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黃種人,為什麼東丹王耶律倍的畫像是一副高鼻深目的樣子?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必須先慢慢地捋一捋。

話說當年中國北方,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部族聯盟,名字叫匈奴。漢代史學家司馬遷曾引用匈奴人的說法:“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這說明,最初的匈奴人確實與我們華夏民族一樣,都是黃種人。

契丹是黃種人,為什麼東丹王耶律倍的畫像是一副高鼻深目的樣子?

匈奴自冒頓單于繼位後,持續地向周邊擴張,向東打敗了東胡王,向西擊殺了月氏王,強盛時期北方及西北一帶的丁零、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後臣服於匈奴,這其中,就有許多來自中亞的高加索人種遊牧部族,如丁零、大月氏等族人,融入了匈奴之中。到這時,匈奴已經是一個以匈奴族為基礎,與征服的上述諸族的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所建立起來的民族集團,而不再是相同血緣的同種族群了。

後來匈奴人在被東、西兩漢政權的持續地打擊下,原本就十分鬆散的民族集團開始瓦解,一部分向中亞地區遷徙,一部分向中原王朝投降,還有一些血緣疏遠的部落,大約有幾十萬人,都留在草原上被南下的鮮卑兼併了,這其中就有宇文鮮氏卑部。宇文鮮卑雖然號稱鮮卑,卻不是純粹的鮮卑,他就是留在草原上被鮮卑兼併了的一個匈奴部落,而且是混有白人基因的一個族群。

據記載,早期融入匈奴人中的外族裡就有一些月氏人,被稱為匈奴別部盧水胡。這些月氏人就是具有明顯高加索人種特徵的塞種人,其中沮渠家族曾推後涼漢官段業為主,在現甘肅地區建立政權,史稱北涼,後被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所滅。沮渠家族又西行到高昌地區,建立高昌北涼,後又為柔然所攻滅。最後這些白面板的塞種人進入了遼東半島,融入了當時靠近高句麗的宇文鮮卑部落。

契丹是黃種人,為什麼東丹王耶律倍的畫像是一副高鼻深目的樣子?

宇文鮮卑部落到了魏晉時期,在激烈的民族大混戰中又敗給了慕容鮮卑,殘餘部眾退到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經過幾百年的蟄伏休養,後來又以“契丹”的名字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契丹在本族話裡是“鑌鐵”的意思,以表示其民族意志堅強、團結穩固。契丹神話中說,古時有神人騎著白馬,從馬盂山浮土河往東走,遇見一個天女駕著青牛車,由平地松林沿潢河而下,到木葉山時,這二水合流,於是這神人也就與天女相配為偶,共生了八子。以後族群繁盛,這八子就分為了八部。後來建立了遼朝的就是這契丹八部中的迭剌部耶律氏族。

到這裡,也就捋到了話題中的這位東丹王,他本是耶律氏族中耶律阿保機的長子,名叫耶律倍,別名耶律突欲,後被唐朝賜姓李,又名李贊華。契丹滅亡了渤海國後,已是契丹皇帝的阿保機就讓耶律倍做了東丹國王,並冊封耶律倍為“人皇王”,意思為自己是天皇帝,皇后為地皇后,兒子再做人皇王,很符合“天、地、人”三才之典故。

契丹是黃種人,為什麼東丹王耶律倍的畫像是一副高鼻深目的樣子?

儘管耶律倍被立為父母之後的第三人,但由於其母述律平皇后喜歡的是次子耶律德光,不喜歡他。因為這個東丹王雖然長得有些異類,可思想上漢化程度卻很深,他尊孔尚儒,主張契丹全盤漢化,以儒家思想為治國之術。所以後來述律平皇后就用很殘忍的手段扶持次子耶律德光登上了皇位。東丹國王為了保命,只好投奔了後唐。當然,這都扯得有點遠了。

閒話少敘,書歸正傳。由於契丹的形成是不斷融合其他民族的結果,所以,不論東丹國王的自畫像是否準確,即便是他有一副高加索人種的外貌,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因為遊牧民族夲身就是在互相征伐中成長的,加上不斷與周邊各族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後代具有母系種族外形也是很正常的事。

就連我們華夏正統的帝王,也常有異族人的外形,如《世說新語》中就記載,晉時大將王敦曾罵晉明帝是“黃鬚鮮卑奴”,而三國中的吳帝孫權,據說也是一位“碧眼紫髯”的赳赳雄夫。

契丹是黃種人,為什麼東丹王耶律倍的畫像是一副高鼻深目的樣子?

最後,我認為契丹的主體還應該是與我們一樣是蒙古人種,就像已經證實是契丹人後裔的達斡爾族那樣。而東丹王之所以具有高鼻深目的外貌,應該是受祖上某代外族母系基因影響造成的。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