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福格行為模型”戰勝拖延症?

怎麼用“福格行為模型”戰勝拖延症?

年底總結:立一個不光自己變好,也要讓別人從中受益的flag。

老實說,設定這樣一個目標並不難,難的是如何完成它。我看到一個說法很有意思,說當代人立flag的現狀是“今年立的flag,就是完成去年承諾的、前年沒做到的、大前年立下的flag”,你說說,這讓人情何以堪啊。於是,有人乾脆就不敢定目標了,怕打臉。

到底是什麼阻礙我們完成這些目標呢?除了客觀原因之外,我想最大的攔路虎就是拖延症了。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飽受拖延症的困擾,包括我自己。明明是重要的事,也制定了計劃,卻總是無法按時完成。更可怕的是,打臉多了,自我評價變低,還容易掉入負面情緒的旋渦。

要怎麼打敗拖延症呢?我最近在36氪的神譯局欄目裡看到一篇文章,很受啟發。文章來自一個國外專門研究拖延症的網站,叫Deprocrastination,標題是《如何用福格行為模型治療拖延症》(How to stop procrastinating by using the Fogg Behavior Model)。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我突然明白了拖延症的“底層邏輯”,也對如何應對它有了清晰的思路。在今天的《邵恆頭條》中,我就把我從這篇文章中得到的收穫分享給你。

你一定注意到了,文章的標題叫“如何用福格行為模型治療拖延症”。那什麼是福格行為模型呢?這個行為模型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布萊恩·福格(Brian Fogg)提出來的,所以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福格行為模型的主要用途,是用來解釋人們為什麼會做出某種行為,比如“為什麼你會早起跑步?”當然,它也能用來解釋人們為什麼沒有做出某種行為,比如“你本來計劃早起跑步,今天卻沒去,為什麼?”對於這兩類問題,福格行為模型都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在網際網路領域,福格行為模型常被用來設計引導使用者行為。你可能聽說過尼爾·埃亞爾的那本著名的《上癮:讓使用者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這本書的理論基礎,就是福格行為模型。

簡單來說,福格行為模型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

行為=動機+能力+觸發(Behavior=Motivation+Ability+Trigger)。

從這個公式中你就可以看出,人的行為背後有三大要素:一個是動機,也就是做這件事的理由或目的;一個是能力,你得有能力完成這個行為才行;還有一個是觸發,也就是在某個時刻促使人們採取行動的訊號。要想使人們完成特定的行為,“動機”、“能力”、“觸發”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那你可能想問,福格行為模型和拖延症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福格行為模型給了我們理解和分析拖延症的一個抓手。畢竟,拖延也是一種“行為”,那麼它就可以被拆解成“動機”、“能力”和“觸發”三個環節。你可以把它們想象成三根“鏈條”,任何一根鏈條斷了,都會導致拖延發生。

這麼說有點抽象,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先來說第一根斷掉的鏈條:動機。

怎麼用“福格行為模型”戰勝拖延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拖延的事並不是什麼小事,往往還挺重要的。比如說,你要寫畢業論文,這關乎到你能不能順利畢業;你想要瘦身,因為以前的衣服已經穿不進去了;你計劃新的一年在知識城邦上多做分享,將來能成為“粉絲”過萬的大V。這些都是對你來說重要的事,可問題是,當你把這些事放進待辦列表之後,你的動機就不再像最開始那麼強烈了。

不信,你回憶一下,有多少次你麻木地盯著待辦事項列表,卻發現找不到一件讓自己感到興奮,想馬上就動手去做的事?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動機會不斷地被稀釋淡化。

那該怎麼辦呢?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重新幫自己建立動機。你可以找出一件自己一直在拖延的事,想想當初為什麼要計劃做這件事,讓自己再一次直觀地感受到這件事的價值和意義。

這裡有一個小竅門:儘量把這件事和個人收益關聯起來。比如說,做完它能讓你獲得什麼好處?你的個人能力會提升嗎?未來會因此得到更多的機會嗎?這件事有可能幫助到更多人嗎?別人看到你穿著好看的衣服,會向你投來欽佩或羨慕的眼光嗎?想得越細緻,你的動機就會越明確,也就會感到越興奮,動力越足。

好,這就是從動機上應對拖延的方法。再來說第二根斷掉的鏈條:能力。

怎麼用“福格行為模型”戰勝拖延症?

