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猶念歸去來兮臺胞講述三代人延綿“浙”裡情誼

故土猶念歸去來兮臺胞講述三代人延綿“浙”裡情誼

俞氏祖屋前的碑文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寧波1月20日電(記者 李典)金燦燦的燈籠穗在風中搖曳,農曆新年將至,浙東小城寧波鎮海的春節氛圍愈發濃烈。鎮海俞氏後人、臺胞俞家琛驅車行至鄉下,送出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

近代史上,“無寧不成市”的寧波商人足跡遍佈世界各地。葉澄衷、包達三、包玉剛等人便是從鎮海出發遠行,成長為商業巨擘,也因此造就了鎮海“商幫故里”的稱號。

在鎮海渡駕橋村,俞氏家族一門三代回饋鄉里的故事已廣為人知。俞家琛談及,祖父從家鄉的祖屋走出,百年來那裡風雨不動,告訴著遠遊人從何處來、往何處歸,是無法忘卻的“根”。

一座百年祖屋:踏梓芽故里

走入俞家祖屋,門裡外各有一塊碑文,記載著俞家琛祖父俞立梓福澤鄉里的事蹟。一句“赤子游他鄉,造福思歸根”,將這間祖屋的身世勾勒了出來。

祖屋已屹立百餘年,白牆黑瓦、硃紅樑柱略顯斑駁。俞立梓早年間便從這一典型的江南民居前往上海打拼。

“祖父到上海後,看到了這座商業城市連線海外的無限可能性。”俞家琛說,創辦福隆華行前,祖父接受了西式教育,“所以,他認為讀書是接軌現代、連線世界的唯一途徑。”這便為之後其在家鄉捐建學校埋下了伏筆。

故土猶念歸去來兮臺胞講述三代人延綿“浙”裡情誼

俞翊燾(中)在祖屋前與堂兄弟合影(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俞家琛的父親俞翊燾在祖屋度過了青蔥歲月。不同於其他兄弟,他先是留在鎮海老家照顧老人,又去了上海福隆華行做“生員”。再後來,1948年,俞翊燾前往臺灣,等再次回到大陸時已是40年後,“40年裡,和家人分隔海峽兩岸,這是我父親那代人心中最寬的傷口。”

兩岸“三通”後,俞翊燾帶著兒子俞家俊、俞家琛回到家鄉,看見了熟悉而又久遠的祖屋。地上的磚、頂上的瓦、用過的傢俬……無處不是在述說著一族人、一家人的來處。

“祖屋不僅僅是一個陳舊的過去,更讓我們明白自己從何而來、為何而來。”俞家琛說,“我們眼見著現在繁茂的枝葉,但也要看見自己的‘根’在何處。”

故土猶念歸去來兮臺胞講述三代人延綿“浙”裡情誼

喬梓小學教育樓落成儀式(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一所希望學校:續鼎育恩情

那時,家鄉還未真正發展起來。1988年,俞立梓先捐資6萬元人民幣,在家鄉建造了一條水泥道路;1995年,其捐資100萬元人民幣,在鎮海招寶山助建鰲柱塔;後又捐資65萬元人民幣,在祖屋附近建造了喬梓小學。

2017年,91歲的俞翊燾帶著兩個兒子,為喬梓小學創設了“梓芽·鼎育”教育基金,獎勵在學習與德行兩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在教學上具有熱忱和創新的教師。教與學,共同被三代人的赤子心滋養、勉勵。

如今,因臨近鎮海經濟開發區,這所學校惠利了許多外地務工人員子女。承接上一輩對家鄉“硬體”建設的支援,俞家琛兄弟倆進一步予以教育“軟體”的栽培。

今年1月,俞家琛受邀再次來到喬梓小學校擔任特別嘉賓,為師生們送出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為獲得“梓芽·鼎育”教育基金的師生頒獎。

故土猶念歸去來兮臺胞講述三代人延綿“浙”裡情誼

2017年,俞翊燾帶著兩個兒子返鄉頒發獎學金 受訪者供圖

頒獎臺上,俞家琛坦言自己從壯盛之年到滿頭白髮,見證了祖國一日千里的發展,“當初我剛回到寧波,從飛機場一直駛到鎮海,路兩邊一片荒涼。但今天,那裡全部建起了高樓、搭上了高架路,這是大家一起努力建設家鄉的結果。”

“我父親當年創立這筆基金,就是希望家鄉的年輕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讓下一代有機會把家鄉建設得更好。”微風吹動了孩子們為俞家琛繫上的紅領巾,他的聲音輕柔卻堅定。

“我的‘根’就在這裡。”俞家琛告訴中新網記者,在祖孫三代人的心中,祖屋承載著回憶,學校寄託著希望,它們如同會說話的歷史,訴說著一個家族遠去和歸來的時代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