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王掞師傅每次出場搞笑擔當,他在朝堂之上不是詬病,就是瞎攪和,都在做無用功,最後的結果,就是讓康熙給請下去。但是,他又用搞笑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這次康熙讓眾大臣和諸皇子舉薦一名皇子出任大將軍王時,老九老十都說帶兵不過是“

坐橐兒

”,八哥以“賢”就能勝任。

此時王掞突然就蹦出來了,你個沒帶過兵的都能打仗,那我們家廢太子也能咯,而且必能勝任,兵法雲

“哀兵必勝”

王掞就是用這種瞎攪和的方式,一是顯得八爺黨“坐橐兒”這個觀點荒唐極了;二是攪黃了八爺黨爭奪“大將軍王”的計劃。

八爺黨有什麼計劃呢?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以“賢”爭奪大將軍王

當時,西北戰場遭遇大敗,主要原因是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從中作梗,主管兵部的老十四胤禵在後勤上掣肘。不惜犧牲在西北的六萬兵馬,就是為了爭得帶兵之權。

對此,康熙也心知肚明。所以,康熙決定從皇子中擇一賢者,代父出征,封“大將軍王”,所以推舉西北“大將軍王”,就成了諸位兄弟爭奪嫡位的一個籌碼。

但康熙心中早已有了合適的人選,那就是老十四胤禵,為什麼呢?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第一,保全疆土,維護清廷統治。

在諸位兄弟中,老十四胤禵擁有這個能力,他知兵好兵,有帶兵的才能。正是因為如此,康熙才破格用天子親征之禮激勵。既是給榮耀也是壓力,又要以戰事為重。

第二

會解決兵部掣肘的問題。

康熙的目的當然是以國事為重,希望西北打勝仗。只有老十四出任,才不會重蹈覆轍傳爾丹的悲劇,這點跟鄔思道不謀而合。

第三,分化八爺黨的勢力。

胤禵總是跟八爺他們攪合在一起,這對康熙而言絕非好事,讓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點燃老十四的野心,轉移老八競爭的焦點,讓他把目光轉向落在了老十四身上。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確實如康熙所料那樣。

老八胤禩雖然和老十四胤禵是一派的,可二人內心都想當大將軍王,但有互相試探對方的想法。

但首腦老八此時已經失去繼承了大統的失望,在眾兄弟中,論軍事帶兵,老十三和老十四最有出任“大將軍王”的資格,但老十三因太子牽連已被圈禁,老八擔心的是蟄伏良久的老十四胤禵也有私心,也想爭奪這個大將軍王。

所以老八提前亮明瞭觀點:“這個大將軍王,咱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到手。因為不管誰當這個大將軍王,他就是皇阿瑪的繼承人。”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老八計劃得很周全:一是希望幾個兄弟推舉他出任大將軍王;二是在對老十四做最後的試探。

老十四自然明白老八是在試探他了,連忙站起身,連忙表忠心說:“八哥,我是不是上個摺子保你做大將軍王啊。”

老八假意推辭說:“不不,十四弟這個位置我爭不過你。”實際上,他已疑老十四胤禵。

老十四聽後,先是內心震驚,接著是一陣狂喜湧上心頭,覺得自己好事將近,但還是壓住自己狂喜的內心,向八哥表了忠心:

“八哥,無論年資,還是德望,十四弟都不及你一分,你這樣說便是疑我!我願歃血為盟,以銘心志。”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而老八剛剛也表明了,不管誰出任大將軍王,他就是繼承人。顯然這裡,他讓胤禵爭的不是“繼承人”之位,而是“大將軍王”之位。

也就是說,這兩個身份讓胤禩故意分開了,即便你胤禵爭了大將軍王之位,沒有八爺黨的擁立,你也當不了繼承人,畢竟八爺黨在軍界還擁有眾多黨羽成員,影響力不可小覷的。

胤禵也是很有想法的。他要得取“大將軍王”,就必須先爭取到“八爺黨”內部的支援,不能得罪八爺黨,必須表明立場和態度。

於是,便有了胤禵唯一一次“智囊”的發言: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八哥,所謂天命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說你失去聖心,我也不見得,皇阿瑪幾番幾復的磋磨你,焉知不是空乏你的身心,歷練你的心智,好放心地把這千斤重擔交予你。明知我是你一黨,將老十三圈禁,把兵部交我管理,因此,我敢斷定,皇阿瑪重用我,也是給你立了一個擎天保駕之臣!”

