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2021年4月13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貴州省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上榜。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興龍前不久在貴州省博物館的貴博講壇上介紹了招果洞遺址發掘的情況。

招果洞遺址的文化堆積有8米深,可劃分為25個地層,即文化層。文化層所含沉積物跨越了整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從距今約4。5萬一直到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這樣一個人類長期居住的洞穴遺址,在中國甚至世界範圍內都十分罕見。” 張興龍說。招果洞遺址是貴州考古歷史上第3個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洞穴遺址。但是,與以往不同,此次是主動性發掘,是要針對性地解決學術問題的。本文由貴州省博物館館員楊菊據講座整理。

一、學術背景:現代人擴散南線與西南地區的古老人種

眾所周知,在體質上和我們一模一樣的人叫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即去掉皮肉、毛髮以後,骨骼在現代人的變異範圍之內,解剖學特徵是在變異之內的這些人我們統稱為現代人。

現代人是如何出現,現在是爭論很激烈的學術問題,目前有兩大陣營,第一陣營的觀點是完全替代說,現代人從二十多萬年前至三十餘萬年前在非洲出現以後,向其他地區擴散,把其他地區存在的更古老的人種完全替代了,這也叫近期非洲起源說;第二種陣營的觀點是連續演化附帶雜交說,或叫本土起源說,這一學說也承認人類這一種族是從非洲起源的,但在距今180-200萬年從非洲進入東亞以後基本是連續演化的狀態,本地的現代人基本是從本地更古老型的人種連續演化而來,未形成生殖隔離。幾大洲的人目前還未產生未可育的記錄,說明可能是存在基因交流的,基因交流保持著我們人類作為共同體的特性。但是中國南方現代人從何時出現,從何處而來,這些問題困擾著我們,目前南方有些考古發現是自相矛盾的。

湖南福巖洞遺址出距今土十多萬年前的現代人的牙齒化石,即十多萬年前現代人已經進入該地區,這和學界早前預測的從非洲起源,從南線進入中國南方的時間上出入是非常大的。雲南馬鹿洞遺址出土距今1。2萬年左右的兩個個體的人類頭骨,據體質人類學家測量這兩個頭骨與現代人的頭骨不同,這個結論非常有意思,距今7-12萬年現代人已到達這一地區,為什麼距今1。2萬年還有與我們體質上不一樣的非現代人呢?要解決這一問題,開展舊石器時代晚期關鍵階段特別是距今5-10萬年左右遺址的研究非常關鍵。

距今5。7萬年以來,全球的氣候發生了非常大的波動和變化,人類針對這種氣候變化採用了一些針對性的適應策略,這種策略反應在考古材料上就是人類加工的工具有明顯的變化。例如在北方,在比較寒冷的時期,動物、植物種群發生明顯下降,打獵變得困難,需要長途奔襲,人的流動性變強,這一時期北方就出現了出現了石葉技術、細石葉技術。南方石器是如何變化,人類製作工具如何變化目前暫不清楚。

還有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是舊石器和新石器如何過渡的問題,什麼叫舊石器,什麼叫新石器,一般人理解的區別在於舊石器是打製石器,新石器是磨製石器。隨著研究的深入、資料的豐富以及對古人生活方式認知的提高,舊石器和新石器的區別主要還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的區別,舊石器時代是攫取型經濟,是直接從大自然獲取現成食物的拿來主義,例如狩獵和採集。新石器時代與狩獵、採集對應的生活方式是高流動性的,一地的獵物打完了,野果吃完了,根莖挖完了就必須要到另一個地方去才能維持生計。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北方種植小米,南方種植水稻,有的地方種植塊莖類作物,開始馴養家畜,從高流動性的生活方式變為定居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生產型的經濟方式,這一時期的貴州的洞穴遺址裡存在大量舊新石器時代過渡的遺址。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招果洞遺址現場發掘圖

