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和短板,你應該重視哪一個?

特長和短板,你應該重視哪一個?

職場中,我們應該彌補自己的短板,還是去拓展自己的長板?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答案。

社會分工體系越是不完整,就越需要彌補自己的短板,而分工越是細,就越是要去修煉自己的長板。

傳統農業社會里,分工程度很低,所以什麼事情都得自己來。

既然每一步都得自己來,那麼最不擅長的那一步,自然就是拖累你進度的一步。

從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再到全球化,社會的整個分工體系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細,這時候什麼事情都可以找到最優秀的人。

既然每一步都能找到做的好的人,那麼你自然可以把精力放到你自己最擅長的那一步去就行了。

因為這樣你的效率最高。

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那麼基於產出價值最大化的考量,自然是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投入最擅長的技能上最划算。

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擅長的這件事,投入和產出必須是沒有天花板的——不管投入多少,產出都會同比例增長。

否則,我們又得回到彌補短板的策略上去了。

對於這個邏輯,萬維鋼老師在最新的專欄精英日課裡,用數學解釋了一下這個現象。

數學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不等式——排序不等式。

如果你有1 2 3三個數字,別人也有1 2 3三個數字,你們分別拿出數字來相乘,這時候你會發現,大數字乘以大數字,加上小數字乘以小數字,大於大數和小數的隨機相乘之和。

也就是強強聯合加上弱弱聯盟,帶來的總和遠大於強弱組合——這就是排序不等式。

也就是同樣的兩個高手兩個普通人,怎麼樣才能讓他們發揮最大實力?

那就是高手和高手組合,普通人和普通人組合,而不是我們理解的強弱聯盟。

為什麼我們習慣於強弱聯盟?

因為我們想要追求公平,強者自然就應該幫助弱者。

但是數學告訴我們,效率和公平,不可兼得。

比如你是某個決策者,現在手裡有個大專案,放在哪個的確都能提升當地經濟發展,那你會放在經濟發達地區,還是邊遠落後地區?

只要你關心的是全國的經濟總量提升,你就應該投發達地區。

就像你玩遊戲得到一個增幅20%屬性的寶石,你一定會用到最強的武器上一樣。

最好的資源,當然應該放在最好的地方。比如最厲害的人當然得去最關鍵的崗位,最好的電影也自然得用最好的導演和演員,去最多的院線排期。

好東西一起扎堆,有錢的更加有錢,這也是馬太效應的數學道理。

但是,世界是複雜的,有些好東西,加成是有上限的。

這個世界,總會對這些有所修正,比如學校裡,老師就喜歡去關注學習成績差的孩子。

為什麼?因為成績好的學生已經97分了,花費再多心思也就100分,但是那個每次考20分的同學,只要努努力就能拉高班級平均分呀。

好的成績,是有上限的,這時候再繼續投入邊際收益就會遞減,這時候就會去關注那些下限,對於下限的提高,帶來的提升反而更明顯。

也就是說,當一個系統的組成部分有上限時候,下限才是重點關照的物件。

比如回到職場中的例子,當你的特長已經到了95分,在提升到100分需要極大的時間精力去刻意練習時,回到你的短板才是最佳策略。

而有些系統,就是為了“公平”而存在的,比如福利體系,就不允許突破底線的下限存在,比如貧困山區的建設,我們往往會派最優秀的官員去這些地方。

再比如安全系統,一次下限的突破,就是極大的風險。當防守和避險成為主要目的以後,下限和短板也變成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也會配備最佳的資源。

所以,當我們被問題去發展上限,還是去關注下限時,首先就是要判斷這是不是一個不設限的系統。

如果是,當然要強強結合,綜合收益最大化。

如果有設限,就得迴歸到事情本身,“公平”有時候就是最大的效率。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