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鮑毓明性侵案,有了新進展——

鮑毓明稱,兩人從沒以養父女的關係相處過。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還主張,收養蘭兒是蘭兒母親的意思。

“她媽說,等她到了年齡辦結婚手續,反正都是一起生活。”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鮑毓明親姐也發聲,表示蘭兒與母親曾到鮑毓明老家,見過父母。

暗示家人們都預設,兩人是戀人關係。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還有專家出面,將輿論風暴推向蘭兒母親,稱其監護失職,責任最大。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4月12日,財新網釋出了特稿《高管性侵養女案疑雲》。

直接來了個大反轉。

被性侵的蘭兒,被描寫成“自小缺少關愛的女孩”。

而一再掙扎、報警的行為,也被扭曲成“向養父尋求安全感的把戲”。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報道出來後,輿論風向瞬變。

很多人調轉槍頭,對準原本以受害者身份出現的蘭兒。

有人說,蘭兒是被母親“賣掉”的;

有人說,蘭兒和母親目的不純;

甚至有人稱,這就是二奶上位失敗,鮑毓明是被仙人跳了。

我看了很是心寒。

但《高管性侵養女案疑雲》,捏造了事實嗎?

我不認為。

相反,我認為這篇報道也呈現了這起性侵案的一面。

但呈現,不等於真相。

真相是,蘭兒確實是受害者,而且確實沒有逃。

這也是無數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為什麼你沒有逃?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蘭兒的原生家庭是悲慘的。

在她的自述《生命的遺書》中,提到自己的童年:

從小,她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後來,爺爺去世。

她的生活,隨之失去支點。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在財新的報道中,提到蘭兒母親的境況:

腳不太方便;

在街上擺攤賣小吃。

她認為,蘭兒跟著她太苦了,所以希望藉著領養,讓她擺脫困境。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而澎湃新聞的採訪,讓蘭兒母親的形象更立體:

她很迷信;

也很在乎蘭兒。

所以,一聽到“認個養父母能衝災氣”,她信到骨子裡,而且很積極給蘭兒找領養。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後來,蘭兒母親透過網友,認識了鮑毓明。

她開口就訴苦,稱“孩子特可憐,家裡人都對她不好,還失學,希望能幫幫她。”

可見她的急切。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但她也是警惕的。

並不像網友臆想的見錢眼開。

否則,她不會花半年時間與鮑毓明相處,才答應這起領養。

在南風窗的報道中,還有一個必須注意的細節:

鮑毓明希望和她們母女“組成家庭”。

結合鮑毓明姐姐提到,蘭兒母女曾一起到他們老家,父母都在場。

很可能,鮑毓明與蘭兒母親才是戀人關係。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那麼,面對自己的男友,女兒的繼父。

蘭兒母親——

這個來自小城鎮、沒什麼學識、社會閱歷簡單,且封建迷信的女人,自然識破不了對方的詭計。

鮑毓明是律師,且很懂女人心。

要矇騙這對來自低層,不曾見過世界全貌的母女,易如反掌。

最終,蘭兒母親放手。

鮑毓明成功帶走了蘭兒。

蘭兒母女都以為,眼前這個男人能讓她們過上新生活。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我不懷疑,鮑毓明對蘭兒的好。

而且,應該是非常好。

蘭兒自述《生命的遺書》裡,提到過一些細節:

鮑毓明反覆強調,要做她的超人,像她爺爺那樣。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他還送過蘭兒一把紅傘。

紅傘對蘭兒有特殊意義,代表著她與爺爺的連線。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在財新的報道中,鮑毓明也證實,蘭兒對他很依戀。

她會和鮑毓明談心,聊自己的童年。

每次分別時,還會哭著跟鮑毓明說:“叔叔我不想讓你走。”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在各家報道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蘭兒的生活裡,有一個人是缺席的。

那就是:

