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

“我倆三觀不合,分了吧”“最近發生的事真是震碎了我的三觀”,在日常生活中,我相信我們常常聽見這樣的表述。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三觀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它會直接影響我們判斷和評價一個人?用它判斷人準不準確?

三觀建構

三觀簡而言之即"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

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建立起自己獨特的三觀。這也包括了全人類普遍意義上的價值觀,比如“平等”“生命權”等。

三觀在形成過程中,既受狹義的環境影響,也受廣義的文化影響。

作為中國人,我們常聽見的一句話一定有:“

多喝熱水

”,似乎自古以來這便是合乎我們習性的。實則不然,喝熱水這事大規模普及還是建國後衛生運動,從此小瓷缸保溫杯才成了我們的標配。

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

所以慢慢得我們開始把“喝熱水”和“健康”聯絡在一起了,它的背後是我們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所以有時候我們會震驚外國人為啥不愛喝熱水,而外國人也驚訝於我們到哪裡都喝熱水,因為我們有著

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價值觀偏好指導了我們的行為和認知態度。

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

用這種非道德認知建構的三觀去評價一個人是不準確的,也是不負責的。

前些年,總有人在網上爭論,北方人洗澡次數為啥明顯少於南方人,是不是北方人不愛乾淨。由這樣的陳述做出的判斷就過於偏頗了。實際而言,

在我們生活中,三觀不合多來自於非道德認知,只是因為雙方的認知/行為偏好不同

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

白居易就不太愛洗澡,說是:“經年不洗澡,塵垢滿肌膚”。同樣不愛洗澡的還有王安石,有言道:“王荊公性不善緣飾,經歲不洗沐,衣服雖敝,亦不浣濯”,於是就被同僚拉著一兩月去洗一次澡。作為同僚朋友,嘲笑一番也無礙,不過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拉他洗洗澡了。畢竟對於王安石來說,他是負擔得起洗澡費的,所以這個不愛乾淨的壞習慣,他得背。改一改,還是要得的。但是對於當時普通人來說,洗澡這費用確實太過昂貴。不說去公共澡堂,就連在自家屋裡燒點熱水洗澡的花銷也是昂貴的。

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

你問為什麼柴貴?明代沈榜曾記:“木柴八十四斤十二兩,價五錢九分三釐”,依明制一斤597克,“京錢”70文值銀1錢,1000文=一兩銀子,便可推算出1文可買4斤柴,而當時米價不過六七文一斤,燒掉二三十斤柴就是一斤米了,而萬曆年間,自耕農不到十分之一,僱人傭工每日的錢30文左右,普通人自然不敢燒柴熱水洗澡了。

對男性來說,夏天自可以“萬里長河為浴盆”,對女性就不大可能了。一來禮教束縛,二來確易得傷寒感冒,於是下河洗澡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所以你要是因為這個對當時的普通人說,我倆三觀不合,分手吧!那顯然,對方壓根理解不了你的意思。因為這跨越了時代背景。這產生的認知差異是巨大的。

在日常生活中,時代背景差距沒有如此巨大。但是環境,文化教育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父母和我們對待同一件事的出發點就很可能不一樣,

所謂三觀就是將過去的經歷以認知的形式投射到當前的事物上,產生的主觀體驗/看法

。我們的經歷是不一樣的,所以三觀難免會不一樣。而

我們常常說的三觀正,是指對事物的看法,儘量合乎社會普遍道德,這卻不一定是合乎事實的。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繞口,但是我們經常做的就是道德判斷。所以,三觀合不合,說出這個問題前,我們得考慮我們究竟是因為對方做的事不符合我們的主觀感受,還是對方道德的缺陷。

舉個小例子,

唐山打人事件,這種人便是道德缺陷了,跟我們大多數人的三觀是不合的。因為這樣的認知/行為模式缺乏了人類普遍的價值觀。但是要是你和你女朋友因為要逛街還是玩遊戲,產生了分歧,這便只是主觀體驗不同了。合理的方式是尊重對方的體驗,每個人對這個世界都有自我的感知與認知。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去尊重對方非道德認知的不同,而不是拿起自我三觀的武器。

當然有些時候即使非道德的認知,也是不好調和的。

這是因為我們的認知慣性,也是因為尊重別人是很難的。特別是對自己很親的人,我們更容易模糊對方獨立個體的身份,將自我的行為偏好加在對方身上。

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

但無論如何,三觀和與不同,我們都需要先做道德判斷。那些太偏離人類共同道德的,敬而遠之為好,而僅是認知差異產生的三觀不合,大可以大大方方學著去尊重。

我們說的三觀不合究竟指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