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洋女兒出書,記錄父親14年又57天尋子之路

孫海洋女兒出書,記錄父親14年又57天尋子之路

↑《回家》封面 圖據孫海洋朋友圈

紅星新聞記者丨王語琤 杜玉全 實習生 李迎

編輯 ▏餘冬梅 郭莊

2021年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緊緊抱住了兒子。孫卓回家了。

14年又57天。這是一個少年的回家之路,一個父親的漫漫尋親路,一個家庭的久別重圓。

日前,由孫海洋口述、其女兒孫悅撰寫的新書《回家:14年又57天》正式發行。該書記錄下了一個父親尋子前後的人生經歷和一段艱辛而漫長的團圓路。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該書已上架銷售。截至發稿前,該書在某網路平臺上已預售約8。8萬冊。9月22日,孫海洋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了這本書的誕生歷程。他表示,這部作品生動地記錄了一個尋子家庭所經歷的種種辛酸,也向那些為他們伸出了援手的人們表達真誠的感激之情。他希望,這本書能呼籲更多的人關注“打拐”,還有那些尚未找到孩子的家庭。

曾經失去孩子的痛苦,似乎並沒有在找到孫卓的那一刻煙消雲散。那些傷口和疤痕,還需要這個家庭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消化。今年春節前夕,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了準備迎接第一個團圓年的孫海洋一家。“我要把孫卓的心接回來。”那時,孫海洋這樣對記者說。

父親口述女兒撰寫

追憶14年尋親路

2007年10月9日傍晚,有人趁孫海洋夫妻倆不備,拐走了在自家店門口玩耍的孫卓。孫卓失蹤後,尋找孩子成了孫海洋的主業。他將自家包子鋪的店面改成“尋兒子店”,發起“尋子聯盟”,與公益組織、警方、媒體合作,走遍大街小巷,在尋找自己兒子的同時,也幫不少父母找回了被拐走的孩子。

2014年,陳可辛導演的電影《親愛的》上映。孫海洋作為該片主角原型之一,其尋子故事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2021年12月6日,孫海洋終於與闊別14年的兒子孫卓在深圳重逢。他抱著孩子嚎啕大哭。

談及寫書的初衷,孫海洋告訴記者,孫卓失蹤後不久,他就萌生了用寫書的方式記錄尋子經歷的想法,希望透過文字,讓更多的人瞭解、關注尋子家庭這個群體,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困境。

孫海洋說,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尋子路上的許多艱辛,他以前都未曾向大女兒孫悅和小兒子孫輝吐露。孫卓回家後,有不少出版社向其提出邀請,希望他能把自己的故事寫成書。他與孫悅商量後,決定由自己口述,孫悅來整理,書寫他們的尋親往事。孫悅也因此第一次得知了這14年間發生的不少故事。

“只要我在家,她就一直追著我問,有時聽著聽著就會哭起來,覺得我在這個過程中很不容易。”孫海洋說。

書籍成稿後,父女兩人心中還留有一些小小的遺憾。孫海洋發現,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這次忘了寫進去。“比如爸爸的童年經歷、成長過程、創業史等。”孫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抖音賬號上釋出的影片裡,孫悅表示,自己也在幾年前,就萌生了把這些故事寫下來的想法。今年,她著手把這個計劃付諸實踐。“因為用的是第一人稱,我必須想象自己是父親,想象自己在廣場上吶喊、在門縫中張望,在希望和絕望之間苦苦尋覓。”孫悅稱,在聽父親講述的過程中,她自己重新認識了父親,也曾在寫作時不由自主地崩潰大哭。

這本書孫卓是否已讀過?孫海洋告訴記者,自己對此並不確定。提起孫卓,孫海洋帶著一如既往的謹慎和惜字如金。“我不會主動要他去看。也許他自己偷偷看了,但我不知道。”孫海洋說。孫海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孫卓在學校住宿,週末會回來家裡。“現在家裡一切都好,我們很幸福。”孫海洋說。

然而,曾經失去孩子的痛苦,並沒有在找到孫卓的那一刻煙消雲散。那些傷口和疤痕,需要這個家庭在漫長的歲月中慢慢消化。今年春節前夕,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了準備迎接第一個團圓年的孫海洋一家。“我要把孫卓的心接回來。”那時,孫海洋這樣對記者說。

