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這十年·東昌府|城市設施建設有力度,城市更新管理有溫度

記者 陶春燕

9月27日,中共聊城市東昌府區委舉行“聊城這十年·東昌府”主題新聞釋出會,介紹了十年來東昌府區在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區建設新局面上取得的成就,針對記者的提問,中共聊城市東昌府區委副書記、區長江紹華介紹了東昌府區在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等方面發生的深刻變化。

聊城這十年·東昌府|城市設施建設有力度,城市更新管理有溫度

江紹華表示,十年來,東昌府區城市面貌及城市品質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全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東昌府區始終堅持“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硬體設施,提升承載能力。十年間,先後投入資金41。39億元,修建市政道路71條,長度55。7公里;建設橋樑10座,建成綜合管廊7。79公里、海綿城市1。98平方公里,有效地改善了城市路網結構,提升了城市承載能力。順利完成65個村莊、510餘萬平方米的徵遷,涉及群眾2。2萬戶,主城區基本消除了棚戶區。爭取上級補助資金33億元,開工建設安置房4。5萬套,目前已經建成1。8萬套、5萬餘名群眾喜遷新居。投資3。81億元,完成了392個老舊小區、4。8萬戶的改造任務,一批基礎設施不全、功能不完善的老舊小區展現出新面貌。對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了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歷史建築修繕及活化利用,歷史街區基礎設施建設與文化內涵得到最佳化。投入1。5億元,對134條背街小巷進行改造提升,硬化道路路面40。2萬平方米,埋設雨汙管道2。6萬米,安裝路燈1190盞,綠化4。5萬平方米,修復路面多達3000多處,建設環保公廁30座,改善了居民的出行環境和街容巷貌,提高了城市道路服務功能。

聊城這十年·東昌府|城市設施建設有力度,城市更新管理有溫度

另一方面,全區城市管理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有溫度。東昌府區認真踐行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積極探索建立大城管工作體系,構建了“小事網格解決、大事轄區解決、難事多部門聯動解決”的工作體系,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和探索,現在佔道經營、線纜治理、市政設施提升等重點難點工作,取得了明顯的實效。制定了城區街巷保潔工作標準,努力做到路面無明顯積塵,無瞬間垃圾,無垃圾死角,達到“以克論淨”標準。對城區170條背街小巷架空管線開展全面排查,治理完成95條區屬街巷線纜入地工作,入地線纜50餘公里,捆紮完成90餘公里,移除廢棄線杆1650餘根,空中“蜘蛛網”現象得到徹底治理。拆除各類違法廣告招牌4149處,實現違法廣告招牌動態“清零”,還城市一道靚麗的天際線。在今年雨季,雨汙分流工程作用已初步顯現,比如肖新街、水城昌隆東巷等街巷,原來雨水積水嚴重,透過改造,有效解決了路面積水問題,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生活垃圾分類不斷深入。升級改造分類收集亭670個,增加智慧環保屋33個,增設街巷垃圾分類收集站(點)20個,做到了分類設施載體全覆蓋。

江紹華提出,下一步,東昌府區將持續深入開展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正在組織申報東北片區城市更新專案,總投資估算約35。9億元,總用地規模為7436畝,堅持“留”“改”“拆”的原則,合理有序推進城市更新。東昌府區2023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專案44個,涉及小區居民7699戶,面積79萬平方米。計劃把2005年前建成的108個老舊小區在2025年前改造完成。計劃在2025年前完成所有安置房專案建設,提升棚改安置工程品質。進一步挖掘展示歷史文化資源,加快引入高品質時尚新業態,全力打造“重返米市街”品牌,集全區之力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這一金字招牌。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增加公共活動空間,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讓城市更加乾淨整潔,讓老百姓出行更加便利,生活更加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