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國產動畫重特效更應重劇情

短短几年間,國產動畫片迅速崛起。近來,很多動畫製片公司對頗具中國風的作品非常看好,都在打造各自的“神話宇宙”。日前,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舉辦的文化沙龍活動上,來自學界、業界的動畫電影專家、從業者就“中國動畫電影的現狀與未來”開啟了一場針對中國動畫電影發展方向的深入討論。(《天津日報》9月19日)

目前,由追光動畫製作的傳統神話題材動漫電影《新神榜:楊戩》還在熱映中,截至9月20日,票房已經超過4億元。這部大製作再次引發了各方對於國產動畫電影不斷進步的肯定和讚賞:蓬萊仙島的設計呈現融入了魏晉南北朝風格;瀛洲島上的仙樂坊設計則參考了曹植的《銅雀臺賦》並結合敦煌壁畫色調;楊戩與師傅大戰的場景用的是三維CG手段呈現的水墨太極圖;神女婉羅的靈動舞姿靈感來自敦煌壁畫……有網友用又“美”又“燃”來形容這部影片帶來的整體感受。“美”來自片中人物外形、場景設計帶來的唯美震撼,“燃”來自打鬥場面、視覺效果的如夢似幻。

追溯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歷程,在畫面風格和意境營造上,始終伴隨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開掘和對東方美學的探索。1922年,中國攝製第一部動畫《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一頁。至今,中國動畫已走過百年路程,眾多優秀動畫作品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從《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到《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從水墨丹青渲染出的詩意之美到不斷加深與新技術的結合,國產動畫電影創作走出自己的特色。此次大火的《新神榜:楊戩》再次用高水準的技術、綺麗的美學,創新展現了絢爛的中國傳統文化,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到一場國風視聽盛宴。

雖然不斷獲得好評,但特效明顯“跑贏”劇情的現狀,仍暴露出國漫敘事方面的短板。就拿《新神榜:楊戩》來說,全國上映一個月來,豆瓣評分7。0。網友紛紛盛讚影片視效,其中一條支援度很高的評價極具代表性:“老實說,這分很難打,三星對不起特效,四星對不起劇情。”面對日益精進的製作水準,觀眾們為國產動畫在視效層面步入國際一流梯隊投了贊成票,同時也無法忽視影片內容層面的稚嫩。

不談劇情,就很“好看”,是近年來市場上多部國產動畫電影的通病。2018年上映的《大魚海棠》畫面空靈、壯觀,給觀眾最真切的感覺是如夢境般的美麗,充滿東方韻味的美感和瑰麗浪漫的想象,然而故事情節的單薄與人物對白的蒼白,最終導致影片在情感上無法與觀眾產生共鳴,回味起來多有遺憾。2019年上映的《白蛇·緣起》同樣畫面精美,打鬥場面動感十足,環境細節制作質感飽滿,但網友對其敘事的評價集中在“戲劇衝突突如其來,敘事節奏時快時慢”“臉譜化嚴重”等短板上。

要解決“震撼有餘,回味不足”的問題,還得從故事入手。如今,越來越多國產動畫電影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神話傳說題材成為改編富礦。但如果只看題材的熱度,忽視影片本身的基本敘事結構和故事性,改編自然難以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說到底,好的影視作品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講故事的能力。隨著欣賞水平的不斷提升,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期待,除了驚豔的視聽享受外,同樣重視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啟發,希望影片能有更成熟的故事講述技巧。 (曹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