孫海洋女兒出書,記錄父親14年又57天尋子之路

↑孫海洋和女兒孫悅

圖據孫海洋朋友圈

時隔14年

孫海洋一家過上團圓年

2022年的春節,孫海洋終於實現了他多年來的心願:帶兒子孫卓回湖北監利老家過年。

孫卓被拐走的14年裡,孫海洋一家人害怕過年。如今,他們期待新年的到來。小年過後的第三天,白雪覆蓋了孫海洋老家門前的菜地。孫海洋登上梯子,把門框上的舊對聯撕掉,貼上新的。母親蘇兆安在竹竿上套了一隻紅色塑膠袋,幫孫海洋撫平春聯的邊角。妻子彭四英在一旁看著,以免春聯貼歪。小兒子孫輝突然從樓上跑下來,撲進母親懷裡。彭四英抱起孫輝,母子二人歡笑著轉圈。

孫家一樓門廳裡放著的大圓桌周圍擺著17把椅子。大年三十,這張桌子上擺滿熱騰騰的飯菜,包括孫卓在內的孫家四代人,在這裡一起迎接新春的到來。

1月28日,小年過後的第三天,湖北監利某派出所身份證辦理處人像採集室門口排著長長的隊,窗外飄著雪花。站在隊伍裡的孫悅攤開孫卓的手掌,端詳他手指上的螺紋。“1螺窮,2螺富,3螺4螺賣豆腐,5螺6螺開當鋪,7螺8螺把官做,9螺10螺享清福。1螺、2螺、3螺……你有6個螺!”孫悅笑著對孫卓說。孫卓配合著姐姐的動作,笑了笑,沒有說話。

“螺”,就是螺旋狀的指紋。錄入指紋,是辦理身份證的步驟之一。而對於孫悅來說,孫卓的指紋不僅關聯著他的身份資訊,也是拉近姐弟關係的契機。

2008年,10歲的孫悅獨自從監利來到深圳,來到在那裡做包子生意的父母身邊。到深圳後不久,孫悅得知,弟弟丟了,家裡的生活亂套了。她記得,孫卓充滿活力,調皮搗蛋,力氣挺大。她相信孫卓很快就會回來。

孫卓回來時,孫悅已滿23歲。202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上學的她,收到父親發來的資訊,說孫卓找到了。那天,她和孫卓通了影片電話,電話一接通,孫悅就開始掉眼淚。她感嘆:“一家人以後再也不用找弟弟了。”2022年1月19日,孫悅回到深圳與家人團聚。一進門,孫悅就和孫卓、孫輝緊緊擁抱在一起。2012年出生的孫輝是家裡的三弟,即將滿10歲,個頭還不到孫悅的肩膀。

14年前,人販子吳某龍拐走孫卓後,把他帶到山東聊城陽穀縣某村莊,給自己的親戚家撫養。養父母為孫卓改名國某,把他的戶籍落在黑龍江北安市,以此為他辦理身份證。孫卓認親後,原先的身份證被發現是“無效的、漏洞百出的”,隨後被登出。孫海洋把戶口本和車鑰匙交給孫悅,讓她帶弟弟去辦新的身份證。

拍照、掃描指紋、錄入資訊……排完隊後,所有的流程都簡便、順利。孫卓和孫悅申請了加急業務。兩週後,孫卓就收到一個新的身份證。孫卓對這個“新”的身份似乎還未完全適應。在家裡,爸爸叫他“卓總”,媽媽和姐姐會叫他“卓卓”,弟弟孫輝喊他“哥哥”。但當有人叫“孫卓”時,往往要過一小會兒,他才會反應過來那是在叫自己。臨近過年,每天都有親朋好友來家裡拜年。孫卓輕輕靠近姐姐身邊,小聲詢問姐姐分別該如何稱呼他們。

回到家,奶奶為孫子和孫女做好了飯菜。但孫卓吃得不多。來到南方後,他覺得許多菜都有些不合胃口。第二天中午,飯桌上出現了一個家用電烤盤。烤盤的另一端可以煮火鍋。彭四英把奶奶在孫卓第一次回湖北認親那天備下的肉、菜餚等翻出來,做燒烤和火鍋。孫卓有些興奮,指著一個盤子裡的食材問孫悅,“你們管這個叫雞尖嗎”?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笑笑,說“陽穀那邊就叫雞翅”。

孫悅和彭四英都不太會用電烤盤。彭四英在烤盤上擺滿肉,把菜油一股腦地淋在肉上,像炒菜一樣地攪拌。孫卓愛吃的饅頭被切成了稍大的塊狀。彭四英很快發現,那樣不容易烤透。“媽媽第一次做燒烤,你包涵一下。”彭四英對孫卓說。

這頓燒烤,孫卓、孫悅和孫輝都吃了不少。

孫海洋女兒出書,記錄父親14年又57天尋子之路

↑今年春節,彭四英為孩子們做了一頓燒烤。

“找了14年的孩子,

怎能讓他從我身邊離開?”