意思是,也要是真當了大將軍王,那也是你的一個擎天保駕之臣,不會跟你爭奪皇位。好了,八爺黨成員對胤禵的忠誠深信不疑,老八胤禩也暫時相信了,按計劃行動。

最終,八爺黨達成一致,商量在舉薦朝會上,以“賢”舉薦老八胤禩出任“大將軍王”。

然而,老十四上一秒還向八哥表完忠心,下一秒卻接受了四哥胤禛送來的“青雲”。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胤禛的計劃:掌控西北糧草

胤禛也想爭取這個“大將軍王”,本來想著自己能不能臨時抱佛腳,回家操練弓箭,將騎射的本領找回來,自己也能帶兵疆場殺敵。

此時的胤禛睜大眼睛但練習了幾把,射的靶子,把把離靶。一股不甘心的勁上來,一氣之下把弓箭扔掉就走了。

恰巧被一邊的鄔思道看出其中的關竅,鄔思道用眼神暗示著:四爺,來談談吧,你較這個勁沒用,留點精力謀劃謀劃!

老四胤禛看著鄔思道,心領神會地跟過去了。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按照鄔思道的說法,西北大敗的原因有二:一是後勤糧草、軍需的故意拖延;二是兵部過多幹涉,瞎指揮。說白了,傳爾丹兵敗,就是八爺黨唆使胤禵作梗導致的。

鄔思道是真正的高人,足不出戶就知道天下事,他指出:

第一,自己不能出任“大將軍王”。

畢竟領兵打仗方面並不精通,勉強為之,西北的處境會更糟糕。

第二,不能推薦十三爺。

且不說他還在圈禁中,但別忘了,十三爺的外公,乃系蒙古喀爾喀大汗,交戰兩陣,這是大忌。即便不是大忌,十三爺就算去了西北,也將是重蹈傳爾丹的敗局,到時不僅十三爺命喪沙場,連你四爺百餘口身家性命都不保。

因為兵部掌握在八爺黨手裡,一旦八爺黨從中作梗,十三爺必然會失敗。所以提議胤祥當大將軍王,行不通。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第三,康熙對局勢洞若觀火。

他心中早已默定的大將軍王的人選是十四爺,之所以讓眾位阿哥推選,康熙也在觀望。看四爺是否有帝王氣度,這時候舉薦十四爺,才得聖心。

但是,絕不能讓老八和老十四這個大將軍王內外勾連,重兵在握,老八胤禩就能,操縱朝局了。所以西北糧草必須要親自控制,即使是百萬大軍,也不過是自己手裡的提線木偶。

所以胤禛開始坑弟,他舉薦胤禵當大將軍王,上價值拿大詞忽悠胤禵,讓老十四主動保舉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二人一拍即合。

這兩兄弟整個過程面上和氣,背地裡全是套路滿滿,嘴上全是主意,心裡全是生意。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王掞的舉動:攪黃老八計劃,神助攻老四

在朝會上,康熙剛講西北戰敗之事,且決定從皇子中擇一賢者代父出征,封為“大將軍王”。

大殿上,老九交頭接耳的,被康熙提問:“胤禟,你有什麼話要說嗎?”

老九想讓老十表態,就說:“回皇阿瑪,胤禵現管著兵部,兒臣以為應聽聽他的見解。”

不過就他這點小心思,怎能逃過康熙的法眼:“胤禵是管兵部的,但朕現在想聽聽你的見解。”

畢竟,康熙知道胤禵也是老八一黨的,如果讓胤禵先開口,肯定是推舉老八,到時候不好找理由,再讓胤禵出任大將軍王了。

老九推諉不過,自然按準備好的詞兒說了,老九胤禟搬出“賢”字說理由了:回皇阿瑪,兒臣認為阿哥帶兵,只是“坐橐兒”的主帥,要緊的是運籌帷幄將士用命。”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剛才皇阿瑪適才不是說了一個“賢”字嗎?兒臣認為至允至當,因此八哥最適合。”

老十也跟著吆喝:“當主帥的原用不著衝鋒上陣,諸葛亮一丁點武功都沒有,不是照樣打勝仗。”

這是“八爺黨”達成一致,努力實現的第一個目標:爭取八爺當大將軍王。

這老十的話音剛落,諸葛亮擱一邊還沒說話,只聽見背後傳來蒼老又熟悉的聲音:“十爺的話至為允當……”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這時,狡猾的王掞出場了!