父親

蘭兒對父愛,是飢渴的。

這份飢渴,成了她一再回到鮑毓明身邊的根源。

第一次發生性行為時,蘭兒完全脫離了原生家庭的庇護,她的世界只有鮑毓明。

當敬愛,且十分依戀的“父親”,向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穿衣服睡覺不舒服。”

蘭兒的思維,是僵化的。

她不知該如何拒絕,她心目中至高無上的“父親”——鮑毓明。

期間,蘭兒拼命掙扎,但結果失敗。

鮑毓明成功侵入,對蘭兒心理造成的,是徹底毀滅的思維扭曲。

她對性毫無認知。

只覺得,這是不對的事。

但鮑毓明見多識廣,如爺爺寵愛著她,怎麼可能會傷害她呢?

但她還是選擇了報警。

然而,懂法的鮑毓明徹底銷燬了證據,沒過幾天就被放了回來。

回來後,他又恢復了昔日的慈祥、儒雅、開朗。

彷彿,性侵不曾發生過。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所以,面對鮑毓明的兩張面孔,蘭兒表現出來的是困惑。

在她的邏輯裡,如果是壞人,就該被警察抓走。

但鮑毓明安然無恙。

她不確定這是犯罪。

她不懂成人世界的複雜。

也無法明確,自己是否受到了傷害。

畸形的思維,就在這時候,植入了她的腦中。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這起案件最大的難點,是蘭兒反覆的心態。

3年來,她多次報警。

但每一次到了最後,她都會站回鮑毓明身邊,跟他回到煉獄般的生活。

財新的報道中,很多接觸過蘭兒的人,都講述過這種反覆。

行為上:

她曾向警方承認,與鮑毓明是戀人;

報案後仍與鮑毓明來往密切;

兩人分別做完筆錄後,還會牽著手離開;

與志願者見面後,她甚至會打包早餐給鮑毓明。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心態上:

時而說“愛上養父”;

時而說“是真心恨這樣的養父”;

時而又解釋“對養父的親情、愛情,都是在這幾年的洗腦下產生的。”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在以上種種細節中,我發現一個關鍵詞:

洗腦

南風窗的報道里,蘭兒詳細講述了,這3年多來,鮑毓明對她究竟做了什麼。

行動上,她被全面控制。

她被關在安了攝像頭的公寓;

她長期被迫觀看兒童色情片;

她上廁所不允許關門;

她曾被暴力對待;

她身體被使用過成人用品;

進行性行為時,鮑毓明會將她最愛的娃娃,放在自己的私處。

寫到這,我實在承受不住,無法想象蘭兒是如何過來的……

然而,這是蘭兒3年多來真實的生活。

這些行為背後,都指向同一個目的——

碾壓蘭兒的自尊心。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如果只有惡行,蘭兒絕不會猶豫,將鮑毓明送進監獄。

但鮑毓明聰明到可怕。

他知道,惡行需要搭配一樣東西,才能扭曲成善意。

那就是,以愛之名。

3年來,鮑毓明反覆強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

“不準說被爸爸按在床上,要說,‘爸爸很愛你,你也很愛爸爸’”;

“你要喜歡我對你做的事,喜歡才是乖孩子。”;

“我是世界上對你最好的人。”;

“你離開了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不乾淨的孩子......所有人都會嫌棄你。”;

“不能有比爸爸更重要的事。”。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他告訴蘭兒,給她安排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一百人中也沒有一個能享受到。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他表示,未來會娶蘭兒做妻子。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他反覆強調,蘭兒可以是女兒、是妻子、是媽媽、是奶奶,乃至任何一個角色。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極端的惡,在愛的粉飾下,漸漸扭曲。

蘭兒思緒混亂。

一方面,她知道鮑毓明是惡魔。

另一方面,她又無法全盤否定鮑毓明的愛。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隨著年齡增長,蘭兒意識到,鮑毓明的所作所為,是

「性侵」

她想擺脫,想讓鮑毓明坐牢,想吶喊內心的痛苦。

所以,她報警。

她和志願者說:

