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澠池:走近曹端

文章來源: V觀澠池

走近曹端

文/吳天敏

中國人知道“公生明,廉生威”這一官箴名言的,應該不少。知道它的作者是曹端的,應該不多。知道曹端是河南澠池人的,恐怕是少之又少。

澠池縣城裡有個曹端小學,就是人們為了紀念曹端而改名的。當地人僅是聽說澠池歷史上有個叫曹端的人,在外地當官,官聲、口碑特別好,那裡的人為他修建了廟宇,四時供奉。後來,他的後人把他的遺骨遷回澠池,埋入祖墳,地方政府還為他修建了祠堂。

文化澠池:走近曹端

曹端(1376——1434年),明初著名學者、理學家、教育家,公廉模範。字正夫,因作《月川交映圖》解釋太極圖,被世人稱為月川先生,河南省澠池縣蘇門村曹滹沱人。他生活在“洪武、永(樂)宣(德)之際(孟化鯉《月川先生(錄粹)序》)”。

據史料記載,曹端幼時,天資穎異,“少負奇質,知讀書”。小小年紀的曹端就顯示出同齡人所未有的氣象。3歲時,其父看到他與其他幼兒有所不同,坐必直身,立必拱手,不苟言笑。吃飯時知道孝讓,祭掃時知道恭敬,儼然有一種成人的風度。因為天性如此端正,其父給他取名叫端。

五六歲,曹端已能“解河圖洛書八卦之義,索風雨雷電雲象之由”。他對在書中看到的各種知識和身邊發生的自然現象,都要追根問底,往往把大人問得無言以答。當讀到被稱為中國古代哲學之源的《河圖》《洛書》時,便在地上畫著請教父親,父親竟被問倒。

9歲時,曹端開始習讀《孝經》《忠經》。

15歲時,曹端一面從事農耕,一面業餘苦讀。當讀到宋代儒學家周敦頤的《太極圖》《通書》時,感慨地說:“世間道理,皆在其中啊!”於是,更是勤奮研讀。

16歲已通讀《六經》《四書》,並博覽群書。他說:不讀書就不會了解諸子百家的言論,就不會考覽其中得失。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看到曹端如此喜歡讀書,父親便為17歲的他蓋了一間書房,以陳經籍。曹端自己給書房起名“勤苦齋”,並自擬對聯:勤勤勤勤,不勤難為人上人;苦苦苦苦,不苦如何通古今。在勤苦齋內,曹端每天孜孜不倦,冬不生爐,夏不動扇,“篤志研究,坐下著足處,兩磚皆穿”。其為學的勤苦之狀,可想而知。

18歲時,曹端“師事宜陽馬子才、太原彭宗古(《中華儒學通典》),“遊鄉校”,成為秀才,其時他已打下了深厚的儒學功底,“博通五經”。

30歲時,曹端鄉試落第。他沒像別人一樣歸罪於造物主之錯,而是自省說:“學問未充,造物何關?”

明永樂六年(1408年),33歲的曹端參加了河南鄉試,中舉人第二名。

1409年,34歲的曹端終於在禮部主持的南宮會試中,登副榜第一,授官位為山西霍州學正,主管全州學務。

從此,而立之年的曹端步入仕途,成了明朝的一員官吏,在從政、從教之餘,潛心理學研究。

學正,主要管理一州秀才。縣一級管理秀才的學官,叫教諭。在澠池老家時,曹端曾代理過教諭。期間,吏部派人查對文卷,因前任官員違反法式,曹端被冤入獄。別人替他擔心,他卻坦蕩處之,並作詩道:“仰天心無愧,俯地意不慚”,表明自己光明磊落。事情很快被查清楚,還了他清白。