二、專案概況

貴州是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佈區,分佈有大量石灰岩洞穴,為史前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棲身之所。中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佈在貴州和廣西,廣西大部分處於喀斯特地貌發育的晚期階段。喀斯特地貌發育是一個過程,最早是一個臺原面,類似於雲南及貴州西部,後由於侵蝕變為峰丘地貌、峰林地貌,如桂林山水。貴州的發育階段主要以臺原面及峰丘地貌為主,但臺原面已經比較破碎了。為了解決上述現代人的起源與擴散,舊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這些學術問題,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制的《貴州中西部洞穴遺址工作規劃》在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對貴州中西部洞穴遺址進行了詳細調查,並對黔中地區重要洞穴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調查在貴州中西部發現大量石灰岩的洞穴遺址,有些遺址是以前就發現的,此次對其進行了重新的確認、對遺物進行了採集,對年代進行確定。目前據初步統計,貴州省洞穴遺址數量超過500餘處,在全國名列前茅,主要分佈於貴州中西部地區。

招果洞遺址是貴州考古歷史上第七個獲得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專案,七個發現中,洞穴遺址佔有三席,另兩個是盤縣大洞遺址、牛坡洞遺址。

盤縣大洞遺址是貴州獲得的第一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也是貴州獲得的第一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洞穴遺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比開始於1990年,1993年盤縣大洞遺址成功入選,從現存當時發掘照片可見,當時的發掘條件、方法與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但其發現具有重要意義。盤縣大洞遺址發現了距今十幾、二十萬年前早期智人的幾枚牙齒,發現了大量具有勒瓦嘍哇特徵的石製品,勒瓦嘍哇是一種西方的石器打製技術,發掘者推測技術的傳播意味著人類的傳播,即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貴州獲得的第二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洞穴遺址是牛坡洞遺址,牛坡洞遺址也位於貴安新區,距招果洞遺址大概5公里,除同一遺址連續幾次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外,這可能是距離最短的兩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招果洞遺址評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時,有專家還專門提問,貴安新區已有牛坡洞遺址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與2016年獲此殊榮的牛坡洞遺址相比,招果洞遺址有何新突破,後面我會向大家解答這一問題。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盤縣大洞遺址

在實施申請的貴州中西部洞穴遺址調查課題時,發現貴州中部是洞穴遺址的集中分佈區,特別是以貴安新區為中心的貴州中部地區洞穴遺址分佈密集。貴安新區規劃區1795平方公里,共發現140餘處洞穴遺址,核心區發現近40處洞穴遺址。

進入今天的主題招果洞遺址,招果洞遺址發現於2016年,行政隸屬於貴安新區高峰鎮巖孔村招果組。從招果洞遺址的衛星像圖片及數字高程模型(DEM)圖上可見,遺址處在一個長條形盆壩西側的山坡上,麻線河自南向北流經盆壩匯入紅楓湖,左岸分佈有較高的石灰岩山地,右岸為緩坡丘陵,遺址所處的地理環境非常有利於古人類開發山麓林地和河流淡水資源。招果洞遺址附近有充沛的水源,雖然河床不寬,流量不大,但河流沿線有多個地下河出口,保證了河流流量適中穩定。若導航去招果洞遺址會經過一個小地名叫雙眼井的地方,雙眼井即是一個地下河的出口。另外,壩子平整,便於野生動物種群的生存繁衍。所以這樣的地理環境既為人類提供的豐富的水源,也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既有山地又有河流,使得生活於此的人類既能利用山地資源也能利用水生資源,生存環境優越。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招果洞遺址的數字高程模型

招果洞遺址衛星像圖片

下面是招果洞遺址的第一張照片。當時在招果洞遺址附近進行調查時發現附近有比較陡峭的山地,石灰岩裸露較多,這種地貌比較容易發育洞穴,預感此處出現古人類遺址的可能性很大。加之壩子比較平整,水源比較充沛,出現洞穴遺址機率較大。調查時向當地老鄉打聽附近是否有山洞,山洞距離壩子多高,山洞內有沒有水,是否潮溼,洞口是否寬大,只有洞口寬大的洞才適合人類活動,人類也比較願意選擇這種洞作為居址,洞內是否平整,有的洞裡面怪石嶙峋,全是坍塌下的大塊石灰岩巖塊,這種是不適合人類活動的。很多洞是落水洞或出水洞,是地下河的入口或出口,此種洞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有一個年紀較大的老鄉說招果組後面有一個洞滿足上述所有條件。招果洞最早叫牛洞,是當地人以前放牛時常躲雨的洞所以叫牛洞。當地退耕還林後,洞被植被覆蓋,距洞30米不可見洞口。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招果洞遺址的第一張照片

