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困七日還能絃歌不斷,底氣從哪裡來?

《孔子家語·在厄》記載了孔子被困陳蔡,絕糧七日的故事:公元前489年,孔子在拜見楚昭王的路上,經過陳蔡,和弟子一起被兩國發兵困於荒野上,絕糧七日。關於被困的具體情形,有一段是這樣描述的:“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誦,絃歌不衰。”

孔子被困七日還能絃歌不斷,底氣從哪裡來?

七日無糧,弟子們困的困、病的病,孔子依舊講授學問、彈琴唱歌,毫不畏懼,作為一介文士,他的勇氣從何而來?

孔子非常推崇“勇”,認為“仁”“智”“勇”是人生三種支柱性的品質。他自己首先就是一個勇敢的人:有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慷慨陳詞,也有過“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大義凜然,面對軍隊圍攻坦然相對,面對君主詰難據理力爭……要明白孔子的勇氣從何而來,首先要了解在他心中什麼是“勇”。

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勇是面對危險和困難時表現出來的一種無所畏懼的行為品質。同時,他不是單純論勇,而是把勇放在與仁、義、智的關係中鑑定:勇是與仁、義、智的結合。

《論語·述而》中有這樣一則: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孔子被困七日還能絃歌不斷,底氣從哪裡來?

孔子推崇勇,但他反對匹夫之勇,主張人們要在“謀”的前提下勇。徒手鬥虎,無舟涉河,並不是勇,而是魯莽,只有與“好謀”結合起來,才算是真正的勇。

勇需要“智”的充實,更需要“仁”、“義”的關照和約束。

勇需依仁而行。孔子說,“勇者,不必有仁”,提醒人們要警惕,所謂的勇者,並不一定是正義的、道德的。

勇是見義而為。《論語·陽貨》記載:“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見義不為,無勇也”,沒有義的約束,勇就可能成為亂的根源,越是勇,越是災禍和不幸。

勇需要仁德的指導,需要大義的引領,需要智慧的輔助。“智”能提升勇成功的希望,“仁”使勇有悲憫和同情的胸懷,“義”讓勇遠離野蠻,化為善的人性力量。見窮困落難之人,生憐憫之心,關鍵時刻出手相助,為仁勇;伸張正義,敢為民請命,疾惡如仇,敢打抱不平,為國為民勇於獻身,為義勇;運籌帷幄,料事如神,敢深入龍潭虎穴出奇制勝,為智勇。

孔子被困七日還能絃歌不斷,底氣從哪裡來?

那麼,勇從何而來呢?

孔子說,“知恥近乎勇”,勇的起點在於“知恥”,這是一種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選擇: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權衡利弊後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需要戰勝人性中的自私和怯懦,抵抗不可預期的恐懼,而一切的動力都來源於對自己價值觀的捍衛。這種價值觀來自在成長中獲得的強大精神力量,來自在生活中汲取的文化養分,是一種對理想、對文化的信心。當你為了某種價值可以犧牲一切,這就有了勇。

對孔子來說,這種價值就是“仁”。勇不是血氣之勇,而是不為生死、安危、榮辱、利害所動,為仁處義行己有恥;是堅守正道,危難關頭也毫不苟且;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這樣的人堂堂正正,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又有什麼憂慮和恐懼呢。

孔子說,“君子不憂不懼”,“仁者必有勇”,“勇者不懼”。他告訴我們,真正的勇者是“不懼”的,成為勇者的辦法就是成為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