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臺馬家堡街道應急兜底,失管老樓堵塞的下水道換新了

近日角門16號院1號樓的下水道堵了,一層居民家的地漏又開始冒臭水。無論是維修還是換管道,對這棟失管老樓來說都會卡在資金問題上。屬地豐臺區馬家堡街道辦事處瞭解到居民的難處後,積極協調各方,籌措資金,至8月16日,樓前的下水管道換完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難題解決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本市各街道應急兜底,為失管老舊小區解難的案例近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也在逐漸捋順機制,解決遺留問題,好讓這些小區儘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專案,由此根治頑疾。

案例

居民急難愁盼是工作的出發點

角門16號院內共有6棟居民樓,陸續建設於1982年前後。2020年初,隨著原產權單位委託的物業公司撤離,小區面臨失管。在街道多方協調下,其中建設年代稍晚的4棟居民樓找到了新物業,而1號樓和2號樓由於建設年代較早,基礎較差,一直沒有找到願意接手的物業公司。長期失管,各類問題接踵而至,1號樓下水管道鏽蝕老化帶來的堵塞、返水問題是近期居民反映最強烈的。

北京豐臺馬家堡街道應急兜底,失管老樓堵塞的下水道換新了

馬家堡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文升告訴記者,轄區內不少老舊小區都是房改房小區,從單位宿舍轉化成普通居民小區,普遍面臨裝置設施老化問題,角門16號院1號樓就是其中的典型。根據前期調查,角門16號院為單一產權單位小區,專項維修資金雖然可查詢,但從吹哨報到的結果來看,隨著原產權單位機構改革等各種複雜原因,動用這筆資金仍需要做大量協調工作。下水道堵塞問題非常急迫,遠水難解近渴,屬地街道積極籌措資金,為這棟失管老樓應急兜底。

7月29日,角門16號院1號樓的下水管道更換施工正式開始。老舊小區空間不足,要在樓前明開溝槽更換管道,居民停放的車輛需要移走。社群居委會副主任王蕊告訴記者,為了將施工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社群提前在樓內張貼了通知。在施工過程中,採取了逐單元換管的方式,分批分次完成樓前下水管道的更換及汙水井的清掏工作。

街道發力,居民配合,8月16日,1號樓的下水管道更換工程順利完工。在和馬文升的交流中記者得知,不僅限於這棟失管的老樓,馬家堡街道近幾年積極籌措資金,為轄區內類似的老舊小區、失管居民樓兜底,解決了大量難題。今後街道還將持續關注這些小區的垃圾分類清運、智慧門禁安裝等日常保底服務和屋頂漏雨、下水管道冒水等應急搶修工作,儘可能解決居民遇到的煩心事。

記者手記

找準癥結 根治頑疾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在全市範圍內,透過街道兜底解決失管小區難題的案例不少,各相關街道、社群都在努力思考這些表面現象背後的核心難題——失管怎麼辦?

基層街鄉鎮認為,將失管小區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專案,可以解決裝置設施老化問題,透過引入物業、停車管理單位更能從機制上扭轉小區的“不能自理”。但是,要讓失管老舊小區享受惠民工程,有兩大難題需要多方合力破解。

2020年,《北京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手冊》(以下簡稱手冊)釋出,手冊中明確提到,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專案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則,採取基層組織、居民申請、社會參與、政府支援的方式……

根據手冊要求,清除違建是小區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必要條件之一。拆違動員工作要循序漸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卻迫在眉睫。走訪中發現,針對這一難題,在盡力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的同時推進拆違工作,目前是各相關街道的努力方向。

第二個難題涉及資源整合過程中,可能出現小區原產權單位配合度低的情況。比如,待修繕的居民樓被原產權單位以透過房改房政策產權已移交為由,不願再擔責,而一些配套用房、設施的產權仍歸原產權單位。這些房屋、設施的整合利用、產生的收益難與居民產生聯絡。這樣的遺留問題造成了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規劃方案難實現,這也是老舊小區各類難題需要政府兜底的根源。

有街道呼籲,希望老舊小區原產權單位能夠儘快明確義務,同時對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提供必要的支援。

(原標題:馬家堡街道應急兜底,失管老樓堵塞的下水道換新了)

流程編輯:U016

【來源:京報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