有過前車之鑑,曹端對自己愈加嚴格了。據考證,明時學正屬正九品,月俸五石五,相當於二兩半銀子。憑每年六十六石這點微薄薪水養家餬口,經濟上自然拮据。曹端卻時時不忘清廉,事事出於公心。家長和學生送禮,他一概不收。聞知學生王鑑母親病體纏身,無錢醫治,曹端立即趕到他家探望寬慰,並送去自己3個月的俸祿給予資助;學生張誠父母雙亡,和奶奶度日,家境貧窮,幾近斷炊,曹端慷慨解囊濟困……州官理事不公,曹端敢入衙直言相辯;年遇災荒,他進署力勸開倉放糧,救民於水火。時間長了,曹端的“公廉”行為不僅教育了學生,感動了州官,也激勵了鄉民,使霍州民風大變。史書記載,霍州一時民風淳樸,講信修睦。有一個樵夫用柴換米,回家後開啟米袋,發現裡面有一枚金釵。他沒把它據為己有,而是往返十多里把金釵送還了主人。有人問:“砍柴那麼辛苦,現在得到了一個金釵,為什麼就輕易歸還了呢?”砍柴人說:“曹夫子有道人也,以有道者倡教吾霍,可不知化乎!”曹端聽說這件事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文化澠池:走近曹端

曹端一生中兩次任霍州學正,共達18年之久。期間,他為學刻苦專一,躬行實踐,重視言傳身教。特別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他注重以德服人,知行合一,向學生們傳授做人的方法。因而政績突出,有口皆碑,且對理學有真知灼見,深得四方學者士人的敬慕,無不爭相投其門下受教,“聞風來學者數百人”。當時霍州學子都很佩服他的教誨,民眾也都為他的學識所感化,無不恥於鬧事爭訟(“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

曹端在霍州講學時,霍州有位叫李德的學者。他結識曹端後,十分敬仰曹端的學識和品德,曾對學生說:“學不厭,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達事變,未學鮮或及之。古云:得經師易、得人師難,諸生得人師矣。”於是,李德避席不在霍州講學。曹端知道後,虛懷若谷,同樣認為李德品行高尚,讓學生們盛情挽留他,一同講學育人。

據《明史曹端列傳》記載,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正月,曹端的母親去世。身在霍州的曹端驚聞噩耗,悲傷欲絕。次日,他披髮光腳,歸家奔喪。一路上身掩草蓆,餐風露宿,人見之無不隨之落淚。同年冬,他父親也不幸病逝。辦理喪事時,他不看風水、不請齋醮,移風易俗,一切從簡。他自備碓臼,舂米做飯。在雙親墓旁結廬守喪6年,他五味不食,淡糧充飢,日日如此。其間,霍州學生不遠千里,跟隨他在廬舍中受教(“諸生多就墓次受學”)。期滿除服後,曹端被改任為蒲州學正。

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曹端在霍州時的高才弟子郭晟擢升西安府同知路過蒲州時,特地去拜見恩師,向曹端請教為政之道。曹端誠懇地告誡弟子道:“其公廉乎。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謾;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郭晟聽後心悅誠服,連忙拜謝先生的諄諄教誨。後來他在長安做官時,牢記教導,視其為座右銘,“歷九載以公廉稱”。他特意將這一至理名言刻至碑上,此碑現藏於西安碑林。從此,“公生明,廉生威”成為規誡官吏清廉為政的“官箴”。

曹端的蒲州學正任期滿後,吏部考績,霍州、蒲州學者均爭著要他。由於霍州奏章較早,所以曹端又回到了霍州任學正。當朝朝廷由這件事知道了曹端的大名,三次命他到陝西主管鄉試。

明宣德元年(1426年),陝西全省鄉試。和巡撫見面之後,曹端對共同工作的人員講:“取士在乎公,如蓋房,用一朽木,必棄之良材。”話剛說過,就有人向他舉薦朽木。舉薦者是當地一位權勢要員,按照慣例主考大人不能不給他這個面子。舉薦畢,他靜候佳音。豈料只候到曹端的一首詩:“天道原來秉至公,受天明命列人中。掄才若不依天道,王法雖容天不容。”官員只能作罷,不敢再討沒趣。