招果洞遺址內文化堆積層理非常清楚,包含的人類活動遺物有石器、加工石器的廢料、動物骨骼,多數動物骨骼已被火燒過,洞內散落炭屑等用火證據。從清理完的招果洞遺址照片可見,洞口前面是巖廈,進入洞廳洞口寬大,這是滿足古人類居址的重要條件,所以把發掘區放在巖廈下。此次考古發掘與以往在貴州發掘的不同之處在於,此次是主動性發掘,是要針對性地解決學術問題的。所以在發掘之初,在瞭解洞穴大致的年代堆積後,針對文化堆積預設了十一個學術問題,涉及石器工業、生計方式、洞穴沉積、人類適應行為多樣性等,採用多學科、多技術手段結合,多單位聯合的工作思路,歷時五年,發掘取得了重大收穫。十一個問題分別為: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招果洞遺址洞口

1。 招果的人類遺存遺傳譜系是如何的?分為文化的遺傳譜和人骨的遺傳譜系系,加工工具是否和早期貴州的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和周邊的文化有何區別?如果出土人骨的話,人骨的遺傳譜系可以用古DNA提取比對的方法進行重建。

2。 遺址石器的技術組織如何?在這一時期的晚期在北方已經出現細石器技術,牛坡洞遺址在發掘時也提出發現細石器產品,招果洞遺址能否得到與牛坡洞遺址相同的情況?

3。 消費了哪些野生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有無馴化作物?生活方式如何?

4。 洞穴的發育歷史如何?

5。 洞內石筍的微尺度氣候與區域尺度氣候記錄的差別石室是什麼?

6。 遺址的年代序列是怎樣的?

7。 石灰岩洞穴光釋光測年與碳十四的可靠性如何?

8。 遺址地層沉積物地球化學指標與解釋?

9。 消費了哪些野生動物資源?

10。大量的骨器的是怎麼製作的?

11。全新世早期的陶器有什麼特點?

下面是一些發掘場景照片,可見發掘時從洞頂上吊掛下的線錘,這是考古發掘常見的場景,要從洞頂吊掛線錘來控制探方間隔及出土物的探方位置,雖然後面採用了先進的測繪方法,每一件出土物都能到它精確的三維座標,考古挖掘的每一捧土都沒有扔掉,全部進行了水洗,這樣做也是為了控制了出土土壤的探方位置,若從土壤裡水洗或浮選出細小的種子、裝飾品、動物骨頭等就能準確的知道它出自哪個探方,這是無法透過測繪技術做到的。此次發掘的亮點之一還有使用了先進的測繪技術,使用了 Newplot 和 EDM 軟體的手簿和全站儀聯機作業去測量每一件出土遺物的精確三維座標,既提高效率又提高了精度。發掘還利用了影像建模的技術,透過對遺物進行拍照獲得可動態展示的三維模型。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現場發掘圖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現場發掘圖

發掘探方佈設

發掘過程中還對土壤和遺蹟進行水洗和古DNA提取。水洗即把所有挖出來的土壤放入機器,利用水泵抽出的水對其進行沖洗,泥漿過篩時包裹於泥漿內和人類活動相關的動物遺存、植物遺存、人類工具、裝飾品等就會留下。古DNA的提取時工作人員全副武裝,防止毛髮、唾液等對採集的樣品產生汙染。

三、發掘收穫

挖掘區洞口設定滴水線,從洞內往外出此線即淋雨,故稱滴水線,也是上方洞口的界限。發掘深度近8米,經過對出土遺物(主要是地層)進行測年,目前已獲得 C14 測年資料 21 個,顯示主體堆積的年代在距今4。5-1萬年。結合測年資料和文化特徵,初步將整個遺址的堆積劃分為四期6段:第一期年代為距今4。4萬年-1。2萬年,包括早中晚3個階段,早段為距今4。4-3。7萬年、中段為距今3。7萬年-1。7萬年、晚段為距今1。7萬年-1。2萬年;第二期整體年代為距今1。2萬年-9000年,第三期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第四期為歷史時期堆積。更為細緻測年工作正在進行。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地層堆積與年代

