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文|小不點

最近大家都被“新型冠狀病毒”困擾,多數人過年都選擇了宅在家裡,原本串親戚回孃家的熱鬧場面現在很難看到了,所以今年非常流行“電話拜年”,大家透過電話影片相互寒暄幾句也算是了了大家的思念之情,而且過年的儀式感一點也沒減少!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雖然今年過年大家都很少出門,但是不少春節風俗還是少不了的,比如說過年給孩子發壓歲錢,如果不能見面怎麼辦?當然是手機發紅包了,不管你在哪裡,只要有網就行了宅在家裡照樣拜年。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

菲菲一家今年就選擇影片過年,大家一起組建了一個家庭群,相互說一說一年來的收穫,分享過年的喜悅,過年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發紅包,大家商量了一下,因為沒辦法聚在一起,乾脆就在群裡“搶紅包”算了,每個長輩都發一點,孩子們能搶多少就看運氣,這樣誰都沒話說,也更加好玩。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剛開始每個長輩發200元紅包,孩子們有的搶了50元,有的搶了30元,但是等到一位生二胎的親戚發紅包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她家生了倆孩子,搶紅包的人也多一個,所以要發雙份的”,親戚們一起鬨就讓她很下不來臺,最後只能發了400元紅包。

本來大家熱鬧一下就行了,但是這位親戚很較真,大家最後也搞得比較不愉快,而且發完紅包她就退群了,氣氛也變得尷尬起來。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壓歲錢變成“搶紅包”,有哪些好處?

1、活躍春節氣氛

壓歲錢變成“搶紅包”,其實是一種創新,大家雖然沒有真正拿著紅包發給孩子,但是寓意都是一樣的,而且搶紅包也非常具有可玩性,可以選擇拼手氣,每個孩子搶到的紅包金額也會有差異,這樣更能活躍春節氣氛。

原來發壓歲錢更像是大人的“金錢互換”,不管孩子收到多少紅包,最後都是父母幫忙保管,現在改成搶紅包,因為單個紅包限制為200元,就算孩子怎麼搶,金額也不會太大,孩子們搶到了父母也不會要回來,更能讓孩子感受到春節的喜慶。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2、避免相互攀比

有很多地方壓歲錢風氣比較差,大家喜歡相互攀比,特別是有些暴發戶親戚,上來就發2000元紅包,讓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接,畢竟大家過年串親戚都只帶幾百元現金,如果都發這麼大的壓歲錢,很容易養成相互攀比的風氣。

很多人表面上發了很多壓歲錢,感覺特別大氣有面子,但是最終對方都會等額髮回來,其實他們心中都是有恃無恐的,孩子的壓歲錢變成了大人們講排面的機會,現在改成“搶紅包”,每個人搶到的紅包金額不相等,運氣成分比較大,所以很多人也都不會那麼大氣,最後慢慢改變相互攀比的風氣。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發紅包要注意什麼?

1、不要強求

大家發紅包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意願,不能定太多規矩,也不要強求別人發多少,反正過年發紅包大家一起搶,也就是玩得一個喜慶氣氛,如果覺得別人發的少,強求他人繼續發,可能會讓對方心中彆扭,畢竟每個人運氣不一樣,可能他一共就沒搶到多少,最後還要發特別多,心裡肯定不舒服。

“搶紅包”代替壓歲錢,宅在家裡也能拜年,“春節儀式感”不能丟

2、不能賭氣

有些人比較爭強好勝,發紅包也喜歡賭氣,我就要發最多,我就要搶到手氣最佳,賭氣發紅包只會讓氣氛越來越尷尬,最後年味也會變得越來越淡。

今日話題:過年的時候,大家都發紅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