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世界上第一臺VCD機是安徽萬燕公司發明的,可以說“萬燕”開創了中國的VCD行業。

然而對人們來說,知名度更高的還是索尼、三星、飛利浦等外國品牌,甚至是早年風靡一時的步步高、愛多等。

至於萬燕?是真沒聽說過。

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如果當時萬燕公司將VCD申請專利,可能已經是行業龍頭了,是中國響噹噹的VCD之王,然而萬燕沒有申請專利,導致一切成果付之東流,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

這是中國的專利之殤,也不禁讓人聯想到當今時代的晶片之戰,是涅槃重生,還是重蹈覆轍?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開創VCD市場的“革命先驅”

VCD現象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比較具有典型意義的複雜現象。

VCD的出現,最開始源於一位叫姜萬勐的技術人員的靈光乍現。

姜萬勐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安徽電視臺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1987年,他創辦了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1992年,姜萬勐到美國去參觀一個國際廣播電視技術展覽會。

這次展覽會給姜萬勐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令他意識到當今世界的趨勢正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轉變。

往往成功人士的成功契機就在於能注意到那些常被旁人忽視的地方,這次的展覽會上,美國C-CUBE公司展示了一項MPEG解壓縮技術,在高手雲集的展覽會上,這項技術其實並沒引起太多人士的注意,卻令姜萬勐產生極大興趣。

因為在當時儲存影象資訊需要佔據非常龐大的空間,在未經壓縮的前提下,就得用儲存容量很大的大光碟來儲存,成本非常高。

而且這個“大”是體積程度上的巨大,LD大影碟就有12釐米的直徑,堪稱一個大飛盤,都這麼大了,結果頂多只能存5分鐘的影象,或者74分鐘的聲音。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對人們日常生活來說非常不實用,又大又麻煩,也不能滿足人們邊看邊聽的需求。

而MPEG技術可以將影象和聲音儲存在一張小型光盤裡,成本低又實用,簡直是一種完美的視聽產品。

姜萬勐認為這項技術非常好,不禁產生了一個念頭:他要利用這項技術開發出一種視聽裝置。

於是姜萬勐找到C-CUBE的董事長孫燕生,孫燕生是美籍華人,兩人當下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將MPEG技術開發成視聽裝置。

在開發VCD影碟機階段,姜萬勐前後共投資了58萬美元,待看到裝置研發成果後,姜萬勐和孫燕生又共同投資了1700萬美元成立了“萬燕”公司。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VCD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一箇中國人在消費類電子領域裡創造並形成任何一種產業,VCD可能是中國能在這一領域擁有一席之地並領先的唯一機會。

在VCD正式上市前,姜萬勐做了充分的市場調查。

看完這些數字後,姜萬勐不禁咋舌。

他心想,這些又貴又難用的東西在市場上都這麼受歡迎,如果自己做出的光碟比它們還便宜實惠,每年銷售量一定會很可觀。

於是1993年9月,“萬燕”的第一代產品正式面世。

VCD影碟機在中國上市不到三年,就迅速贏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約從1996年開始,國內VCD在市場上的銷售量從去年的50萬臺增加至超過600萬臺。

足足是前一年銷售量的一百多倍,簡直是爆炸式增長。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1997年就更厲害了,賣了1000多萬臺,預計1999年年產量可以達到1500萬臺。

照這個水平看,按理說萬燕公司一定是賺翻了,妥妥的VCD之王,動輒賣百萬千萬臺的,你不掙錢誰掙錢?

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萬燕身為VCD行業的創造者,明明起了個大早,卻連菜市場的影子都沒看見,被後浪早早地拍死在了沙灘上。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先驅變先烈:被絞殺的萬燕

一個企業推出新產品有兩個最關鍵的階段:開發階段和宣傳階段。

萬燕在前期的開發階段中投入資金過多,也確實開創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全新市場,形成了一套成型技術。

但這幾乎耗盡了所有開發成本,導致財政出現極大困難,無力支撐後續的宣傳費用以及生產規模的擴大。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1996年VCD機賣了600多萬臺,看著很厲害,其實基本與萬燕無關了,因為他們公司早已無貨可銷。

實際上,萬燕只有在一開始剛推出時的銷量才是最好的,雖然當時名聲還沒有打響,人們對VCD這個東西仍然比較陌生,1994年生產了幾萬臺,只賣出了兩萬多臺,但比起後來日暮西山的頹勢,這兩萬多臺已經是矮子裡拔高個了。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首上市時,萬燕先推出了1000臺,只可惜賣出去的這1000臺VCD機,基本是被國內外各個品牌買走的。

