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女王去世,她給世界留下了什麼?

編者按:

當地時間9月8日,在位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歲。女王的長子查爾斯繼承王位。

回望70年的歷程,作為英國精神象徵和紐帶的伊麗莎白二世與英國一起經歷了歷史性的轉折;作為一位受尊敬的君主,她是政治穩定的象徵。女王去世後,英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誰再來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關於這些疑問,紅星新聞邀請了三位專家進行解讀。

70年女王生涯,見證英國和世界的鉅變

□ 孫興傑(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當地時間9月8日,英國白金漢宮釋出公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當天下午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去世,享年96歲。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今年剛慶祝了在位70週年,而在去世前2天,女王任命了英國曆史上第三位女首相特拉斯。

評論丨女王去世,她給世界留下了什麼?

↑當地時間9月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會見特拉斯。

女王在位70年,見證了英國以及世界歷史上波瀾壯闊的變遷,女王一生與15位首相共處,“流水的首相,鐵打的女王”。回望她70年的女王生涯,作為英國精神象徵和紐帶的伊麗莎白二世與英國一起實現了歷史性的轉型。

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登基,在位期間,英國經歷了戰後重建,從大英帝國向英聯邦轉型,大英帝國作為政治組織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英國王室以及女王則是大英帝國的精神象徵和紐帶,女王在大英帝國崩解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英帝國和平且較為平靜地轉型為英聯邦,女王依然是英聯邦元首。可以說,在歐洲眾多殖民帝國崩解並回歸到普通主權國家過程中,英國要更平和一些,沒有捲入到血腥的戰爭之中。

伊麗莎白二世經歷了英國國家身份和角色的徘徊與抉擇:英國加入歐盟,後來又退出了;蘇格蘭公投,此前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構成了現代英國的基礎,如果蘇格蘭獨立,無疑會對英國構成重大挑戰。2014年蘇格蘭公投前夕,女王與民眾交談時說,希望人們非常慎重地考慮一下未來。其中的深意,聽眾當然心領神會。而目前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至於她身後,蘇格蘭會如何,那隻能交給後人了。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她在位期間,王室也經歷了歷史性變化,從世襲王朝轉向王室家族。王室越來越平民化,走向了民間,女王與英國民眾拉近了距離,藉助現代傳媒技術,女王的聲音和形象傳遍了世界。伊麗莎白二世順應了戰後英國社會的變遷,世襲王朝的時代結束了,王室家庭不再神秘,王室家族成員的婚戀,甚至緋聞成為媒體熱炒的話題。當然,王室家族的平民化也給女王帶來了很大挑戰,甚至影響到了王室的聲譽,但是經歷了黛安娜王妃之死、哈里王子的風波之後,王室越來越“尋常”了。王室的神秘感逐漸消散,但王室的形象和紐帶依然牢固。

伊麗莎白二世經歷了15位首相,女王與這些首相的關係基本還是融洽的,雖然女王只是名義的國家元首,但是要與如此之多的首相融洽相處,並非易事。內閣更迭、首相換人,女王也經歷了不少艱難時刻,既要保持英國政治穩定,又要避免干預政治,其中需要拿捏好分寸。蘇伊士運河危機之後,艾登內閣倒臺,女王邀請麥克米倫出來組閣,結果引發爭議。在保守黨內形成了黨魁輪換制度之後,即便出現內閣更迭,女王只要等待新首相人選產生之後,給予任命就可以了。

伊麗莎白二世96年的生命歷程,70年的女王生涯,見證了英國和世界的鉅變,而在她的“統治”下,王室、英國政治、社會思潮以及英國的國際角色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王登基之際,並沒有經過“實習”,在70年的女王生涯中,她塑造了獨特的“君主”風範。

誰來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千里巖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96歲高齡去世了,她出生於1926年。那時候的英國還是大英帝國。

當時英國殖民地包括直轄殖民地、保護國、自治領等類別。20世紀20年代後,隨著英國殖民地獨立運動興起,以1926年《巴爾福報告》和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為標誌,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逐漸瓦解,英國與已經獨立的自治領、殖民地國家以“平等地位”結成聯盟,形成鬆散的國際組織“英聯邦”。

這可是一個根本性的改變。

1952年,女王登基了,只不過跟她父親不同的是,她的王號只能叫做伊麗莎白二世、英國女王,英聯邦元首……“印度女皇”這個頭銜沒了。沒錯,1947年,大英帝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印度,獨立了。到了上世紀60年代,英國政府終於弄清楚了,自己在爭奪世界方面既不是美國的對手,也不是蘇聯的對手,索性宣佈從蘇伊士運河以東除少數地方外,全面撤軍。

英國基本甩掉殖民帝國的帽子,不那麼令人厭惡了,女王可以在英聯邦顯示親民形象。儘管英聯邦國家不得不叫她一聲女王陛下,那又何妨?