岩溶地貌地形複雜,洞穴下方有很多由於水流溶蝕形成的支洞(或稱落水洞)。以前對堆積較厚的洞穴遺址發掘時並未對此類現象進行甄別,如早期的現代人遺址湖南福巖洞,鈣板(鈣化形成膠結板)下挖掘到人類牙齒,測得鈣板年齡為12萬年,從而有專家推測鈣板下壓的堆積出土人牙的層位早於鈣板年齡;但又有專家認為,由於洞穴堆積複雜性,很有可能由於水流將鈣板下方掏蝕空後由新堆積物重新填埋,導致形成倒裝式結構,即下部反而比上部年齡更晚,故在發掘過程中要注意甄別洞穴遺址堆積的複雜性。招果洞遺址的發掘中甄別出兩個落水洞,發掘區的文化堆積圍繞這兩個落水洞,整個文化層發生了區域沉降和錯層現象。即下面地層的承託力小於上面地層的重力,地層下陷沉降,在原生地層中間出現不整合面、斷裂面。在岩溶洞穴地質專家指導下,我們對沉降錯層發生的機理獲得了初步認識。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複雜的地層沉積

上面這張照片左側為原生地層,右側為沉降區地層,中間的黑色條帶為沉降錯層過程中形成的裂隙後,晚期遺物落入填充形成。這是洞穴遺址中,特別是堆積較深的洞穴堆積中常見的現象,表明洞穴遺址埋藏過程的複雜性,為同類型考古發掘提供了重要的借鑑。

下面講一下出土的兩座墓葬M1、M2。墓葬發現於遺址第3期,墓曠較明顯,均為蹲踞葬,頭骨和肢骨儲存完好。M1、M2均為男性,M1年紀約二十多歲,M2年紀約兩歲多,兩具人骨的直接測年在距今1。1-1萬年。M2雖兩歲多,但比M1這一成年個體要早幾百年。在雲南馬鹿洞遺址還有距今1。2萬年的非現代人,而這兩座墓葬均超過1萬年,那麼M1、M2是不是現代人,與我們的骨骼結構是否一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對兩座墓葬進行了古DNA的提取,結果證明M1、M2都是與我們一樣的現代人。另外,從體質的形態分析來看,其骨骼結構也是現代人無疑。M2隨葬有骨質魚鉤和數量較多的被火燒過的朴樹子,可能當時的人已經具有往生的觀念,對幼兒的離世比較悲傷,隨葬這些東西可能寄予了某種精神寄託。對M1的骨骼進行進一步體質人類學的分析發現,其左臂骨骼較右臂骨骼明顯強壯,這在學術上叫左利手,通俗點叫左撇子,他的左手很可能長期從事手更加繁重、複雜的勞動才會產生這一現象。現在這兩座墓葬的DNA已經提取出來了,正在和惠水清水苑大洞、廣西隆林等周邊同時期古人類進行比較,將有望進一步釐清更新世晚期中國西南地區狩獵採集人群的遺傳譜系。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有一條演化遷徙線路叫南線線路,距今4萬年左右由南向北進行傳播。若有南線線路那其必經省份有廣西、貴州、雲南,所以釐清這一地區人類的遺傳譜系十分重要。新石器時代以後北方的農業人群因為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又返回來,所以叫兩層模式,招果洞遺址的重要意義在於否定了兩層模式,當地人至少在貴州這一區域的演化是連續的,人群是穩定的。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發掘的兩座墓葬(M1)

發掘的兩座墓葬(M2)

此外,還在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對兩座墓葬進行了碳氮同位素分析,目的在於透過骨骼鑑定墓主主要吃肉還是吃素。兩墓年代相距幾百年,葬式相近,按說屬同一族群,生計方式、食物結構應該相差不大,但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M1的主人基本吃肉為主,M2基本不吃肉,這一結果差異較大。後對M2的年齡進行測定發現其應該是一個還處於哺乳期的嬰兒,所以未進行肉類的攝取才導致了這種差異。

考古發掘中,舊石器時代遺址的遺蹟都較少,除墓葬以外,可能就只有火塘和活動面了。招果洞遺址發現的火塘有 51 處,是目前舊石器時代遺址裡發現火塘數量最多的,第一期晚段到第三期之間最為密集,不少火塘由多個燒結面層層疊壓,反映了狩獵採集者對於空間利用的長期偏好。火塘的分佈和氣候冷暖的變化具有高度耦合性,這為研究人類行為如何適應環境提供了重要材料。利用軟體對火塘的三維位置進行復原,把遺蹟的位置與遺物的位置進行重疊,從而為研究當時人類如何利用火塘,在火塘的何部位進行活動,主要從事何種活動,是打製石器還是磨製骨器,或是切割動物肉類等等提供重要證據。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火塘

