚。”應薛養回憶道。

針對桔柚抵禦凍害能力差的問題,他研究出了適宜當地的大棚種植技術,使大棚種植逐漸在仁山村鋪開。近年來他大力推行綠色栽培技術,致力於打造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品牌,使閩北葡萄、桔柚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

去年仁山村桔柚種植面積480多畝,葡萄種植面積1200多畝。村民家家戶戶有果園,八成以上村民在家從事桔柚和葡萄產業,人均年收入2萬多元。“科技特派員跟農戶心是連在一起的。農戶增產增收,我們雖然辛苦,但也值得。”應薛養說。

除了深耕田野的“土專家”,高校科研人員也紛紛走進田間地頭,助力產業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科技特派員廖紅從2018年開始帶領團隊以套種大豆、油菜的方式經營武夷山腳下的生態茶園,“手把手”傳授茶農實用種植技能,被親切地稱為“扛著鋤頭的科學家”。

經過長期調研,廖紅團隊發現,常年種植茶樹對土壤養分消耗過度,容易造成茶園土壤退化。為此,廖紅團隊提出了以茶豆、茶菜套種提高茶葉產量和減少病蟲害為特色的生態茶園建設方案。

在廖紅團隊指導下,茶農楊文春嘗試在自家茶園裡套種大豆、油菜。“試種結果讓人驚喜,不僅茶葉的產量、品質有所提升,價格也比之前高近30%。”他說。

2019年,楊文春聯合周邊50多戶茶農成立專業合作社,推廣生態茶園的種植模式。

後來,這一套種技術在武夷山“遍地開花”。截至2021年底,武夷山已建成8。4萬畝生態茶園,全市11601戶茶農每家年均減少化肥使用量6噸。

“我們科技特派員將堅持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繼續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讓農業科技在泥土裡生根,讓科技在田野裡綻放力量。”廖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