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銳評|土豪村發放800萬元大“紅包”,好福氣也是幹出來的

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臨近年關,山東省沂南縣界湖街道南村社群為村民送上了約800萬元的年底大“紅包”,而且還準備了價值24萬餘元的花生油和麵粉等年貨,引來不少網友羨慕,該社群也成為網友眼中“別人家的社群”。(據1月18日極目新聞)

每到年底,總有這樣的“土豪村”發紅包新聞,也總是引來關注。有網友說,這只是城裡的村子,地理位置好。俗話說,天時不如地利,不同的地理條件,確實影響著經濟發展,城中村或城鄉結合部的村子,有著近水樓臺的便利,能搭上城市發展的順風車,這是客觀現實,不必否認。

不過,還有一句話叫做“地利不如人和”,同樣的地理位置與所處方位,同樣的客觀條件,會有不同的發展結果,這叫“事在人為”。同樣是在山東,時代楷模王傳喜所在的蘭陵縣代村社群,20年前,王傳喜31歲當上村支書時,村集體負債380萬元,為此他2年出庭100多次。頂著巨大壓力,王傳喜以重整土地為突破口,建起全縣最大的商貿市場,破解代村發展難題,還從周邊5個村莊流轉了7000多畝地,規劃了農業示範園,帶著村民埋頭苦幹,打了一個翻身仗。到2017年,集體總資產達12億元,村集體年收入1。1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6萬多元。

“七一勳章”獲得者、“當代愚公”黃大發,身處貴州遵義播州區原草王壩村,深山腹地中嚴重缺水,人們過著窮困的日子。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黃大發便帶領村民開鑿水渠,前後歷時30餘年,硬是靠著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在絕壁上鑿出一條“生命渠”,水渠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如今,以前的窮山溝變成了旅遊景點,不少村民把閒置的房屋打造成鄉村旅館、農家樂。

比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精神條件,所謂有條件的可以順勢而為,沒有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上。南村社群、代村社群、原草王壩村,就譜寫了三種不同條件下的發展篇章。實際上,不少“土豪村”的發展,靠天時地利,更靠的是人和。拿南村來說,20年前,還欠著上百萬元外債。2006年,南村改為南村社群後,相繼發展紅色旅遊、休閒度假、酒店餐飲、倉儲物流、房地產開發、建築安裝、物業管理、農業開發、飼料生產等,自此社群經濟漸漸有了起色。同時社群還規劃建設了10萬平方米的沿街商鋪,年收入租金2000多萬元,成為社群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2021年南村固定資產達到22。1億元,集體收入1。49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8萬元。

可見,“紅包”並非是天上掉餡餅,還要靠積極作為,好福氣也是幹出來的。一年一年的踏實奮鬥,就都能收穫自己應得的大紅包。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