他們買去當樣機,用來解剖研究了。

解剖完,這些公司一拍大腿,發現這玩意兒原來這麼簡單,就是整機組裝,技術要求不高,十幾分鍾就能學會,一把螺絲刀就夠用。

再加上廣東最不缺散件水貨,於是大批的VCD組裝廠如雨後春筍般在珠江三角洲冒出來,幾乎成為中國最大的VCD生產基地。

萬燕成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那一個,被後來的小豬搭了便車,眼睜睜看著他們一擁而上將自己開創的市場瓜分殆盡。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成了VCD市場的開創者,卻沒能成為收穫者,沒錢雖然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則是專利問題。

專利最關鍵之處就是隻要獲權,就只能自己生產,別人不可以,想生產就得先獲得專利持有者的授權允許。

才三年多的時間,萬燕就從“先驅”變成了“先烈”,就是因為沒有申請專利,導致所有人都不需要許可,想生產就生產。

再加上VCD的核心技術本來就是美國的,國內外品牌就乾脆買外國晶片回來上手組裝,隨便誰都可以,只要自己能賺錢就行,誰還關心你是不是那個開創者?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有一點也挺有意思,VCD的確是中國人率先發展起來的一個產業,外國雖然手握技術,但從來不想著開發VCD,都是一門心思地研究DVD,他們其實是不太看得上VCD的。

但是有人先把VCD給搞出來了,國外反倒也跟著狂開發VCD,然後在中國申請這專利那專利,甚至比我們本土廠家申請的專利還多。

所以也就有人問了,那核心壓縮技術、晶片都是人家外國的,你頂多就是拿來組裝一下,這樣還能申請專利嗎?創立萬燕之一的孫燕生是美籍華人,其實就是美國人啊。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需要強調的是,此前全世界並沒有任何一臺VCD,是中國人先製造出來的,有一種發明叫“組合發明”,就是用已有技術組合到一起,最終呈現出意料不到的創新效果,當然也是可以申請專利的。

所以忽視了專利意識,造成的後果是意想不到而慘淡的。

也有人不以為然,說VCD本來就是一個過渡產品,方方面面都比不上DVD,遲早是要被市場淘汰的,爭這一時專利有什麼意思?

這種說法其實忽略了智慧財產權的意義,智慧財產權關係著民族工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照這種說法,除了古董,任何產品都是要更新換代的,那大家都抱著“反正遲早都要被淘汰”的心態躺平,誰也不爭了,這樣能行嗎?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外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申請專利?

因為你用人家的技術,並不是白用的,要給專利持有者付錢的。

而申請專利是形成了你自己的一套技術標準,別人想用,就要事事以你為標準,你掌握的主動權要大

多。

而且申請專利更是一種搶佔市場的競爭行為,你推出了CVD,就是要搶佔這個市場,然後在這基礎上再不斷升級,往大了說,還能帶動國家工業的發展。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像在萬燕推出VCD後,原本對VCD不怎麼感興趣的外國品牌,如三星、索尼、飛利浦等,立刻聞風而動,把國產的VCD買去當樣機研究,然後也推出自己的VCD,搶佔VCD市場,還在VCD基礎上繼續研發DVD,趁著萬燕這股東風進入中國市場。

而且他們這些大公司還比萬燕這種中小企業有錢,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宣傳,擠佔了萬燕少得可憐的生存空間,直至徹底將萬燕這個“先驅”擠出市場,摘取了萬燕的勝利果實。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而萬燕最終的歸宿如何呢,落得個破產後被其他公司吞併重組的下場。

所以專利是民族工業的一個基礎,決不可輕視它的作用。

再由萬燕這個典型例子,聯想到當今的晶片之戰。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晶片之戰

如今科技發展水平早已超越上世紀,來到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迅速發展的新時代,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晶片技術成為世界各國爭奪的技術戰略高地。

這是一種高新技術產業,也是我國十分重視的優先發展技術,因為晶片製造技術水平和產業發展,直接關係著中國能否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享有優勢和主動權。

所有國家都對一個事實心知肚明: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相當於把脖子送上去給別人掐。