曹端第二次典試陝西時,評定完試卷已是半夜。他仰首,但見窗外一輪皓月當空,清輝如水。外無愧於天道,內無愧於良心。感慨良多的曹端在試卷的封口處寫下“至公無私,鬼神鑑察”8個大字。參與評卷的大臣無不歎服。

曹端對人也非常厚道。他求學時,放在書舍的兩匹絲絹丟失了。有鄰居已經看見偷盜絲絹的人,勸曹端到官府去告他。曹端說:“人失人得,不足介意。訟則其人一生復何自立,二絹微物而壞人行止,不可。”意思是,區區兩匹絲絹將一個人告上法庭,這個人一生的名譽就敗壞掉了,這樣做不值得。自己東西被盜,曹端想的卻是盜賊被揭發出來今生今世不好做人,所以根本不去調查追究,足見其為人處世之厚道。

在霍州時,一個盛夏的傍晚,曹端無事閒出城西,汾西縣一個賣柴的中年人中暑死於路旁。妻抱兒在路邊泣哭,欲賣兒葬夫。他見狀,令人取席藁將其埋葬,又取布二匹贈與婦人。婦人十分感激:“非逢仁人,吾母子繼而死。”

曹端在從政、從教之餘,一生潛心理學研究。

宋朝是我國理學的鼎盛時期。周敦頤等首創理學,他們把“理”或“天理”說成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所以稱為理學。自周敦頤降,後來在理學領域,張載、程頤、程顥、朱熹等名家輩出,推動了理學研究的發展。當時河洛一帶的儒家學者,多隨程頤、程顥學習理學,並推崇二程為理學宗師。宋亡至元朝,漢文化受創,理學式微。征服了大半個地球的蒙古帝國,只相信強權和武力。從南宋滅亡到朱元璋稱帝這97年間,儒家學說退出了社會主流意識形態。華夏文明的傳承者——知識分子,在元帝國分出的十等人中被排名老九(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淪落到了與娼優為伍的社會最底層。

經過元末社會大動盪,朱元璋在血雨腥風中建立了朱明王朝。此時,中國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統治階級選擇什麼樣的學說作為自己的主流意識形態,將影響中華民族的整體走勢。朱元璋是和尚出生,把佛教奉為國教亦無不可;朱元璋的隊伍是追隨白蓮教起家的,用白蓮教的意識形態統治國家,也是一種現實選擇。好在朱元璋選擇了漢家體制,以儒學為主導的華夏文明才闖過了一場最為兇險的浩劫,沒有重蹈其他三個文明古國文化傳統中斷的覆轍。但華夏文明的危機還沒有過去,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學者劉基、宋濂、李善長等,在猜忌心極重的朱元璋面前,韜光養晦尚且自顧不暇,更沒有能力去復興文明、作文化人的精神領袖了。時隔30多年,其後又出現了“靖難之變”。明成祖在殺伐之餘,急需社會穩定,為統一思想,令解縉等編纂《永樂大典》,於理至明,但程朱理學卻漸趨湮沒,成為“絕學”。

恰逢其時,身處河洛名區、理學之鄉澠池的曹端橫空出世,“首起崤澠間,倡明理學”(《明史。曹端列傳》)。理學作為儒學的一個流派,迅速在崤山、澠池之間崛起。曹端帶頭將瀕於失傳的理學振興起來,不僅自己深入研究傳播,還身體力行,得到了中國讀書人的認可和追捧。從此,理學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直到民國建立。也就是說,由於曹端的倡導和推廣,使在宋代並不被看好的程朱理學,統治中國的意識形態達500年之久。因而,他被從事理學的學者推為“明初理學之冠”。

曹端在中國古代理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他的學術成就,主要有以下幾點:

學宗朱熹,“辟邪”倡道。曹端20歲左右得《辨惑編》,經過認真研讀,欣喜地說:“道在是矣”,毅然以斯道為己任。曹端從儒家正統立場出發,摒斥佛教與道教。他說:“佛氏以空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他雖有啟蒙老師,卻獨闢蹊徑,上尊朱熹,提出了“理馭氣”說,主張於心上做功夫。繼承併發揚了理學思想,倡導理學正統。基於此,他反對“一切浮屠、巫覡、風水、時日”等封建迷信活動。在他倡導下,官府毀壞坑騙群眾的“淫祠”百餘間。在災荒年間,他還積極倡導賑災活動,救活了不少勞苦百姓,這在封建社會里是難能可貴的。

推尊太極,上溯宋儒。在治學上,他推尊“太極”,認為這是事物的本源,是“理”是“道”。他說:“學欲至乎聖人之道,須從太極上立根腳。”又曰:“道即太極,太極即道,以通行而言則曰道,以不雜而言則曰一,夫豈有二焉。”這種世界一元論觀點是唯物的,其哲學思想是發展的。由此,他反對朱熹的太極“不自會動靜”一說,認為太極會自動靜,認識到了太極對事物的能動作用。由朱熹上推至二程之師周敦頤,重新為周的《太極圖說》作了註解。

重視“預養”功夫。曹端的道德修養方法為“事心之學”,特別重視心之未發時的“預養”功夫,主要是“誠”“敬”二字:“誠”是虛靜無慾,繼承了二程哲學;“敬”貴自思、自省,修身養性,暗合王陸“心學”。這一點,為明代澠池的另一位理學家張信民(號抱初)所發揚光大。因“誠”“敬”二字,曹端認為“孔顏之樂是仁者之樂,能修身的‘仁者’自然常樂”。朱熹排斥陸、王的心學功夫說,曹端能兼收幷蓄,心底廣闊乃為朱熹所不及。

曹端把倡明理學作為終生奮鬥的目標,其著述甚豐。主要著作有:《〈太極圖說〉述解》《〈通書〉述解》《〈西銘〉述解》《〈四書詳說〉》《性理文集》《夜行燭》《拙巢集》《存疑錄》《〈孝經〉述解》《訓蒙要纂》《家規輯略》《錄粹》《尤文語錄》《儒學宗統譜》《月川圖詩》《月川詩文集》等。清代張璟又集曹端遺文八種,合刊為《曹月川先生遺集》。

曹端理學思想對明代有很大影響。明代學者陳建所著的《通紀》一書中說:“本朝武功首推劉誠意(即劉基),理學肇自曹靜修(曹端)。”曹端好友、明初另一理學家薛瑄這樣稱讚曹端:“質純氣清,理明心定。篤信好古,拒邪崇正。有德有言,以淑後人。美哉君子,光輝日新”。可見評價之高。

明宣德九年(1434年)9月,農曆七月初七。山西霍州學正府後堂西廂房內,59歲的曹端氣若游絲。自知時日無多的曹端語重心長地對前來探望的霍州知州說:“諸大夫能寬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吾無遺恨矣。”之後,曹端用他顫顫巍巍的雙手正了正自己的衣和冠,溘然長逝。

曹端雖然仕官多年,但潛心理學與著述,不營生,生性好施。兒子無力將其歸葬故土。安於清貧、兩袖清風的曹端,靠朋友和學生出資葬在了霍州城東杜蘇溝村。下葬這天,霍州人萬人空巷,連生意人也關門閉市,兒童也流淚哀傷,眾人慟哭扶柩(“霍人罷市巷哭,童子皆流涕”)。他死後,諸生則為他服心喪三年,私諡“靜修”。直到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由翰林學士黃諫捐資,才將曹端遷回澠池曹滹沱村安葬。