1月27日,小年過後的第二天,晚上8點,坐在孫卓的房間裡,孫海洋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為了尋找孫卓,孫海洋公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找到孫卓後至今,這個號碼尚未更換。這些電話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網友打來向他求助的。孫海洋心裡很想幫助他們,但有時候也無能為力,只能像許多網友一那樣,在當事人的社交賬號上留言鼓勵。

孫海洋與妻子彭四英於1997結婚。大女兒孫悅出生於1998年,如今已從新加坡的知名大學畢業。她在個人抖音賬號上表示,今後還打算攻讀博士學位。小兒子孫輝出生於2012年,現在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孫悅帶孫卓出去玩了,還沒有回家。孫卓的床邊散落著幾張巧克力糖紙,那是孫輝留下的——他自如地在哥哥的房間裡跑進跑出,有時會和哥哥一起睡覺。孫卓的書桌上放著書本、寒假作業、象棋盤,還有一瓶維生素,那是彭四英叮囑他吃的。她還讓孫卓吃輔助消化的乳酸菌。彭四英總覺得孫卓在陽穀的養父母對他不夠好,又覺得虧欠他太多,希望能把那些缺失的都補上,包括營養。

認親前,孫卓沒有坐過高鐵,很多東西都沒見過,吃一頓肯德基也要坐很久的車。孫海洋覺得心疼,“這孩子,苦,很苦。”孫海洋接孫卓去深圳時,養父母讓孫卓帶了一大箱牛奶在路上喝。孫海洋覺得刺眼。“牛奶不好,我們家一般不喝的。”孫海洋擺著手對記者說。

2007年,湖北荊州市監利縣何趙村的村民們聽說,本村的孫海洋帶著4歲的兒子孫卓去深圳讀幼兒園,幼兒園才上了兩天,孩子就被人販子拐走了。從那以後,每當孫海洋在場時,村民們都變得小心謹慎。一旦有村民提起“小孩被拐”的話題,馬上就有人做出“禁聲”的手勢。孫海洋理解,村民是在照顧他的感受,但這些足以讓孫海洋心如刀割。每次驅車從深圳到監利,孫海洋一路上總在想,“我帶孩子去深圳,是為了讓他受到好的教育。但我怎麼沒有帶著孩子回來?要是不過年就好了。為什麼總是要過年呢?孩子沒找到,我不敢回來。”那些年,孫海洋很少回監利。

2021年12月6日,在警方的協助下,孫海洋終於和失散14年的兒子孫卓相認。然而,帶孫卓回家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認親那天,孫卓表示,將來打算繼續和養父母一起生活,希望當天就能返回陽穀的學校,以免耽誤課業。對此,孫海洋曾迴應媒體稱,會尊重孩子的意願,但心裡很希望能把他留在身邊。如今,孫海洋的態度更加明確,“我找了14年的孩子,怎能讓他從我身邊離開?”

孫海洋女兒出書,記錄父親14年又57天尋子之路

↑孫悅陪孫卓辦理身份證

“我要把兒子的心接回來”

“你把人找回來了,他的心不回來也不行。”別人對孫海洋說,而孫海洋下定決心,“我要把孫卓的心找回來,要讓他自己說出,願意和爸爸走。”

孫海洋想,孫卓還是個孩子,要尊重他的心理,循序漸進。孫海洋知道,一些被拐的孩子,在養父母家生活了很多年,認親後拒絕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但他幾乎是一瞬間,就判斷出了帶回孫卓的最好的方式。他告訴孫卓,不要那麼急著回陽穀。爺爺奶奶找孫子找了很久,希望孫卓回一趟湖北老家,當面見見爺爺奶奶。見完爺爺奶奶,就會立刻送他回學校。孫卓表示理解和贊同。事後,每次提及這件事,孫海洋都誇孫卓“很懂事”。

