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唯美的愛情,寬容的思想

《羅密歐與朱麗葉》:唯美的愛情,寬容的思想

說到莎士比亞的戲劇,肯定大家都能掰著指頭數出好幾部。但如果我問你,最受歡迎的莎翁戲劇是哪一部,可能每個人的看法各不相同。

其實,就受歡迎程度來講,《羅密歐與朱麗葉》絕對是擊敗其他眾多經典莎翁戲劇,名列第一的佼佼者。18-19世紀,英國牛津大學的閱覽室裡展出了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亞全集》最早的版本,由於書籍太過珍貴,這本書被放在了一張非常高的桌子上,還用鐵鏈拴起來,想閱讀的人只能站在桌子前看。後來管理員發現,這本書中有兩頁都快被讀者翻爛了,都出自《羅密歐與朱麗葉》——一頁是男女主人公在陽臺互訴衷腸;一頁是男女主人公新婚以後依依惜別。

《羅密歐與朱麗葉》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竟然能如此受大眾喜愛呢?

《羅密歐與朱麗葉》:唯美的愛情,寬容的思想

故事精華

故事發生在義大利的維羅納,當地有兩大貴族,凱普萊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兩家因歷史上的恩怨結為了世仇。但有一次凱普萊特家舉辦舞會,蒙太古家的小少爺羅密歐誤闖入了舞會現場,意外結識凱普萊家的小姐朱麗葉,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但由於兩家的仇恨,羅密歐與朱麗葉無法正大光明地在一起,他們只好找到了維羅納德高望重的勞倫斯神父,在神父的主持下秘密結婚。

然而,新婚燕爾的兩人卻遭遇了一場意外。朱麗葉的表哥在街上向羅密歐挑釁,羅密歐的好朋友看不過去,與朱麗葉的表哥發生爭鬥,不幸被一劍刺死。好朋友的死激怒了羅密歐,盛怒之下,羅密歐也刺死了朱麗葉的表哥。

維羅納的親王知道了這件惡性鬥毆事件之後,大為震怒,下令將羅密歐流放他鄉。羅密歐與朱麗葉依依惜別,就在朱麗葉傷心欲絕之時,不知情的父母又自作主張將朱麗葉許配給了帕里斯伯爵。萬般無奈之下,朱麗葉又一次找到了好心的勞倫斯神父,神父為她想出了一招險棋:喝下特製的藥水製造死亡假象,同時神父通知羅密歐秘密回來,等42小時之後朱麗葉甦醒過來,就可以與羅密歐遠走高飛了。

可是事與願違,勞倫斯神父派去送信的信使與羅密歐錯過了,不明真相的羅密歐以為朱麗葉真的死了,絕望之下抱著朱麗葉喝下毒藥死去了,等朱麗葉醒來的時候,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切也絕望了,拔出羅密歐身上佩戴的短劍自殺身亡。

這時,兩個家族的人都趕到了現場,勞倫斯神父向大家講述了整個悲劇發生的前因後果,經過兩個孩子血的教訓之後,兩大家族才意識到彼此之間的仇恨才是造成這場悲劇的真正原因,於是重歸於好,併為羅密歐與朱麗葉建造了兩座金像,以紀念這對年輕人美好的愛情。

《羅密歐與朱麗葉》:唯美的愛情,寬容的思想

透過愛情看思想:以容忍態度為人處世

瞭解完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也許你會說:這不就是偶像劇的套路嗎?不僅不奇特,甚至還有點狗血,怎麼就這麼受歡迎呢?

那是因為,我們除了看到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最純潔、最本真的愛情之外,還需要透過愛情看到文藝復興時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寬容。或許你認為,擁有寬容精神很正常呀。但是在文藝復興時代之前,一千多年黑暗的中世紀對人的思想極為禁錮,宗教對異端自由思想的存在是絕對不寬容的。在那個時代,要傳遞寬容的信念並不容易。但寬容的精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卻得到了最完美的闡釋。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戲劇改編自英國作家布魯克的長詩《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悲劇故事》,但布魯克在詩中所傳遞的理念是:年輕人不能太任性,不能一味地跟著感覺走,要聽父母的話,否則就會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布魯克的筆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並不美好,是離經叛道的,是錯誤的,這就是不寬容的態度。然而經過莎士比亞的改編,所有人的仇恨都以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雙雙殉情,得以寬容的和解。家族仇恨將兩個年輕人的愛情空間擠壓得很小很小,可他們的寬容意識最終放逐了一切仇恨對錯的角逐——對家族仇恨的寬容,對命運捉弄的寬容,對所有悲劇的寬容。

《圓點哲學》中說:人生之所以有意義,根本不在於生活本身是否美好,而在於人們對美好人生的不懈追求。仇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隻擁有仇恨,而拒絕對它反省與寬容。但羅密歐與朱麗葉做到了,面對愛情的悲劇、人生的悲劇,他們沒有以惡抗惡地將仇恨的矛頭指向任何人,而是以雙雙殉情結束世代的悲劇。因此,死亡也成為了他們的愛情中最高雅的表現形式。

《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所以偉大,正是在於他們超越了個人感情的小空間,擁有了更廣闊的胸懷和天地。

《羅密歐與朱麗葉》:唯美的愛情,寬容的思想

勞倫斯神父:寬容精神的化身

初讀《羅密歐與朱麗葉》,很不理解為什麼勞倫斯神父要傾盡心力幫助兩個年輕人。後來才懂得,莎士比亞是把寬容的理念寄託到了這個關鍵的角色上。當兩個年輕人去找勞倫斯神父,祈求他主婚時,換作旁人,一定會怒斥這對年輕人,甚至逼他們懺悔自己的過錯。可是勞倫斯神父卻說了這樣一句話:“沒準啊,你們的結合會生出幸福的果實,我要把兩家人的深仇大恨化成一片愛情的歡樂。”

雖然最後的結局不盡如人意,但勞倫斯神父的美好願望還是實現了,兩家人重歸於好。“如果我所憎惡的人不肯下地獄,那就讓他上天堂吧。”這也許就是寬容精神的最高境界,而勞倫斯神父正是一個富有寬容精神的新時代思想的化身,能從人性的關懷角度出發,去感受他人所感,關心他人所需,理解他人所想。

現代生活中,能做到寬容待人的人並不多,這也是我最喜愛《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原因:百年之後,莎士比亞的精神依然觸動著我們,去感受人與人相處之間另一片真實的心空。

作者:羲和,主業語文老師,副業進擊的網紅達人,只願執筆為文,落字入心。

《羅密歐與朱麗葉》:唯美的愛情,寬容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