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體檢報告丨尿常規檢查報告出現“+”怎麼辦?

尿常規是體檢的基礎專案。市民拿到報告單上,看到尿紅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專案後面跟著“+”,往往忐忑不安,覺得是血尿或尿蛋白了。寧波市第二醫院腎臟病中心主任、寧波市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羅群表示:大家要重視尿常規體檢報告中的這些“+”,但是不用過於恐慌。

解讀體檢報告丨尿常規檢查報告出現“+”怎麼辦?

尿紅細胞出現“+”,原因很多

尿紅細胞後面有“+”號,意味著該專案的檢查結果為陽性,也就是臨床上指的血尿。

羅群介紹,臨床上的血尿是指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鏡下血尿指的是在高倍鏡視野中有3個以上的紅細胞。肉眼血尿則是尿液顏色發生改變,肉眼可見,尿液呈淡紅色、淡粉色,一部分患者呈濃茶色。

常見的血尿原因有腎小球腎炎、泌尿道感染、結石、腫瘤及囊腫、畸型、外傷等。

比如,慢性腎小球腎炎、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血管炎等,都可能出現尿紅細胞陽性。

比如,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或膀胱結石,都可能造成尿紅細胞陽性。

比如,腎、膀胱、輸尿管的良性或惡性腫瘤也可能造成尿紅細胞陽性。

當然,服用某些藥物、食品,也會改變尿液顏色。如大量吃辣椒、火龍果,就可能使尿液變紅,呈一過性。

尿潛血“+”不一定是血尿

尿潛血後面跟著“+”,就意味血尿嗎?

“不一定。”羅群提醒,應該將尿潛血和尿紅細胞進行綜合評價。尿紅細胞陽性,尿潛血陽性,則為血尿;尿紅細胞陽性,尿潛血陰性,則為假陰性,尿液中含大量的維生素、亞硝酸鹽等還原物質,尿潛血檢測受到干擾。

尿紅細胞陰性,尿潛血陽性,則為假陽性,血管內溶血、肌肉損傷等引起血紅蛋白、肌紅蛋白濾過入尿液中;殘留的清潔劑汙染,大量細菌產生過氧化酶,精液汙染也會引起潛血陽性。

尿潛血陽性不等於血尿,潛血多少也不等於血尿多少,更不能根據尿潛血陽性而下腎炎的診斷。

市民的體檢報告中如果出現了尿潛血“+”,該怎麼辦呢?

羅群建議:首先,要排除汙染,複查尿常規,明確是否存在血尿。如果明確存在血尿,一定要引起重視,建議至腎內科專科就診,進一步明確病因,查明紅細胞的來源,是腎性血尿還是非腎性血尿。如透過觀察尿紅細胞形態(寧波市第二醫院常規開展),看看是否存在異形性,以及泌尿系B超,必要時CT等檢查協助判斷血尿的來源,明確病因再對症治療。

尿蛋白“+”就是有腎臟病?

潛血專案外,很多市民會發現尿常規報告單的尿蛋白專案後往往也會跟著惱人的“+”。這一定是有腎臟病嗎?

羅群解釋說:蛋白尿一般分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在劇烈運動、發熱等情況下出現的一過性蛋白尿,腎臟無實質性病變,隨訪即可。病理性蛋白尿則是腎臟有器質性病變造成的,一般多為持續性蛋白尿,需要高度重視。

羅群建議,如果體檢中查出尿蛋白“+”,市民不要忽視,而是應到專科做進一步檢查。常見的檢查專案有複查尿常規,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時尿蛋白定量分析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尿蛋白敏感的檢測指標,我們臨床上常用於糖尿病腎病、高血壓性腎病的早期篩查。

健康人群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

羅群介紹,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達10。8%,但是該疾病的知曉率僅為12。5%。由於腎臟的代償功能極其強大,即使功能已經損失50%以上,一些慢性腎臟病患者仍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較輕。

為了腎臟健康,定期檢查非常重要。羅主任建議,健康人群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同時做腎臟B超檢查,從而對腎臟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沒有腎病的健康人群平時注意這些事可以更好地保護腎臟健康:減少鹽的攝入;平衡膳食;戒菸;飲酒要適量;適當多飲水,每天喝水約1。5升-1。8升;不憋尿。在身體可耐受情況下,保持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控制體重;避免感冒。另外,要避免濫用藥物,遵醫囑服藥。

記者 王穎 孫美星 通訊員 鄭軻

【來源:寧波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