在遺址第二期發現了多層石鋪活動面,石鋪活動面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遺蹟,可見當時的人類已經知道如何去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活動面由尺寸較為均勻的石灰岩角礫鋪成,類似今天家裡鋪的地板磚,活動面表面散步有動物骨骼、石製品和骨角器等遺物。鋪設後再進行墊土,墊土提高了滲水性、乾燥性,保溫性。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石鋪活動面

出土石製品數量豐富,總數超過10萬件,包括石核、石片、斷塊(片)、廢片等。出土器物,包括石器、加工時期的碎屑,每一件都有三維座標,這一工作工作量巨大,操作繁複,這也是招果洞遺址發掘時間5年發掘面積才70餘平米,8米深的原因。把地下遺址用現代科學技術最大限度的搬到了電腦裡。石器工業的整體面貌屬於貴州廣泛分佈的小型石片石器,從早到晚的變化不是太明顯,工具的標準化程度不高,以各類刮削器為大宗。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石器

人類的工具反映人類的行為習慣,是考古學文化的重要因素。招果洞遺址的石器工具否定兩層論,支援人類從早到晚連續的演化。招果洞遺址從早到晚的石器工具還是以小石片工具為主,這種小石片工具在貴州二十萬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一直延續到商周時期,原料是燧石,當地叫打火石,是矽質含量較高的一類石頭。為何選擇此類石頭為加工工具,因為這是當時人類能直接從自然界採集到的最堅硬的東西,他們居住的洞穴的石灰岩硬度都沒有燧石高,燧石的勻質性等特性也比較適合加工工具。加工石器的原料主要為燧石,另有矽質岩、玉髓、灰巖、水晶等。早期燧石比例均在68%以上,自第2期開始下降,其它石料的比例開始增加。

在加工技術上,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是不一樣的。石器加工上,舊石器時代有很多打擊方法,錘擊法、砸擊法、壓制技術,壓制出細石頁,用於複合工具,鑲嵌於骨柄等上用作刃部。招果洞遺址的剝片、修理技術多為硬錘直接打擊,檯面修理較為普遍。針對小型巖塊原料,還採用砸擊法剝製石片。沒有發現石葉製品和細石葉製品。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石器剝片修理技術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石器剝片修理技術

石器剝片修理技術

發掘時在早於1萬年的地層中發現數件磨製石器。最早的一件出自第一期晚段,年代早於距今1。2萬年,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磨製石器之一,原料為河灘礫石,不僅通體磨光,使用痕跡非常明顯,刃部還殘留有赭石粉末。赭石是一種紅色礦物原料,多地古老居民及現代一些狩獵採集民族均用赭石進行染色,該件磨製石器的功用很可能與晚期用於木器加工有關的磨製石器是完全不同的。且從該件磨製石器的石質來說亦不適於加工木質工具,而很可能與赭石的加工有關,這對探討磨製石器起源、功用和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象徵性行為提供了重要資訊。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磨製石器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磨製石器

招果洞遺址還發現了數量較多的針鐵礦石,針鐵礦石是自然礦石,是一種晶簇狀的含鐵礦物,晶簇像刺蝟一樣由中心向四周發散。針鐵礦石直徑2-3公分,較一般岩石重,它用於何處,有何作用,目前不清楚。透過查閱民族誌材料和請教相關專家,發現其與一種狩獵工具——現代飛石索所用的彈丸相似。飛石索把彈丸包裹於一塊皮囊,甩起來利用離心力進行加速,達到精準打擊目標的目的。飛石索經過長期訓可達到較高精度,針鐵礦很可能為狩獵工具,用來打擊鳥類或小型哺乳動物,這只是一種推測。很多人類體育活動都起源於舊石器時代的狩獵採集活動,如鏈球、標槍,最早用於狩獵,後來用於軍事,現在成為一種體育運動,跨越幾萬年,何其相似。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針鐵礦石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民族誌的飛石索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現代的飛石索

