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今天在蒐集材料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知道,中國有56個民族,光語言就有80種以上,每個地方、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最早的官話,也就是最早的“普通話”是哪種方言呢?又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普通話的呢?

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大家好,我是安仔。在回答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為什麼會有通用語的出現?道理其實很簡單,聯合國的成立大家都知道吧,為什麼把英語作為官方語音呢?其一,說英語的國家多,方便大家交流;其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英語國家在當時最具話語權。如果在唐朝成立聯合國,我相信漢語有可能就是聯合國的官方語言。

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中國最早的通用語言是雅言。截至明朝之前,歷代雅言的標準音基礎都是在洛陽一帶,歷時四千多年。說到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文化的厚度真的是無可比擬,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實至名歸。

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夏,都城就在洛陽附近,為了方便管理,官方就出臺了規定,洛陽話成為第一代普通話。到了商朝,洛陽一帶仍舊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周幽王當時可能就是用洛陽話下令點燃烽火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的。

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而從漢朝開始,這一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漢末到唐末,中國史上最強大的兩個朝代的滅亡,帶來的是大規模的戰爭,迫使北方民族大量南遷,也將河洛古語帶到了南方。於是便出現,北方政權以洛陽話為官方語言,南方政權以南京話為官方語言。

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明朝前期,朱元璋定都南京,南京話成為官方規定的通用語言,開科取士,商賈貿易,都是以南京話為主。

滿族入關之後,將北京城分成了兩部分,紫禁城方圓十里只能滿族人居住,其餘地方是漢族人居住的地方。內城居住的滿人說滿語,外城居住的漢人說南京官話。到了雍正年間,雍正發現,語言問題是個大事,可以讓漢人剃頭扎辮子,但是沒辦法讓都學習滿語,大清王朝把明朝滅了,總不能在沿用明朝的官話吧。不行,得改。於是設立正音館,專門矯正官方語言,北京內城官話(滿式漢語)成為官方普通話,在全國推廣。

中國最早的“普通話”竟然是它,半數以上的朝代都在用

到了清朝末年,也就是宣統元年,清政府將滿式漢語改稱為國語。新中國成立後,有人提出,國語這個詞不利於民族團結,不能把漢語凌駕在其他民族語言之上,56個民族都是平等的。於是“普通話”應運而生。

據說當時普通話的評選還有個小插曲,成都話僅僅以一票的差距遺憾落選,上海話和廣州話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小夥們有什麼想要了解的知識,下方評論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