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2C平臺買了一臺鋼琴,想便宜3千,最後卻“輸”了一萬

在B2C平臺買了一臺鋼琴,想便宜3千,最後卻“輸”了一萬

目前中國的樂器網購市場,B2B的安全性最高,因為是面對琴行、音樂培訓機構等行家,賣劣貨假貨根本行不通。但B2C市場就不同了,很多樂器消費者只是愛好者,一次性買賣,這就給商家鑽空子帶來了機會。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個家長想給學琴2年的兒子買臺鋼琴,他得到了三個報價:兒子所在的琴行報價是21800元;5公里外的音樂培訓機構推薦了另外一臺琴,報價是23500元;網上百度一下,一款廠家直供的報價是16800元。

最終的結果,他選擇了16800元的百度鋼琴,卻不知道兒子學習的那家機構只掙了2000塊錢,5公里外的機構賺了他3000多塊錢,網上的廠家直供卻賺了他將近1萬元……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人說“不要在琴行賣鋼琴,他們賺了很多錢的!”“買鋼琴還是去網上吧,便宜又好用!”

但實際情況呢?

我們經常在後臺收到來自琴行老師,甚或家長的投訴,就像江西南昌盧老師的學生家長遇到的問題一樣……

|案例|

小雨媽媽給孩子買了一臺價值19800元的立式鋼琴,因為她“猜測”鋼琴的利潤是很高的,怕買不到最具有價效比的鋼琴,所以她很“聰明的”在百度上先搜尋了一些資訊。

關鍵詞基本就是“什麼牌子的鋼琴好”、“哪款鋼琴更適合小孩子”等。

看了百度上的資訊之後她也覺得不放心,又在天貓裡面搜尋了幾個產品,還非常認真的看了“買家好評”

最終在幾輪科學而又嚴密的篩選之後,小雨媽媽購買了一臺鋼琴,連運費一共是19800元。

僅從鋼琴的價格上,她就比機構裡面老師推薦的那臺看起來差不多的產品省下了3000元!而且賣家還承諾贈送了節拍器、除溼器、樂譜等一大堆東西。

看起來真的很值。

一轉眼3個月過去了,當她找調律師到家裡給鋼琴進行例行調律的時候,調律師的一席話讓她心裡打起了鼓。因為小雨家裡的條件在當地是非常好的,住的小區也是很有名的。調律師在給鋼琴調律的時候就說了一句“看你家裡條件也不差,怎麼給孩子買鋼琴還挑了一個翻新琴啊?”

開始她還只是懷疑這個調律師是嚇唬她,想多收一點錢,所以並沒有放在心裡。

小雨是一個練琴很主動的孩子,也很勤奮,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小雨用了新的鋼琴之後,練琴反而沒有在琴行主動了。

小雨媽媽不知道原因是什麼,時間又過了3個月,她再次找人給鋼琴調律,這一次聘請了一位當地非常有名氣的調律師。萬萬沒想到的是:

這位調律師在調律的時候第一句話說的竟然也是一樣的:“這位大姐,住這麼好的小區,怎麼就不給孩子買臺好點的鋼琴呢,隨便買個2萬元的也比你這個翻新琴好啊。”

到此,小雨媽媽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這些年,我們常見的B2C陷阱

小雨媽媽的遭遇是我們在網購中經常遇到的。在樂器的網購市場中,百度的危險度很高,其次是淘寶天貓,京東的信譽最好,但京東的樂器又少得可憐。在銷售中是和“玩具”放在一起。

目前中國的樂器網購市場,B2B的安全性最高,因為是面對琴行、音樂培訓機構等行家,賣劣貨假貨根本行不通。

但B2C市場就不同了,很多樂器消費者只是愛好者,一次性買賣,這就給商家鑽空子帶來了機會。

消費者線上下購買樂器的時候,往往會彈上一曲。聲音一出來,好壞就知道個七八分了。但網上購買,沒有這些便利。很多網購還沒實現真實聲音播放,即便實現了,也不知道就是真的。

其次消費者最容易迷糊的,是銷量。

一般我們不瞭解某個商品的時候,除了喜歡看評價,還喜歡看這款商品,別人買了多少,用來做自己購買的參考。

但在網購樂器中,刷單是網路店鋪中最容易誤導消費者的。

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2016年我國鋼琴實際產量僅為35萬臺左右。但是在搜尋引擎中,我們隨便截取了一個號稱“2017年鋼琴網路銷量排行榜”的網站資料卻顯示,僅1個月,該網站前8名的銷售數字就已經高達20萬臺!