康熙回頭一看,看著是這個老爺子頭就大,這老糊塗蛋兒怕不是又來保廢太子的吧。

沒錯,他不光要保,還要舉薦廢太子出任大將軍王呢。王掞就是以廢太子胤礽為吸引力,立即跳出來阻止他們實現這個目標的。

第一次廢太子時,王掞尚未對太子死心,在朝堂之上將朝廷詬病:他怪上書房的大臣沒有及時糾正自己的過失;怪其他皇子獨自行事,除了個別合作,其他都有私心,同時還對太子使絆子;更怪康熙“不教而誅”。

這次,王掞並沒有像上次那麼激動了,只是顫顫晃晃地走過來,說:“老臣保舉一人,必能勝任,兵法雲‘哀兵必勝’……”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這時候,鏡頭轉向老八,表情明顯不爽,原本計劃的一切,這被王掞跳出來胡攪蠻纏給攪黃了,能不氣嗎?

王掞又說:“二阿哥胤礽自獲罪以來,痛悔不已,常思戴罪立功,以贖前愆。要是派胤礽前去帶兵,他一定會身先士卒,鞠躬盡瘁。”

也就是說,你八阿哥能帶兵,廢太子胤礽也可以,胤礽是戴罪立功,比你更賣力更用心。而且不就是個坐橐兒的主帥嗎,你行,胤礽也行,跟你八爺“賢”沒有關係。

王掞就是用這種瞎攪和的方式,顯得八爺黨“坐橐兒”這個觀點特別荒唐。且暗搓搓反駁了老八,“賢”不是打勝仗的硬殼。

康熙輕哼一聲:“靜極思動了,還想躍馬疆場,將來好帶兵又來逼宮、又來謀逆。”

說著說著扭過頭對著李德全,既然老二想騎馬,那就到上駟院裡去,和馬關在一起。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此時的王掞目的也實現了,一聽這話撲通跪下:“老臣收回奏請,請皇上不要虐待廢太子。”

康熙都快無語了,哪哪都有你這老爺子來瞎攪和,擺手連連說三聲:“好了好了好了。”

最後叫人把王掞攙出去,廢太子出任“大將軍王”的荒唐事就當一個小插曲結束了。當然,老八胤禩“坐橐兒”也不能再提了。

把王掞攙出去,也是防止王掞下一步攪黃老十四胤禵的事,王掞跳出來的目的就是攪黃八爺黨計劃,助攻老四胤禛,但這老爺子哪知道胤禛的計劃裡還順帶著老十四在內啊。

康熙俯視朝中站立的大臣,心想,難道朝中就沒有一心為公的人了嗎,康熙斜著眼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老四胤禛身上。

“胤禛,你說說看。誰出任大將軍王為好啊?”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老四胤禛從袖子裡掏出寫好的奏摺,出列上前跪下:“兒臣寫了個摺子,敬呈皇阿瑪御覽。”

胤禛這一舉動深得康熙的寬慰,終於有個靠譜的兒子了,開心地說:“你說說看,你保舉的是誰呀?”

胤禛:“兒臣舉薦十四弟出任大將軍王。”

康熙愣住了,沒想不到,只有這個老四和他想到一塊了,許久才蹦出一個“哦”字。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這下好,康熙的目的達到了,胤禛的計劃可行了,老十四胤禵的目標到手了,八爺黨的第一目標落空了,但第二目標實現了。

當然,王掞的目的也實現了,在朝堂之上,他透過胡攪蠻纏、裝瘋賣傻之舉,合時宜的攪黃老八胤禩當大將軍王的第一目標。

再說,王掞自始至終沒放棄過胤礽,一逮到機會就為胤礽做最後爭取,但這次並不是單單跳出來保胤礽,而是將廢太子拿出來,拼掉老八一張好牌,助攻老四握住一手好牌。

誰說,王掞迂腐、糊塗的?其實,他比誰都明鏡!

雍正王朝:老八被舉薦當大將軍王,王掞出來舉薦太子是攪局嗎?

寫到最後

王掞對廢太子胤礽可是“真愛”,一心輔佐胤礽,一廢太子時,王掞可是據理力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胤礽復位了,可惜胤礽不爭氣,二次被廢。而這次,王掞並沒有像上次據理力爭,而是拿廢太子當吸引力,以“哀兵必勝”之由,推薦廢太子出任“大將軍王”,王掞的這一番折騰,就是將八爺當大將軍王這個事情給攪黃了。要不臨死時,說自己“有輸有贏”,輸的是沒有把太子輔佐到皇帝位置上,贏得是兩次神助攻,破壞老八胤禩的皇帝夢,神助胤禛成功握了一手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