為了不被“卡脖子”,中國政府、企業、民眾都已作出深刻反思,一定要重視晶片技術的發展。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中國晶片產業大約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步,相對外國來說,是比較晚的,但趁著改革開放這股東風,再結合中國人力成本低、基礎設施良好等優勢,頗受國際商家的青睞,在2000年之後,中國越來越重視晶片產業的發展,出臺政策給予大力支援,晶片製造技術得到顯著提升。

近年來,中國在科技、經濟、軍事等領域迅速崛起,尤其首先在5G通訊領域領先,華為更是引領通訊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的崛起卻令美國感受到了威脅,為了遏制中國科技和5G技術的發展,美國開始精準打擊華為,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封殺華為的核心供應鏈,要求所有涉及美國技術和專利的公司必須獲得特殊許可才能給華為供貨。

總之極力阻撓華為的業務開展,讓華為面臨無晶片可用的窘境。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晶片製造階段環環相扣,只要哪一處涉及到美國技術和專利,就要人仰馬翻。

比如製造晶片最重要的光刻機裝置含有美國技術和專利,所以在美國對華為頒佈禁令後,海思麒麟晶片臺積電就無法再生產。

而且因著禁令的影響,華為也沒法拿到高通等企業的高階晶片。

華為的確是有儲備晶片的,但是這些儲蓄又能支撐多久呢,等到儲備晶片用完,高階旗艦智慧手機就真沒晶片可用了。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後來高通、三星等公司又獲得了特殊許可,能向華為供應4G晶片了,然而5G還是不行,5G的業務依舊受制於人。

於是就有了榮耀的誕生,華為將榮耀手機業務出售給其他公司,榮耀與華為完全切割後,徹底擺脫美國禁令影響,作為一個獨立的新手機品牌繼續參與到全球市場競爭之中。

關於晶片的專利戰火不僅在中美之間燒,高通和蘋果也是打得你死我活,堪稱知識產區的“世界大戰”。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高通作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晶片公司曾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申請禁止在中國銷售iPhone。

理由是蘋果沒給自己錢就擅自用了自己研發的技術。

這兩家美國公司曾有過一段如膠似漆的蜜月期,蘋果給高通支付專利費用,使用高通基帶晶片,研發並推出iPhone,賺得盆滿缽盈。

結果後來蘋果就翻臉了,把高通告上法庭,說它壟斷晶片市場,要高通賠自己10億美元。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高通冷不防遭遇背刺,罵罵咧咧地開始還擊,聲稱沒有我高通的技術,iPhone不可能擁有今天的盛世。

高通研發各種技術,申請專利,然後收取這些專利的授權費,再把這些錢投入新技術的研發,十年間專利授權營收從28億美元狂增到77萬美元,它掙的就是專利錢。

可是蘋果不想給了,它頂多只想每部手機只給高通4美元的專利費,而且無論到了幾代,都是這個價,高通能接受才怪。

只要高通退讓,那麼其他廠商也會群起效仿——憑什麼不給我也把錢算少點?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那高通的專利營收模式就全盤崩潰了,所以高通不可能讓步的。

由此可見技術和專利真的是能要命,哪裡有點漏洞,搞不好就能被卡了脖子,把一個大企業給折騰

夠嗆。

在過去,國內企業被迫向國外公司支付高額專利保護費,幾乎是每個技術領域都面臨的困境。

像當年,中國出口到歐盟成員國的DVD機被盡數扣押在當地海關,理由是涉嫌侵犯智慧財產權。

全國的知名DVD廠商負責人火燒眉毛地聚集在一起,商討對策,最後沒辦法,人擺明了就是向你要專利費的,除了拿錢擺平別無他法。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當年一年出口3000萬臺DVD,國內企業每年要給外國專利企業起碼60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收錢就算了,還有像萬燕這樣,忽視了專利的作用,直接把你企業都給擠沒影了。

在當今,智慧財產權戰火遍地蔓延,各大知名公司為了專利問題,在法庭上打成一團。

面對中國的崛起,外國又想故技重施,鑽你的專利漏洞,把你搞垮。

任正非曾預言,未來5至8年,一定會爆發一場“專利世界大戰”,警醒華為必須對此作出清醒的戰略研判和戰略設計。

所以說技術創新和保護缺一不可,技術受制於他人會吃苦頭,保護不好也會讓努力付之東流,專利保護是企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非常重要的武器,一定要學會利用這個武器。

中國專利之殤:發明VCD卻被國外聯合絞殺,今晶片之戰又故技重施

參考資料:

於國安。“萬燕”開創VCD市場的成敗[J]。創新科技,2006(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