如果一項任務看起來特別難,你就不願意做了,至少不願意馬上做。你有沒有這種體會,做一件困難的事情時會特別容易分心。手機一有新訊息提示就恨不得馬上拿起來,幹一會兒活就不自覺地開啟購物網站刷一刷。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出在能力上。從能力上來說,分心比工作要簡單多了。工作你要耗費很多腦細胞,但回微信你只需要拿起手機就好了。人會本能地迴避困難的事情,去做簡單的事情。

怎麼用“福格行為模型”戰勝拖延症?

更可怕的是,研究發現,你越不常做某事,就會越覺得它難。打個比方,如果日拱一卒,你會覺得每一步都比較輕鬆,但要是全憋到最後,那你就會覺得自己必須要下一盤大棋,無從下手了。

那該怎麼辦呢?你得學會把工作變簡單。最好的方式就是拆分任務:把大任務拆分成若干個小任務,這樣就能降低整體任務的難度。

如果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小任務,那就不會覺得那麼難了。比如爬山,爬到山頂很難,但先爬到50級臺階並不難;寫完一篇上萬字的論文很難,但先寫出三個段落並不難;一下子瘦20斤很難,但上一次跑步機,跑個半小時並不難;成為知識城邦大V很難,但發一篇讀書筆記並不難。而每完成一件這樣的小任務,都會帶給你信心和能量,讓你更願意把剩下的任務完成。

同時,你還需要做一個時間表,把所有的小任務串聯起來。這裡有一個小技巧是:倒推。也就是說,先寫好最後一天要完成的任務,然後往回倒推,依次寫下每一個時間點完成的小任務,一直寫到今天為止。

舉個例子,你要做一次公眾演講,一共有10天的準備時間,那時間表就要從第10天開始列,比如:

第10天:完整排練三次

第9天:熟練背誦整篇演講稿

第8天:做完PPT,和文稿對照,確定翻頁的時間點

……

第3天:先寫出開頭

第2天:收集和整理所有可用素材

第1天:理清演講目的,構思結構框架

用“倒推”的方式設計時間表,你會更合理地安排小任務,不會出現到最後幾天任務量積壓的情況。

這是從能力上應對拖延的辦法。再來說第三根斷掉的鏈條:觸發。

怎麼用“福格行為模型”戰勝拖延症?

有時候,我們有充分的動機,也把任務拆好了,可還有會拖延,那原因就可能出在“觸發不夠”上。

觸發,是提醒我們當下馬上行動的訊號。比如說,你這幾天要交一份報告,結果突然接到老闆一條資訊說“報告寫完了嗎?寫完趕緊發給我,我等著用”。本來你還想拖一拖,結果一接到老闆的這條資訊,屁股一下就從沙發上彈起來了。你看,這條資訊就是一個觸發,它會讓你立即行動起來。可是,觸發也不能光靠老闆啊,要戰勝拖延的毛病,你要學會主動設定觸發訊號。

什麼樣的觸發最有效呢?文章裡給了一個妙招:設定連鎖觸發。

第一個觸發,是用手機設定一個定時提醒,讓自己在設定好的時刻在辦公桌前坐下來。你可能並沒想好做什麼,沒關係,先坐下來。

第二個觸發,就是倒計時5分鐘,在5分鐘之內盯著待辦事項列表,挑出一項任務來做。如果5分鐘計時結束,你仍然沒決定做哪項任務的話,那就隨機選擇一項任務,立即去做。

透過連鎖觸發,你能快速讓自己投入到工作狀態中。

還有一種觸發,是增加你“看見”任務的機率。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假如你要制定春節假期的旅行計劃,那得提前訂機票啊,是吧。為了讓自己不拖延,你可以下載一張飛機圖片,設成手機桌布。這樣每次你拿起手機,就會看到飛機的圖片,然後就會想起要趕緊訂機票——這就是一種增加看見機率的觸發。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反過來,用減少觸發的方式來提升專注力。比如說,在工作的時候,把手機放在別的房間或者開啟勿擾模式;關閉微信電腦端的新訊息通知;把工作用的軟體全屏,這樣就看不到其他軟體的圖示……你看,這些做法都是減少或消除導致分心的觸發。你越難分心,也就越不會分心。

總結:如何用福格行為模型來分析和治療拖延症。按照這個模型,拖延症可以被拆分為三個因素:動機不足、能力欠缺以及觸發不夠。很多人會認為拖延症就是自律性不強導致的,所以每次拖延都很自責。而這篇文章的啟發在於,拖延症是個系統問題,它和人固有的行為模式有著密切的關係,你沒必要苛責自己。你需要做的,是聰明地調整做事的方法。

今後當你拖延的時候,不妨想一想,到底是動機、能力和觸發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然後對症下藥,制定應對策略。歡迎你把你的思考分享在留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