這是女王的政治智慧所在。親民的女王,愛惜自己的名聲,沒有英國國王們常見的緋聞,受到尊敬是很自然的。而一位受尊敬的君主,則是政治穩定的象徵。

評論丨女王去世,她給世界留下了什麼?

幾年前蘇格蘭獨立公投的時候,女王罕見的政治表態只有一句話“我希望人們可以認真考慮未來”,這被統一派視為極大的鼓舞。最後擊敗獨立派的選票裡,有多少是受到了這個影響尚不可知,但是可以想見她對於中間搖擺的人民起到了什麼作用吧。

現在女王走了,蘇格蘭獨立浪潮再次襲來,同樣還有因為“脫歐”被英國海關邊界關在門外的北愛爾蘭心思也再次活絡起來。

誰再來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呢?

曾經的英國女王,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回憶?

□儲殷(浙江外國語學院美國研究中心高階研究員)

隨著這位女王落幕的,不僅僅是英國曆史上在位最久君主的記錄,作為王權的象徵,女王及其王室本身也代表一個特別的歷史文化符號,見證著英國和世界的巨大變化。

回顧伊麗莎白二世一生,不論是在位前還是繼承王位後,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君主。其父喬治六世從“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手中繼承了王位,這不論放在哪個國家,這種繼位方式本身就已足夠傳奇。伊麗莎白公主作為喬治六世的長女、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之時、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之時,也曾試著“扶大廈之將傾”。

1956年,中東地區爆發蘇伊士運河危機。儘管英法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依舊試圖維持其對連線東亞和遠東地區最重要交通樞紐的控制,然而,戰爭的失敗讓英國的帝國殖民體系遭到毀滅性打擊,英國衰落的趨勢不可避免。但透過戰後外交斡旋,特別是美國及其盟友的保護下,伊麗莎白二世治下的英國,保持了中等規模的地區性霸權。例如,英國在1982年取得了馬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戰爭的勝利,展示了英國的全球性海軍力量,但她在同年簽署了法案,將加拿大憲法的修憲權由英國議會移交加拿大國會。1986年,她終止了英國倫敦的樞密院對澳大利亞的特殊權力,規定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擁有終審權。同樣在1986年,伊麗莎白二世作為首位訪華的英國國家元首,訪問了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和廣州等城市。

伊麗莎白二世和英國王室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最有爭議的社會事件莫過於戴安娜王妃和其他一系列王室家庭糾紛,其次是王室本身的政治爭議。作為世界上最早實現立憲制度的國家,王室的角色非常特別。英國的成文法實際上並沒有規定王室成員,特別是君主的權力範圍,主要依靠慣例與習俗。例如,作為國家機器的基礎,英軍至今還在宣誓效忠王室,國家的海軍命名依舊是“皇家海軍”。這就造成了英國內部共和派與保守派、議會和王室、國家和國王之間存在著劇烈衝突的可能性。特別是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王室成為社會進步力量最直接的攻擊目標。在伊麗莎白二世作為國家元首的70年裡,歷經15位首相。王室的權力和國家的決策密不可分,儘管過去運轉順暢,但當下英國政治極化嚴重,又為英國的前途帶來了種種不確定性。

王室家庭和家族成員的一舉一動,往往是國家和社會文化的核心焦點。每次觀看賽馬、出門遛狗、參加其他大型活動為人稱道之外,這背後的生活成本也很高。據悉,英國政府每年向王室撥款約8600萬英鎊,用於支付王室履行公務和打理王宮的開支。而為了應對有關王室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批評,自1993年開始,女王就主動納稅。

當然了,這也不是伊麗莎白二世她那一代人可以解決的問題。在她去世後,查爾斯王儲立即繼位成為英國國王。查爾斯是英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王位繼承人,長達64年。伊麗莎白二世在歷史上留下的多少榮光時刻都即將散去,英國王室新的功過是非,將由這位新君主來續寫。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