出土大量加工精美的磨製骨角器是招果洞遺址的一大亮點。出土了306件骨器,其中文化層出土253件,擾坑/採集53件。這是目前統計的數量,有的還在甄別當中。最早的磨製骨器從一期早段開始出現,距今約4萬年,從一期晚段(距今1。7萬年)開始,磨製骨角器數量劇增。這是中國最早的磨製骨器,也是中國最早的磨製技術的證據。招果洞遺址發現之前,最早的磨製骨器在貴州桐梓的馬鞍山遺址,磨製技術作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重要的技術革新,出現在比較落後的貴州山地,個人觀點認為很可能是當時的穴居居民住在洞穴,有洞穴為其遮風擋雨讓他們可以思考更多的東西,以狩獵經濟為主的生業形態可以獲取非常多的動物骨骼作為原料,經年累月後琢磨出磨製技術。骨角器器型有骨鏟和骨錐兩類,以鏟為主,錐次之。骨錐、骨鏟、角鏟使用痕跡和加工痕跡非常明顯,多數骨鏟僅加工一端,少數鏟的兩端皆被加工成刃口為雙頭鏟。原料基本為哺乳動物肢骨。不少骨角器火燒痕跡明顯,關於何時被燒更傾向於是在加工過程中,被燒製是加工骨器的步驟,燃燒使得部分有機物流失掉,便於後期磨製加工。骨角器使用部位集中於刃部,刃口光滑圓潤,加工使用痕跡明顯,透過微痕分析大致能復原骨器製坯、更新、改制等不同的工序階段,為研究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骨器技術起源與變遷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有的骨器斷裂後進行二次加工成為全新的骨器。其中一件骨鏟刃緣裡有一根魚刺,是否刮魚鱗所用不得而知,一器多用可能普遍存在。不少骨鏟都有裝柄痕跡。類似的證據曾在貴州馬鞍山、東南亞一些早期骨器上見到。但這些磨製骨器是用來幹什麼,現在無法準確回答這一問題,只能根據已有材料進行推測。20世紀20年代,澳大利亞土著民族還在使用骨器,用骨鏟把木頭掏成木槽作為盛放容器。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磨製骨角器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磨製骨角器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現在都還在使用的一種器物——陶器在10000-9000年左右已經被招果洞遺址的居民發明出來了。在第1-5層發現了一些陶片。其中第5層的陶片具有典型的早期陶器的特徵,陶片較厚、火候不高、素面,該層測年在10000-9000年左右,接近甑皮巖遺址第一期陶器的年代。在這一地區發現早期陶器涉及重大的學術問題,所以非常審慎,目前還在進行進一步甄別,看看其層位、年代是否有問題。出土的其他陶片年代較晚,整體而言招果洞遺址出土陶片不多,這與他們的生業方式以狩獵採集為主有關,不太需要陶器。陶器主要為盛放細碎的食材,常伴隨農業產生就是因為農業的種子多需要容器盛放,加水進行烹煮,是與人們的生計方式相適應的。陶器出現於南方,在廣西主要用於煮螺螄殼,在北方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用於煮農作物,而貴州以狩獵採集為主,對陶器的需求不是很明顯。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陶片

招果洞遺址內的植物遺存主要有以下幾類:野果果實、樹籽、堅果果殼,堅果果殼數量較大,從早到晚的地層裡都有,這充分證明當時除狩獵以外,採集經濟在生活中佔有較大比重。透過浮選,目前識別出的植物遺存包括農作物、水果、樹種/果實、雜草等四大類。

招果洞遺址發掘過程中還發現一個現象,發現了多個動物肢骨碎片和鹿角集中分佈的骨堆,骨堆裡的骨頭稍作加工就可以變為骨器,骨堆可能為骨器加工廢料堆積。在一期晚段,發現了一堆魚骨,密集分佈在圓形區域內,分佈範圍非常明確,分佈界線非常清晰,如此細碎的骨頭若無容器盛放是不可能如此規則分佈的,推測當初應該有容器盛裝,但並未發現陶器痕跡,推測存在有機物容器的可能性,如動物肚髒、闊葉樹木的樹葉、粗大竹子等作為容器。發掘過程中把這些骨堆進行套箱提取,若分析檢測出真有有機容器存在那將是考古學上的重要發現。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骨堆

