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水利部於8月15日釋出訊息表示,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江河來水也偏少兩到八成,據氣象水文預測,長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續發展。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自7月以來,我國連續出現極端高溫天氣,長江流域來水已經大幅減少,多條河流斷流,旱情告急,讓大家頗為揪心,而長江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高溫+乾旱!長江流域旱情那麼嚴重:究竟什麼原因?

新華網重慶8月15日報道,據重慶市氣象局訊息,8月14日重慶北碚國家站監測最高氣溫達到44。5℃,追平重慶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一高溫。實況監測顯示,8月14日07時—15日07時,重慶市大部地區最高氣溫超過37℃,22個區縣及中心城區最高氣溫超過40℃,北碚區國家站最高達44。5℃。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8月16日,中央氣象臺連續四天釋出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42℃都排不上全國高溫前十,貴州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區因極端高溫天氣關閉,長沙市教育局下發緊急通知,全市所有初中新生一律停止軍訓,已作安排的學校立即停止,此次高溫的範圍與強度,世所未見!

40℃以上的高溫覆蓋的範圍,超過了109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面積將近1/10;

打破的高溫紀錄的地區已達到了226個,是歷史上破紀錄最多的年份;

高溫持續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已整整64天,超過了2013年的62天記錄;

這次高溫事件的綜合強度到目前為止已是1961年以來最強,甚至也是1951年以來最強的高溫事件,超過了2003年、2013年、2017年這三次明顯的歷史上的高溫事件。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高溫總是伴隨著乾旱,長江以南梅雨季較往年明顯偏短,

從6月中旬開始,長江流域降水也由偏多轉為偏少,其中7月減少了將近30%多,長江下游幹流以及鄱陽湖水系則減少達50%左右,是近10年同期最少降水量。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8月上旬長江流域降水量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60%以上,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較歷史同期大幅偏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陝西等省(直轄市)先後出現不同程度旱情,部分省(直轄市)已啟動相應級別的抗旱應急響應應對。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洞庭湖提前進入枯水期!

據澎湃新聞8月15日報道,長江流域旱情快速發展,洞庭湖區提前進入枯水期,長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7米至5。7米,均為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另外很多地區的小型水庫蓄水量也嚴重不足。

據湖南省水利廳訊息,洞庭湖水位連續回落40余天,跌破24。50米的枯水水位,提前4個月進入枯水期。而且還呈繼續下降趨勢。截至8月2日,洞庭湖水面面積已縮減為1000平方公里。洲灘過早裸露,部分河段斷流,其中藕池河西支自7月10日以來一直處於斷流狀態。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今年7月1日至8月2日,長江流域降水量只有116。5毫米,較30年同期均值偏少34%,導致宜昌站來水量487。61億立方米、長江“四口”分流入湖水量53。91億立方米,分別較歷年同期偏少38。2%、64。4%。與此同時,湘資沅澧“四水”入湖水量162。35億立方米,較歷年同期偏少34。9%。洞庭湖總計來水量216。26億立方米,較歷年同期偏少46。1%。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我國連續倆月高溫:究竟是什麼原因?

我國罕見

連續高溫天,也是把大家給熱懵了,這持續的高溫天到底是怎麼回事?而且今年的調節高溫的颱風都似乎沒蹤影了,不是去了海南廣東就是跑到日本韓國,為什麼會躲著江浙滬閩,想颱風的時候卻偏偏不來了?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近期幾次颱風都繞著走

國家

氣候中心在7月中旬的時候曾對我國高溫的原因做過分析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導致了我國氣候異常,一是全球變暖導致的大氣異常,二則是正在進行的

拉尼娜現象

助推了本次持續高溫天氣。

如何來理解這個說法?