“我一個13歲的小孩,怎麼可能愛上三四十歲的人?”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但強烈的依戀和精神洗腦,讓她無法脫離。

只要離開,她就成了“骯髒”的小孩。

她就要承認,自己真的被性侵了。

當人面對無法承受的痛苦時,心理防禦會驅使人去接受。

唯有接受,才能麻痺痛苦。

也才能繼續活下去。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一位兒童心理專家提到,在兒童性侵案例中,像蘭兒這種反覆狀態,並不罕見。

比如,法國影后阿黛拉·哈內爾。

12歲時被導演性騷擾。

導演說:“這是行為因為愛,攝影機鍾愛你,你有天賦,我也愛你。”

她想要逃離。

導演卻展現出極大的受傷:“是我成就了你,你才有今天的成績,你不迴應我的愛,就是虧欠。”

於是,她真的啞忍了3年多,還總是自己送上門。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還有,林奕含。

13歲時被補課老師性侵。

老師也聲稱:“這是因為愛”。

她的怯懦,反抗,都成了老師攻擊她的理由。

後來,林奕含真的成了老師的秘密情人。

直到成年後,她才發現,那不是愛情。

但這個覺醒卻讓她掉入痛苦的深淵,最終,奪走了她的性命。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有一種精神疾病,叫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也就是,人質情結。

受害者長期被施暴者控制,會產生一種念頭:

我的生死操控在加害者手上。

於是,受害者為了活下去,就會變得順從。

但順從是痛苦,為了擺脫這份痛苦,受害者只能加上一個合理的理由。

那就是,因為愛。

如果,加害者以愛為名不斷施加痛苦,那麼這種扭曲的愛,就更加根深蒂固。

成人尚且很難擺脫。

何況是思維沒定性的兒童?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一位與蘭兒接觸密切的志願者,說出了蘭兒“逃不了”的關鍵——

“她想要一份強力的、有保障的、穩固的愛。”

愛的匱乏,讓她深陷鮑毓明的控制。

這份匱乏,也是鮑毓明盯上蘭兒的最重要動機。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

如今,鮑毓明還在不斷丟擲新“證據”。

親暱的簡訊;

家中的監控;

來往的金錢;

家人的口供;

還有,蘭兒反覆的狀態。

一切都對蘭兒有著巨大的不利。

鮑毓明也許能在法律上,取得勝利。

因為,他太懂法。

他每一步都抓準法律的灰色地帶;

他是一個高學歷、高智商的戀童癖。

但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清晰,

這就是一樁100%的兒童性侵案

鮑毓明利用絕對的硬體優勢+親密的“父親”地位,帶著明確的邪惡目的,接近蘭兒一家。

成功騙走蘭兒後,他又用精神控制+行為控制,迫使蘭兒長期屈服於他的惡行。

第一次性侵發生時,

蘭兒13歲。

鮑毓明42歲。

一個13歲的女孩,可能不懂愛情是什麼。

但一個42歲的男人,絕對知道他行為背後的動機。

他對一個13歲的女孩產生性幻想,已經印證了他是戀童癖的真面目。

令我作嘔的是,他用美好的愛,包裝齷齪的惡。

他試圖將自己的惡行,扭曲成:

“是這個13歲的女孩引誘了我。”

最後,我只想說:

在這件事上,拒絕反轉。

哪怕在接下來的新聞裡,潑向女孩的髒水再多,細節再不利,輿論再複雜,我們仍在堅守一個樸素的真相:

沒有女孩會引誘一個40多歲的大叔。

只有戀童癖,才會長期侵犯一個孩子。

守住了這一點,我們才能保護蘭兒,才能保護更多的孩子,免於誘侵,免於摧毀。

參考資料:

1,南風窗

2,財新網

3,繪心《生命的遺書》

作者:有鴨蛋

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大反轉:她為何沒有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