骨堆

招果洞遺址發現的動物遺存主要以哺乳動物為主,出土的動物骨骼已鑑定出超過25個種,以鹿類最多。從一期晚段以來,出土的大量魚類骨骼,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廣譜性漁獵經濟的有力證據。透過對魚類骨骼進行鑑定,最多的一種魚是現在人們還在食用的清波魚。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魚骨

環境重建是現在考古發掘中必須要做的工作,特別是年代跨度如此之大的洞穴遺址,環境考古、環境重建關係到對人類行為、出土遺物的解釋。以前對遺址環境的重建主要透過沉積物,即對採集的土壤進行分析。招果洞遺址因其洞較深,洞穴內部有石筍發育,石筍與人類活動時間有一部分是重合的,石筍的沉積能反映氣候冷暖乾溼的變化,所以招果洞遺址的環境重建工作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環境考古工作採用了石筍的氣候記錄和堆積物的氣候記錄進行比對,結果高度吻合,地化和粒度指標具有較高相關性,可分辨出5個階段,且重要氣候事件,如YD(新仙女木事件),都有明顯的響應。文化分期與古環境指標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石筍上的黑色條帶,顯微觀察發現石筍紋層內含有許多木炭碎屑,推測為古人類在洞穴中的用火紀錄,與地層堆積中反映的人類用火強度高度吻合,生活在這一時期的人用火使得洞穴籠罩在煙霧中,濃煙中的炭粒附著在發育的石筍上,這為研究寒冷時期人類的適應性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石筍樣品

四、學術意義

1。招果洞遺址是距今45ka-10ka連續的地層堆積遺址,覆蓋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早期,是西南地區標尺性遺址。

2。地層堆積厚達8米,洞穴沉積營力與人為活動共同塑造罕見的考古剖面。

3。早期墓葬的發現否定了南中國現代人兩層論假說,強調本地現代人的連續性,且首次明確左利手現象。

4。數量巨大、工藝精美的磨製骨器揭示了中國南方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技術革新。

5。動植物遺存數量大、種類豐富,是廣譜革命的典型案例。隨著人口增長,狩獵技術的進步、動物種群數量的減少,僅狩獵哺乳動物已無法維持族群的生計,就需要把以前未納入食譜的動植物資源放入食譜,如魚類、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等。

6。萬年左右的磨製石器、陶片為中國南方新舊石器過渡提供了新材料。

7。延續四萬年之久的小石片工具傳統為東亞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技術多樣性增加了新證據。

8。環境研究揭示出對LGM(末次冰盛期)和YD(新仙女木事件)的地方響應以及人類行為的獨特變化。如寒冷期用火的加強。

五、保護與利用

如何對招果洞遺址進行更好的保護與利用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否能建成喀斯特洞穴遺址公園或招果洞遺址公園,發掘團隊做了很多設想。在公眾的認知裡,洞穴遺址全是石頭、骨頭,觀賞性較低。但如果洞穴遺址保護利用得當也是有很多故事可講的,而且這些故事是關係到人類這一種族的遷徙、演化、技術革新的。關於洞穴遺址的保護與利用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福建萬壽巖遺址博物館。招果洞遺址無論年代還是堆積均不遜色於廣西桂林甑皮巖遺址,甑皮巖遺址博物館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成桂林市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萬年智慧”的歷史文化名片,是桂林厚重文化的重要體現,所以在保護利用方面招果洞遺址有很多可以借鑑和挖掘的。

貴州招果洞遺址:從四萬多年前一直看到新石器時代

保護利用設想

此前對招果洞遺址做了一些保護和利用的嘗試,如考古體驗、打造研學基地、考古工地開放日、考古夏令營、小小記者團等。考古體驗涉及兩個層次:考古工作和流程的體驗、古代手工技藝的復原和體驗。打造研學基地包括舉辦公共考古活動,與研學機構合作等,公眾報名踴躍,獲得了不錯的效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早已不滿足單純地從課堂上獲取知識,集體走出校園,深入瞭解各行業的真實面貌,既可以獲取新知,又可以鍛鍊諸如協作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研學已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學習方式。而考古體驗,無疑是眾多研學專案中,最具吸引力的選擇之一。而在為那些未受過專業訓練的同學們解答天馬行空的問題的同時,有時也能獲得科研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