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家王丁:只有中華文化講“團圓”

記者 孔雨童

編者按

年年中秋談中秋。每到中秋,一些慣有的資訊都會充斥著我們的周身,天價月餅、中秋禮盒、大閘蟹漲價……

而除了月餅、賞月、團圓、回鄉的車流,中秋節還是“什麼”?對我們意味著什麼?這一傳統節日在當代,又有怎樣古今之間的張力?

我們邀請了社會學、哲學、戲劇影視領域的專家分別跟我們聊一聊,換一個視角下看到的中秋節。第二期做客的是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碩士生導師、哲學博士王丁

哲學專家王丁:只有中華文化講“團圓”

王丁: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士恆”青年學者。

中秋節和現代社會存在“張力”

齊魯壹點:中秋節在您眼中是什麼樣的?

王丁

:中秋節和現代社會之間存在著一種張力。

首先,節日是怎樣產生的?節日就是萬物運作節律的這樣一個日子。神話時代,人們看到星星、太陽的執行,看到四季變化、萬物枯榮,會產生一種節律感,它給人一種“世界是一個不斷的週而復始、死而復生的過程”的認知。中秋節就是在這種認知、思維下,人類“月亮崇拜”的產物。中秋節這一天,月相是最明顯的,古代人對於月亮這樣一種從虧到圓、“死而復活”的崇拜,在中秋節達到頂點。

哲學專家王丁:只有中華文化講“團圓”

那麼現代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伴隨著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現代社會破除了矇昧年代自然現象的神秘感,不再相信神秘力量,世界週而復始、死而復生,而是相信歷史的不斷前進。這樣看來,節日的本質建立在一種復反的時間觀,和一種節律性重複的宇宙觀上;而我們現在相信歷史是無限向前推進的,這其實是與節日的那種宇宙觀和時間觀不同的,所以我們現在同時生活在不斷向前的“現代”進步時間理解,和週而復始的“古典”迴圈時間理解之間。

在這之間,張力就產生了,傳統的節日在過節的當代人身上,會存在一種“古今之爭”,體現出種種現象。

只有中國的中秋講“團圓”

齊魯壹點:您怎樣看待我國中秋節“團圓”這個重要主題?

王丁

:中秋節在最古的時候,僅僅作為一個月亮崇拜的節慶和儀式,它跟春節是一樣的,主題就是“happy”,是一個純粹的讓自己開心的的節日,它不是那麼講究團圓的。為什麼後來講團圓了,它其實是儒家逐漸成為我國古代的統一思想以後,儒家人情倫理根深蒂固的一種表現。

因為“家”的這樣一個觀念,比如說這個敘齒、長幼,包括五倫,它是需要透過“團圓”來呈現出來的。透過經常儀式性的“團圓”,一種很直觀的在場,你才能感受、感悟到“家”和這些倫理的東西。

哲學專家王丁:只有中華文化講“團圓”

脫胎於月亮崇拜和月相復返的其他版本“中秋節”在許多其他文明中也有,但我們中國的中秋節是唯一一個有“團圓”意味的中秋節。對比而言,你看西方人就很少講團圓,他們更多講個人主義,講社會契約。中國人是以家為主導,很多人只要離開家,就開始想家了。但在其他文化中,外出漂泊闖蕩有的並不被理解為“離家”,而是“闖蕩”。所以中國人總是以“家”為中心在聚集意義,以離家的遠近來理解自身的真實處境。“家”透過儒家倫理的鞏固就成了對每個人來說變化的月相,但它總是在那裡,總會有一個圓滿呈現的時刻。這就是中國的中秋節從月相的變化與圓滿,過渡為家的遠近變化與圓滿的一個文化機制。

從古至今,這樣一種節日“團圓”當中,它在不斷地在鞏固家的一種文化,不斷地重演團圓這個理念,其實也是不斷在重演這樣一個儒家的這樣一個基本的觀念。這也是我國的一個特質。

這個時代,中秋節越發像“消費日”

齊魯壹點:在您看來中秋節在今天,有了什麼新的特徵?

