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引言:

《安徒生童話》是我們小時候最愛的書籍之一,裡面的故事我們反覆看,反覆看,就連教科書上也有安徒生的童話,我們把這位老爺爺叫做“童話國王”,他有一個童話王國,可是以前的我們只讀懂了他奇妙瑰麗的幻想以及對善良人民的同情,卻沒有讀懂這一個又一個故事中的悲傷與現實,它不僅僅是一個童話故事。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安徒生(1805年-1875年),是一個丹麥作家,是個窮鞋匠的兒子,母親是個傭人。他畢生的結晶就是《安徒生童話》,這也是每一個孩子都看過的故事,但是你能記住的又有那幾個故事呢?《醜小鴨》?《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你知道安徒生還寫過一篇《母親》嗎?你還記得《拇指姑娘》裡面的癩蛤蟆嗎?你知道《安徒生童話》中有一個《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嗎?當你看完安徒生的作品後,你會發現,比起童話國王這個稱號,“悲劇大師”更能體現他的側面。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記憶中最深刻的作品是安徒生的《母親》,說到這篇文章,我還是透過梵高了解到的,當時的梵高說自己就像《母親的故事》中的嬰兒一樣。死神(這裡的死神不是一個壞的形象)將孩子帶走後,母親為了救自己的孩子,闖過了重重困難,經歷了重重痛苦,終於可以就出自己的孩子時,死神給母親看了兩個孩子的命運,一個是非常富有的,過得非常好,一個是貧困的,一生都在經受著痛苦,第二個孩子或者可以說只有痛苦可言。

死神對母親說,這兩個孩子中有一個就是你的孩子,當看到了孩子的未來之後,母親選擇放棄救自己的孩子來了,因為她認為,孩子此刻走了的話,就可以不用經歷那些痛苦,直接被死神帶往天堂。我一開始認為母親這樣做事沒有錯的,因為她選擇給自己的孩子更加幸福的生活,儘管他剝奪了孩子活下去的權利。可是梵高卻認為,

儘管活著全是苦難,母親也不應該剝奪自己活著的權利。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以前我只是將這些故事當作一個童話故事看,看的只是故事的情節,卻不能理會其中的深意,而這種“生的權利”還是後來才理解的。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不僅僅是給小孩子看的,成人看了也會有很多感觸。

最讓我感覺悲劇的不是這個故事,而是拇指娘和王子的故事,這個故事的結局是拇指姑娘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這裡面還有一隻燕子,他曾經和拇指姑娘經歷了所有磨難,深深愛著拇指姑娘,將自己所有的溫柔以及珍貴的翅膀都送給了拇指姑娘的燕子,我曾經以為它才是和拇指姑娘成為一對的人,但是燕子最後只能飛回丹麥,孤獨的生活,有時候飛到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窗前聽老人說說故事。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多麼痴情的燕子,愛的多麼深情最終還是離開了,而安徒生給於它最大的溫柔就是,和飛到老人的穿前聽老人講故事。這個老人或許就是安徒生自己。可是知道後來再看這篇故事才知道,這原來不是王子公主幸福生活的故事,它真正講的是獨立,是孤獨。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荷馬墓上的玫瑰》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是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我是那麼神聖,怎麼能為一個平凡的夜鶯而綻放呢?”最後夜鶯歌唱到死都沒有玫瑰綻放

。當初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並沒有注意這些細節,只知道這朵玫瑰被一個詩人摘下,變成了一個書籤,我以為這是一個不錯結局,玫瑰因為長在荷馬墓上,這是一個偉大詩人的墓,她志向高,不願為夜鶯開放,但是卻能得到詩人的賞識。當我們仔細體會這個故事,看細節的時候,才發現這不僅僅是玫瑰的故事,也是每個人的故事。就像電影《芳華》裡面的情節一樣,很多人眼界都是和高的,就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再好,還是會因為身份地位等因素,得不到青睞。現實就是如此,我們雖然宣揚平等,宣揚崇高的理想,但是當你面對現實的時候,你還是一如既往嗎?會不會高看地位比你高的人,俯視地位比你低的人,但是最難的卻是平等的看一個人。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成年人再看《安徒生童話》會發現這裡面有隱隱約約的無可奈何的悲傷,那種悲傷不會很尖銳的刺痛你,只有你在細節處注意時,才會明白,故事不是那沒美好,我們人生要面對的痛有很多,活著需要勇氣也需要毅力。

本文系作者原創,抄襲必追究!

配圖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安徒生是個窮鞋匠的兒子,被譽為童話之父的他,為何偏愛寫悲劇?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全集彩圖注音版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經典世界名著全套正版

¥

7。8

領券

減2

淘寶

購買

三年前林奕含自殺,誓死告的性侵老師為何還未正法?幕後讓人寒心

復旦校訓: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校風散漫的地方,又如何培養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