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與修養|見義不為是無勇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意思是遇到符合道義,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不伸出援助之手,就是不勇敢。

《禮記·聘義》:“有義之謂勇敢。故所貴於勇敢者,貴其能以立義也。”能行道義就是勇敢,勇敢之所以難得可貴,就在於能樹立正義。

論語與修養|見義不為是無勇

符合道義的事,本是每個人應都該去做的事,而道義之事往往伴隨著人的付出,可能會受到傷害,甚至犧牲生命。因而很多人們面臨需要行義之事,難免會躊躇。所以,見義而為需要一定的勇氣。

遇到行義之事卻不想做、不敢去做,主要有這樣3種情況:

第1種情況,事不關己。

1964年,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年輕女子凱蒂晚上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到暴徒襲擊,她大聲呼救,樓上的一些住戶開啟窗檢視,有的大聲呵斥,兇手被嚇跑了。但兇手看到沒有人下樓,就再次襲擊凱蒂。她再次大聲呼救,至少有38個鄰居看到或聽到外面所發生的事情,卻沒有一個人“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甚至沒有人打電話報警,最終凱蒂被殺死在自家樓下。

論語與修養|見義不為是無勇

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就是如果有許多人在場,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第2種情況,怕惹麻煩。

在網路上經常看到扶老人被訛詐的報道,看到老人摔倒,路過的人好心扶起老人,有的把老人送到醫院,墊付了醫療費。本來是見義勇為,卻被老人認定是碰倒他的人,不但沒有得到感謝,還被要求賠償。見義勇為,卻為自己惹來了麻煩。

論語與修養|見義不為是無勇

“老人該不該扶”?引發了人們的熱議。“好人不好當”,也讓熱心的人做好事謹慎起來。

第3種情況,存在危險。

2010年4月,同在紐約市街頭,年輕人雨果見義勇為救下一名被搶劫的婦女,他卻被劫匪刺傷倒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路過25名路人,包括被救婦女在內,沒有一人對他進行施救,雨果最終傷重不治身亡。

正是因為人要面對風險的考驗,有時候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犧牲生命,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現代社會大肆宣傳生命的重要意義,覺得人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提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他人遇到危險或公共財物受到損害時,不主張見義勇為,而是保全自己。不敢說這種說法完全不對,但這種說法不應該成為一個社會所倡導的價值取向。

論語與修養|見義不為是無勇

生命很重要,如果人人為了保全生命苟且偷生,不能行俠仗義,在國家危險的時候有多少人能站出來?這樣的民族,還會出現岳飛、文天祥這樣的民族英雄嗎?還會出現董存瑞、黃繼光這樣的光榮戰士嗎?和平時期還會出現賴寧、張華這樣的模範人物嗎?如果都是唯唯諾諾的人,這個國家還有希望嗎?

孟子說要養“浩然正氣”。因為人的血性不是與生俱來的,這種正氣是用正義和道德日積月累形成的。有了浩然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或者威脅,都能處變不驚。

愛惜生命沒錯,但如何對待生命和大義,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孟子又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人都想要生而不想死的,但是為了義可以捨棄生命,不能為了生命而做違背道義的事情,即使死也不做不義的事情。

論語與修養|見義不為是無勇

《禮記·聘義》:“故勇敢強有力者,天下無事則用之於禮義;天下有事則用之於戰勝。”這段話的意思是,勇敢而又堅強有力的人,在天下安定的時候,在和平時能行乎禮義,治理好國家;在國家危難時能戰勝一切,天下無敵。

敢做敢為才稱其為義,平平安安,就不能稱其為義。重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志士仁人講大義,才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政者才能“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中國歷史上才會有無數的英烈為民族大義而英勇獻身。

在和平年代,我們同樣見義勇為的血性,而安享和平時間久了,很多人的血性也被漸漸磨損殆盡。所以,要注重培養正義感,培養人們的血性。如果平時沒有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沒有血性的人,遇事就退縮,還能指望他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嗎?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立刪)

讀書感悟人生,寫文傳承文化。歡迎關注@丁小悟典 ,與你一起領悟傳統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