王丁

:實際上現在的中秋節,透過大家討論的一些問題比如“天價月餅”也能看出來,某些時候這個節日越發變成了一個消費節日。

可以說,在現代“買買買”代替了從神話時代開始,所有的節日都有的一個叫做“狂歡”的意義。過去的狂歡比如跳舞啊,遊行啊,到現在歐洲還對這種“狂歡”的傳統保持得非常好,比如德國人民幾乎每個月都要去過一次狂歡節。我們在古代,中秋節這樣的大節日,也有大型狂歡活動。

哲學專家王丁:只有中華文化講“團圓”

德國狂歡節。

人類要在節日狂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但簡單一點解釋的話,就是happy,“讓自己高興甚至放肆”,現代人的買買買取代了過去狂歡這種形式。狂歡還有一個可能不被所有人注意,但很重要的點,就是“

在今天不理性是可以的

”。就是一種讓自己就是超脫一下,放鬆一下,從而獲得一種格外的快樂。比如說今天心情不好,我買了一個之前捨不得買的口紅,可能就因此獲得快樂。

每年中秋節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那種新聞,天價月餅啊,大閘蟹券的水分高之類。但是呢,想想為什麼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商家也在利用這種心理。

為什麼人人愛“過節”?節日是人類的“出廠設定”

齊魯壹點:節日對人類是一種必需麼?

王丁

:為什麼人類愛過節呢?從另一個角度說,節日像是人類的出廠設定一樣的東西。人類的本質就是會自己給自己創造節日的,比如說像非洲一些原始部落,它可能連文字都沒有,但只要有那個部落存在,他們就會給自己創造節日。

我們說動物的本能,他們的“出廠設定”跟環境是高度繫結的;但是人類是不一樣,人類是可以遷徙到任何環境當中,所以人類需要超越環境制約因素,在自己的觀念當中給自己設定一個世界和時間的節奏。

古人喜歡過節,現代人也很喜歡過節,它其實都透露出一個“節點感”。比如說我過元旦、春節的時候,我就感覺,一年過去了,我又可以重新開始。但是如果你從科學或者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你沒有從新開始對不對,你還是接著向前的。所以說現代人像古代人一樣,它需要這種節奏感,給自己一種喘息的機會。要不然我們會活得很累。人是很苦的,我們要經常給自己放假。當我們平時想讓自己緩口氣,翻新一下,我們也不可能等過年對吧。所以平時可以搞點小的節日,先讓自己稍微喘一下。

哲學專家王丁:只有中華文化講“團圓”

古人也是跟我們一樣,比如在宋代中秋節就是一個很大的假期。

古老的節日在現代,都會有一種“古今之爭”

齊魯壹點:您覺得關於傳統節日的“古今之爭”還會有怎樣的發展變化?

王丁

:不只是中秋節,所有延續下來的古老的節日都面臨“古今之爭”的問題。

傳統這個東西,它不僅要主觀觀念上面認同,它還要一種客觀上面生活方式上的認同。一旦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允許我們繼續保有這樣的觀念的時候,那就會產生一些我們所說的問題,比如說老年人會指責年輕人“你怎麼不尊重傳統節日”“你怎麼不過傳統節日了”。在有些年輕人心中,一些傳統節日的觀念可能會變淡。他可能就覺得今天這是個節日,我可以放鬆開心一下,但是呢,實際上這個節日你叫中秋節也好,你叫端午節、情人節也好,都是一樣的。

其實世界各地也都是一樣的。比如說,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週末去教堂參觀做彌撒。老年人就非常虔誠,而一些年輕人嬉皮笑臉的。一些新教的牧師們,他們不得不把自己搞得很潮,吹拉彈唱樣樣精通,來吸引年輕人。

這樣一種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張力,現代生活和傳統節日兩種生活方式之間的衝突,我覺得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況。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