黃諫(1403——1465),字廷臣,號卓庵,又號蘭坡,明朝翰林院編修,今甘肅蘭州永登縣人。明代蘭州屬陝西省管轄,而曹端在陝西三典鄉試,可能就是黃諫的座師。黃諫在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年)考中探花。返鄉探親途中經過澠池,黃拜謁曹端祠堂,詢曹端墓所,才知道因家貧無力歸葬。黃諫嘆道:“曹先生的魂魄難道不思念故鄉嗎?”於是黃捐資,囑咐當時的縣令及曹端的長子曹琇一起到霍州,把曹端遷回澠池。明正統十三年(1447年),在曹端逝世13年後,他的魂魄終回故里,葉落歸根。由於曹端對理學的深刻理解與巨大貢獻,朝廷破格給曹端贈諡“靖修”,並令澠池、霍州、蒲州三地立祠。朝廷立祠,同正五品以上,所以過往政客正五品以下皆須拜謁,縣令上任先參拜。

清咸豐十年(1860年),朝廷下旨批准月川先生從祀孔廟,位在許謙之次,每年全國所有學生春秋兩季都要跪拜行禮。也就是說,曹端在去世426年後,得到了一箇中國古代文人所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稱號。這是長久而無價的榮譽。從春秋至清末2000多年間,能夠享此殊榮的先賢、先儒只有149人。

針對曹端的祭文與詩詞很多。關於曹端墓前的詩詞祭文,一部分在霍州,一部分在澠池,都可視作澠池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曹端墓位於今澠池縣仰韶鎮蘇門村曹滹沱老村北50米。曹端墓冢周長24米,高1。9米。墓碑由碑帽、碑身組成,碑帽為青石質、圓額,浮雕雙龍,龍身纏繞,龍首下垂,龍頭上仰,雙龍之間陰刻豎寫“皇清”兩字。碑刻亦為青石質,長方形,正面正中陰刻豎寫“明理學月川曹夫子墓”。碑文楷書豎寫,共6行,滿行53字,計205字。落款“嘉慶二十年三月吉日 立石”“公元一九八八年四月四日重建碑樓”。碑樓通高3。38米,寬1。32米,厚0。7米。

為追念曹端功德激勵後學,近年來供奉曹端的祠堂也經過不斷的修繕和復原。2016年1月22日,曹端墓祠被公佈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前照壁上,書寫著曹端的36字為官箴言,句句鏗鏘,字字生輝。箴言以“公、廉”二字為關鍵詞,語言迴環往復層層遞進,修辭上直抒胸臆步步為營,內容上深諳官場險惡,深刻體會官場之弊,讀後讓人覺得心裡凜然一驚。這段箴言是驚堂木,是強心針,是清醒劑,言有盡而意無窮,充分體現了曹端寬闊計程車人襟懷和奪目的精神高度。

的確,世間紛繁複雜,爾虞我詐太多。仕途之上唯有保持公廉磊落,方能走得更遠。曹端猶如一面明鏡,令品讀他的人為之汗顏。你我忙碌一生,豐衣足食,卻內心惶恐、學識淺薄、目光短淺,更有義理淡薄、劣性顯露。唯有誡勉自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才是正道。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行動和信條,為自己修建著一座不同的墳墓。有的人樹立了偉大的人格,口碑本身就是一座豐碑,樸實的墳墓裡面埋葬著同樣樸素而品格高尚的人;有的人對地位和特權的喜愛陪伴著走完人生之路,貪婪會把他送向墳墓。有的人一生用褒義詞為自己造句,有的人在別人走過墓地時用上一連串的貶義詞。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閱讀著前輩的墓誌銘而書寫著自己的墓誌銘,只有寫好我們的墓誌銘才能留下讓後人們去閱讀、參考、效仿、紀念的東西。

“邑無賢豪,地方之羞也;有之而不彰,守土者之責也(孫奇逢《曹月川先生集跋》)”。欣逢新時代,我們拜謁、紀念曹端,不僅僅是去感受他生命的能量和智慧,更是學習、傳承流傳百代的忠義公廉。曹端瘦小的身軀已與大地溶為一體,與自然化做一片,但他偉大的思想靜靜地流淌在歲月星河的源頭,永不凋零,猶如黑暗蒼穹中的啟明星,光彩奪目,指引後代儒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那純潔的思想、高尚的品質、淵博的知識與誨人不倦的精神,都將永遠留在綿延不盡的時光裡,活在所有仰韶兒女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