照此資料發展,僅透過電商,一年就會有超過240萬臺!是國家相關部門統計的8倍!

在B2C平臺買了一臺鋼琴,想便宜3千,最後卻“輸”了一萬

透過種種手段,本報獲得了2017年1月-10月的某寶鋼琴銷售數字,結果驚人!全網實際成交量不足2000臺!

國內某知名樂器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商在企業的發展中更多的只是起到品牌推廣作用。”

水軍則是網際網路中另外一個“坑”。

這裡本編跟大家分享一下最簡單的如何辨別廣告和網友回答的方法。如圖所示,凡是在網址後面附有“廣告”2個字的,都是企業投放的廣告。

在B2C平臺買了一臺鋼琴,想便宜3千,最後卻“輸”了一萬

至於網路水軍的刷帖,也有一個簡單的方法:點選回覆者的姓名,你會看到他所有的回覆記錄。如果他長期回答某一種評論或者僅有為數不多的幾次評論,基本就可以認定是“刷帖”行為了。

其實樂器是利潤空間最少的商品類

公司每次有人來面試的時候,我都喜歡問3個問題:“能說下樂器都有哪些種類麼?”、“能說出幾個樂器品牌?”和“一把吉他你認為多少錢比較合適?”

第一個問題,送分的,我會聽到“鋼琴”、“吉他”、“古箏”、“架子鼓”等等答案,都是對的。

第二個問題開始就有意思了,因為在已有的回答者中能聽到的品牌只有2個,全都是電子琴品牌!

至於第三個問題,基本就是送命題了,幾年間沒有一個人回答的價格超過600元!

這三個問題證明了什麼?

證明了消費者對樂器行業真的是很陌生的。為什麼會很陌生,不像汽車、房地產、衣服甚至內衣一樣能夠被大家隨口說出來呢?因為樂器行業沒有高額的利潤空間去支撐廣告投放。

這說明樂器是沒有品牌的。沒有品牌,就沒有品牌溢價,沒有溢價,就沒有高利潤。

樂器剩下的,只有工業製造的利潤,非常微薄。樂器是木製品,很多包括鋼琴都是手工製作,製作成本高,而售價還很低,一臺珠江鋼琴也超不過萬元,利潤很少。這才是樂器這門產業的真相。

據本報調查,即便是“名牌鋼琴”,中間的利潤也少得可憐。那麼大的商品,居然要靠走量來生存,就可想而知!

而消費者恰恰在網上購買,才可能形成比較高的利潤。這也造成了近兩年來樂器網購趨之若鶩的局面。

為什麼說找老師和機構買琴反而最划算?

許老師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位,四川人,很可愛小女生。2015年的時候她賣了1臺鋼琴給學生,不知道是孩子彈琴的時候沒注意還是其他的原因,有個擊弦機的連線杆斷了。女老師很果斷的給家長換了一臺琴,並且承擔了來回的搬運費。

原本賺了1000元的琴,最後讓她虧了400元。因為換琴產生的幾輪搬運費加起來是1400元……

有人會說,中間商賺了太多的利潤,所以他們不爽!

就像有一條廣告說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作為消費者,我們就是不爽讓商家賺了我們太多的錢,就是要買“價效比”!

然而,大家忽略了一個事實:開琴行的都是老師,不是生意人。

經常聽老師說“給孩子挑樂器的時候比給自己買琴都要小心,生怕琴到了孩子家裡出問題。”

當今國內琴行的經營,主要還是靠學費收入。銷售樂器只是副業,能賣酒賣,也不強買強賣。我們很少聽說琴行為了向自己的學生售琴不擇手段的。因此,雖然有少數一些不良現象,但多數琴行在樂器銷售上是很收斂的,這也是多數琴行都是微利生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