從監利到陽穀,孫海洋車開得很慢,一路上都在和孫卓談話。他沒有提及,自己14年來找兒子找得多麼辛苦,沒有提及他的養父母作為“買方”犯了什麼錯,也沒有直接說出,“孫卓,你不要回陽穀了,你就留在這裡吧。” 孫海洋想,就算強勢地“說服”了孫卓,過一段時間,他有可能會改變想法,又會想要回陽穀。他覺得,為了孩子,不能仇恨孫卓的養父母。“孩子也會想明白的。看在他的份上,我可以什麼都不提。”

在路上,孫卓告訴孫海洋,急著回學校,是因為不想落下功課。陽穀的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走出去。於是孫海洋問孫卓,“讀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孫海洋對孫卓說,比起讀書,學會做人、做事更重要。不會做人、做事,就算考上哈佛大學也沒用。“你別看我只是個小學生,我教給你的東西,將來你走上社會,是很有用的。”

孫海洋告訴孫卓,如果他願意和自己一起回深圳,以後過年、放假,都可以帶孫卓去陽穀看望陽穀的老師、小夥伴和姐姐。他要讓孫卓感受到,父親是“講道理”的。

在陽穀的學校門口,孫海洋試探地問,孫卓,你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孫卓回答道,“(我在想)如果去深圳,我可以有學上嗎?”

聽到這句話,孫海洋對把孫卓帶回深圳充滿了信心。“我和我兒子已經說好了。他只是擔心上學問題。把上學問題解決了,他心裡就踏實了。”回深圳後,孫海洋馬上為孫卓聯絡學校,為他安排好轉學事宜。2021年12月23日,孫海洋從陽穀把孫卓接回深圳。

孫海洋注意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命運轉變,孫卓顯得有些心事重重。他明白,對孫卓來說,這個家庭的所有人都是“陌生人”,學校、老師、同學都是新的,都需要去面對。到深圳後,孫海洋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帶孫卓去海邊住了兩天,讓他放鬆心情,更好地接受這個城市、學校和家庭。在海邊,孫卓散步、吹海風,還騎上摩托艇,轉了兩圈。“膽子大得很,”孫海洋回憶道。

在深圳的學校接孫卓時,孫海洋多次問孫卓的老師,孩子在這裡開不開心?是否能和同學、老師相處融洽?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孫海洋才放心下來。“我們首先考慮孩子開不開心。他不開心,我們什麼都是白做的。落下的課程都可以補回來,不開心我們就沒辦法了。他不開心,我就要把他送回陽穀了。”

孩子被人販子拐走的家長們拒絕把收養拐賣兒童的家庭稱為“養父母”,而是稱為“買主”。他們認為買賣應當同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如今,孫海洋說出“養父母”三個字,依然艱難。孫海洋覺得,雖然沒打沒罵,但有很多東西,孫卓的“養父母”沒有教給他。一開始,孫卓不會主動做家務,也不會主動喊人。孫海洋要求孩子們,見到親朋好友一定要打招呼,一定要喊出對方的稱呼或名字,不能只是簡單地微笑一下、招招手。“他們把孫卓買去,把他的戶口上到離深圳3800公里的北安市,導致他9歲才上學。他失去的東西,讓他慢慢想明白。這是誰造成的?”

說到這裡,孫海洋突然猛地回頭看向窗外。窗外有一個陽臺,與隔壁的房間連通,掛著寫有“新年大吉”的紅燈籠。孫卓和孫悅已經回家了。他從另一個屋子走來,站在陽臺上,從窗外看著爸爸。

“這是我們的孫卓。”孫海洋轉過頭,笑著對記者說。

小年過後的第三天,白雪覆蓋了孫海洋家門前的菜地。孫海洋登上梯子,把門框上的舊對聯撕掉,貼上新的。孫海洋的母親蘇兆安起得很早。她默默地掃走門前的積水,默默地收走茶几上的一次性塑膠杯、瓜子殼,默默地為家人們準備好飯菜。有客人來,她就招呼客人上二樓坐。此刻,她在一根杆子上套了一隻紅色塑膠袋,幫孫海洋撫平春聯的邊角。

彭四英在一旁看著丈夫貼春聯。孫輝突然從樓上跑下來,撲進母親懷裡。彭四英抱起孫輝,母子二人歡笑著轉圈。

曾經,對於這一家人來說,萬家團圓的春節是孤獨的、難熬的日子。這一次,他們不再害怕過年,為準備過年忙碌著,臉上笑容輕鬆。因為,他們苦苦尋找14年的大兒子孫卓回來了,就在屋裡2樓的房間裡安靜地睡著,就在他們身邊。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