其實第一個說法所謂的全球變暖導致……。這是個萬能說法,各種極端天氣都可以往上套,事實上全球變暖確實會產生更多的極端天氣,但本文主要還得解釋具體的熱浪是如何形成的。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其實翻開我國的高溫區域,與副熱帶高壓帶的存在高度一致性,因為像我國這種東面朝向大海的大陸不太會可能形成熱穹頂,但很有可能形成副高壓覆蓋,造成連續的高溫天。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而據國家氣候中心稱,今年的高溫與拉尼娜現象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拉尼娜現象造成的西太平洋高水溫形成極強的上升氣流,到了北緯30°左右遇冷下降形成下降高壓:副熱帶高壓,而且西太與東太的溫差會形成較強的沃克環流,這也會導致副高向高緯度移動。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這就是今年的副高長期處在我國東南方上空,甚至連綿成片,大面積覆蓋我國國土!副高一旦長期覆蓋則會帶來連日晴朗天氣,導致溫度不斷升高,這也是超過44°高溫的來歷。

颱風為什麼也繞道走了?

颱風是個低壓系統,一般情況下它是無法和強盛的副高抗衡的,因此往往會貼著副高的邊緣走,有時雙颱風形成時則會形成複雜的運動軌跡,但一般情況下副高強盛的區域往往颱風沒法到達,這也是今年臺風繞著江浙滬閩走的原因。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不過影響我國的主要是秋颱風,目前剛入秋,隨著副高帶南移,強颱風可能一個接一個北上,多到大家討饒,這個可能性很大,所以各位今年的秋颱風可是要當心了。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同期新低:三峽水庫還能發電嗎?

三峽大壩是萬里長江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大壩長2335米,底部寬115米,頂部寬40米,壩頂高度185米,正常蓄水位達到了175米,庫容大約為393億立方米。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作為水庫來說,三峽水庫的庫容並不是很高,在全球十大水庫中庫容甚至都排不上前十,但它的裝機容量高達

2250萬千瓦,居全球第一:

左岸14臺70萬千瓦發電機組,右岸12臺、右岸地下6臺70萬千瓦機組,還有2臺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計2250萬千瓦。

顯然除了

集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外,發電是它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一個疑問,現在的我國長江流域異常乾旱,三峽來水很少,它還能發電嗎?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據澎湃網8月15日報道,

截止8月11日8時,三峽水庫水位僅為147。31米,入庫流量為1250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11900立方米/秒,三峽水庫“盈餘”為600立方米/秒,對於390億立方米的三峽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但它還是可以發電的!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據新浪新聞2006年10月26日報道,三峽水庫在建設時設定了三個蓄水位,分別是135米、156米與175米,為何要設定三個水位,這三個水位又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當時的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就這個問題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首先是第一個135米蓄水位的意義:

1、水位升至135米,首先使三峽工程擁有了2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洪水下洩流量,緩解上游來水壓力;

2、其次,使壩前水位抬高65米,可滿足投產機組發電需要;

3、水庫回水至重慶豐都後,使三峽段航道行船條件改善,也使三峽永久船閘通航成為可能。

而第二個156米蓄水位則是則能讓三峽水庫將具有防洪庫容11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初步形成,而且能讓已投產的14臺機組首次實現滿負荷發電,電站發電量及調峰能力將得到大幅提高。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最後蓄水達到175米時,三峽將成為一座長達200千米,平均寬1。1千米的峽谷型水庫。三峽水庫將擁有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並且左右兩岸的26臺發電機組將可以全部投入執行、每年發電847億千瓦時,從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航道可通萬噸級船隊。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早在

2003年6月10日,三峽水庫就已經蓄水至壩前水位135米,具備發電條件。當時投產的發電機有左岸二號機組與一號機組,這表示至少已經有兩臺發電機可以發電,而26臺發電機滿發時的下洩流量為2。8萬立方米/秒,表示每臺發電機滿發時下洩流量為1077立方米左右。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那麼目前的出庫流量為11900立方米/秒,基本可以滿足11臺發電機的發電需求,而在145米的水位,下洩流量還不足以達到滿發時的流量,那麼基本可以滿足11臺以上的發電機,達到13臺也就是三峽所有發電機的一半也不是沒有可能。

長江流域水位歷史新低!多條河流斷流:三峽水庫還能發出電來嗎?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儘管目前處在枯水期,但高達11900立方米/秒的出庫流量依然可以保證一半左右的發電機執行,不過發電功率則無法達到裝機容量的一半,畢竟水頭高度只有147米。(完)

參考:

http://news。hsw。cn/system/2022/0816/1508849。shtml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461796

http://news。sina。com。cn/c/2006-10-26/093011337982。shtml

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1-08/24/content_1404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