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帽兩邊的“長杆子”,為何那麼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早歲輕衫短帽。中間圓頂方袍。忽然天賜降宸毫。接引私心入道……

在大火的電視劇《知否》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各位“大官人”帶著大大的方帽子,穿著紅紅綠綠的衣服在上朝前,或者退朝後並肩而談的畫面,這簡直和在開會時偷偷講話的各位本人一模一樣。

那為什麼小公爺和二叔他們要戴上這麼方方正正又有著大翅膀的帽子上班呢?這個帽子是誰發明的?其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深意?今天就來深挖一下這頂“烏紗帽”背後的秘密。

宋代官帽兩邊的“長杆子”,為何那麼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據說這是一頂有“靜音”功能的帽子?

這頂小方帽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著兩根又長又直,像甘蔗一樣的小翅膀,要知道唐代的帽子,還不是長成這個樣子的,像李白他們戴的帽子,兩邊的翅膀都像燕子的小尾巴一樣可愛。

為什麼到了宋代,官員的帽子就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呢?據說這個帽子叫長翅帽,他的發明者是宋代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就是那個杯酒釋兵權的皇帝。

因為這個皇帝天性多疑,又吸收借鑑唐代末年節度使叛亂的慘痛教訓,對滿朝文武百官可謂是360度無死角防備,防備到什麼程度呢?其實就好比你在上班時間說笑玩手機,老闆一下子就黑了臉一樣。

原來,在上朝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總是覺得有人消極怠工、心不在焉,當一件事情或者一項政策宣佈出來的時候,總是有人喜歡交頭接耳說悄悄話。

趙匡胤打心裡覺得大臣們這樣的議論紛紛的舉動極為不尊重自己,而且官員們還有可能結黨營私,抱成一團與不同黨派相互攻擊,助長不良風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趙匡胤發明了一頂有“靜音”功能的帽子。

這個帽子有著長長的小翅膀,這就把在朝堂上列隊的官員們自動隔離開了,就好像今天的“一米線”。小翅膀用鐵絲作為骨架,異常堅挺,帶上了這個帽子,官員們只能面對面竊竊私語,再也不能側過身來、湊到同僚耳邊說話了。

朝堂之上所有人必須面向皇帝,不可能存在面對面竊竊私語的情況,也更不會有人側著身子,一旦這樣做了,對方就會被這個長長的“小翅膀”戳到臉上。

而且耳邊有了兩個又長又直的大翅膀,一旦誰有偷偷摸摸的小動作,一定會被耳聰目明的趙匡胤發現,從此朝堂上實現了“兩翅靜音”的理想效果,這一點讓人難以置信。

宋代官帽兩邊的“長杆子”,為何那麼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可是問題來了:既然這個又長又直的小翅膀只是為了讓大臣不能在朝堂上說悄悄話,那為什麼趙匡胤自己,甚至是宋朝歷任皇帝,也要帶著這種“長翅帽”上班呢?他們也要防止自己辦公時與別人竊竊私語嗎?

可他們一般都是獨自端坐在龍椅之上,身邊除了宦官侍女再沒有其他人了,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難道這頂帽子的背後還有其他秘密?

帽子在各朝各代都是一樣的嗎?

實際上“長翅帽”的“兩翅”本來是用來固定帽子的兩條帶子,早在宋太祖之前好幾百年,這兩條帶子就已經開始誇張變長變硬,並不是趙匡胤看到大臣交頭接耳不爽突然發明出來的。

這種“長翅帽”準確來說叫做幞頭,各朝各代的幞頭巾子形狀各異,材料也多有不同。幞頭起源於漢朝時期,就是用包頭巾子從額頭處向腦後包裹頭髮,包裹後剩餘的巾子就垂下來到腦後。

後來到了唐代,大家開始用黑色紗羅布料作為包頭巾子,在上部作小小突起,用兩條繩帶結住,後垂或長或短兩帶,也就是“唐巾”,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李白畫像中戴的那種帽子。

幞頭巾的小翅膀多種多樣,實際上經歷了“兩腳朝天”、“八字外撇”、“一邊倒”等多種形態變化,在此過程中,這對小翅膀也逐漸由軟到硬,由短到長。

到了晚唐時,左右伸長的平腳小翅膀備受歡迎,成為一種常用的標準幞頭。後來又到了以瘦、硬為美的宋代,人們往往在這種黑色紗羅的包頭巾子中,插入竹子做成的硬質內襯。

幞頭開始由“圓頂”變為“方頂”;在兩翅中也往往插入竹片或鐵絲,由此“軟腳”變成了“硬翅”,幞頭就變成了像小公爺和二叔所帶的又方又直的樣子了。

宋代官帽兩邊的“長杆子”,為何那麼長?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直腳幞頭的真正內涵

為什麼原來的巾子都是圓的,而到了宋代卻變成了方頂、直腳的樣子呢?宋代的幞頭只有直腳這一個形狀嗎?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說:“本朝幞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可見,宋代的幞頭其實有很多款式,唯獨這種有著又直又長的“小翅膀”的帽子,受到了宋代男女老少的熱烈追捧,一度成為最佳“時尚單品”。

只是,宋代的幞頭有那麼多種類,為什麼偏偏直腳幞頭成為了銷冠呢?其實這與宋代人的審美有著極大的關係。眾所周知,宋代是一個文化水平相當高的時代,宋代追求以瘦硬、簡約美。

直腳幞頭的兩腳,既平直又對稱,極為合乎宋代文人的內斂的氣質特點與方正不張揚的理想追求,如果放在藝術品中,你看直腳幞頭那兩隻平直瘦勁的“小翅膀”像不像宋徽宗筆下的瘦金體呢?

正是因為直腳幞頭極為符合宋代人的審美追求,即便是後來宋代服飾經歷了多次變遷,但是直腳幞頭仍然能保留下來,挺過了時尚的一波又一波浪潮,在官員的官服中永不過時。

總而言之,無論帽子與幞頭的款式如何,我們都可以從它的樣式、材質等特徵辨認出那個朝代的獨特氣質,這背後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審美與文化追求。

隨著審美與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裝飾物”的帽子也逐漸從統治階級專享特權,變為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尚單品,到了今天帽子已經成為了個人審美品味的表現,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