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流廣告是啥?一文看懂資訊流廣告!

資訊流廣告毫無疑問是如今付費推廣裡的當紅炸子雞。今天瀟姐就跟大家講講資訊流廣告的前世今生。

資訊流廣告是啥?一文看懂資訊流廣告!

資訊流廣告最早起源於

Facebook,其在2006年推出了第一條資訊流廣告。由於資訊流廣告的外包裝很有迷惑性,與正常的社交分享高度相似,而且能根據人群畫像進行精準投放,因此使用者對它的記憶度和接受度都比較高,得到了許多廣告主的青睞。

國內的資訊流廣告發展較快。

2012年,新浪微博推出了資訊流商業化產品;

2013年,騰訊新聞APP推出資訊流CPD廣告;

2014年,今日頭條原生廣告上線;

2015年,微信朋友圈資訊流廣告上線,一點資訊資訊流廣告上線;

2016年,UC和百度資訊流廣告上線。

如今,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平臺都有資訊流廣告的模式,使用者也普遍習慣和接受。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大資料、使用者畫像、智慧分發技術在資訊流廣告領域的應用,資訊流廣告的投放效果更加可控,越來越受歡迎。

資訊流廣告是啥?一文看懂資訊流廣告!

一般來說,資訊流廣告的平臺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

1、資訊類。比如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入口網站、天天快報、一點資訊等。

2、

社交類。比如微信、微博、

QQ、貼吧等。

3、

影片類。比如愛奇藝、芒果

TV、抖音、快手、騰訊影片等。

4、工具類。比如知乎、美柚、萬能鑰匙等。

不同的平臺的資訊流廣告的投放模式稍有不同,但背後的邏輯大同小異。

資訊流廣告是啥?一文看懂資訊流廣告!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資訊流廣告的計費方式。

1、CPC(Cost Per Click),即平均點選消耗,是指按使用者的點選進行廣告計費。

2、CPM(Cost Per Mile)

,即按千次展現計費。

Mile是拉丁語“一千”的縮寫。這種計費方式成本較低,非常常見。

3、CPA(Cost Per Action),即按使用者轉化來扣費。這裡的轉化是指廣告主設定的轉化指標,比如關注公眾號、填寫問卷、加客服微信等。轉化的單次成本比較貴,單人幾十到幾百都有。

4、OCPC(optimization cost per click)

,即

CPC的智慧版,透過平臺的演算法提高點選後的轉化率。

5、OCPM(optimization cost per mile)

,即

CPM的智慧版,透過平臺的演算法提高展示後的轉化率。

6、OCPA(optimization cost per action)

,即

CPA的智慧版,

廣告主在廣告投放流程中選定特定的最佳化目標並提交願意支付的平均價格後,藉助轉化預估模型,實時預估每一次點選對廣告主的轉化價值,自動出價,最終按照點選扣費。該轉化預估模型會根據廣告主的廣告轉化資料不斷自動最佳化。

不同的商品,可以根據自己的商品特性選擇適合自己的計費方式。

如今,各平臺都有自己的廣告投放平臺。例如,如果你想投朋友圈廣告,可以使用

“騰訊廣告”平臺;如果想投頭條,可以用頭條的平臺。經過多次迭代升級,如今各大平臺的投放介面設定的都非常人性化,涵蓋了所有環節,從推廣計劃的設定,到外層的製作、落地頁的製作,都可以在平臺上實現。只要是有心人,透過短時間的學習與培訓,都知道怎麼操作。

資訊流廣告是啥?一文看懂資訊流廣告!

這也就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資訊流最佳化師。

資訊流最佳化師是專門負責資訊流廣告投放的,可能在甲方工作,也可能在乙方,也就是代理投放的公司工作。因為有的公司會選擇自己做投放;有的公司則會與代理投放的服務商的合作。而各平臺一般也會有推薦的服務商,服務費也不低。

資訊流最佳化師的入門不難,但是成為高階投手比較難。

看過瀟姐其他文章的朋友應該能感覺到,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廣告投放,高階人才都是會用腦的多面手。人才的背後是持續的學習與思考的能力。關注平臺政策,熟悉產品邏輯,搭建體系化的運營框架。

曾經有人說過,一個優秀的最佳化師應該多思考

why,理解在某一個具體情景下,操作背後的思維方式與理論邏輯,一點一點吸收到自己的體系上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框架和操作手法。瀟姐深以為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關於營銷推廣,大家有什麼想學、想了解的,請在評論區留言哦!瀟姐將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希望能幫助上進的小朋友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