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時光飛逝這四個字,真的只有在放假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到。

五一假期怎麼會這麼短!最後一天恨不得掰成兩天玩,一分鐘都不想浪費。

今天在工位上的我,就像《海綿寶寶》裡在便利店上班的那條魚,笑容丟失(偷偷說)。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不過還有一群人比我們更加絕望,因為他們一年就18天的假,和唐朝的假期相比簡直是極與極。

他們就是苦逼的——

明代打工人。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打工人的證件照: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看完我只能說:dddd(懂得都懂)。

這12張證件照現在藏於南京博物院,作者的名字已經無從考證了。

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幹部都是明代中晚期(1573-1644)的浙江公務員,以廉潔奉公聞名。

要知道明代的工作壓力大到恐怖,心裡承受能力差的根本挺不住: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這位同志叫羅應鬥,他有個毛病,一上班就嚇得昏過去,可下班馬上生龍活虎。後來實在折騰不下去了,乾脆辭職回家。

不過有的同志就很聰明,提前開溜: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劉博淵,50歲時辦理提前退休,可能心情太過於舒暢,在家居然又活了53年,直到103歲才over。

這12個人中,有一個沒穿工作服的,顯得很突兀: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他叫徐渭,號稱“中國的梵高”,一生頗為傳奇。藝術造詣極高,水墨畫的很有氣勢,酣暢淋漓,我們之前有過介紹:

他被譽為“中國梵高”,鄭板橋齊白石:想做他的跟班(點選藍字,直接傳送~)

這樣看下來,是不是覺得這套證件照很特別?情緒表達簡直到位!

要知道這一套《明人肖像12冊》和以往的證件照有很大不同,明代初期時是這樣的: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朱元璋大外甥李文忠

五官全是線勾的,沒有立體感。

而這12個人的面部很有立體感,神態生動,刻畫細緻,連臉上的胎記都不落下: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

得從明代那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說起。

在中國歷史上,明朝是繼西漢、兩宋之後第三個商業高峰,而且一直影響延續到清朝。

民間積累了大量財富,市民階層有錢了,地位逐漸提升。

老百姓物質基礎有了,該追求精神享受了。這一時期,出來了很多經典對話本小說、戲劇。(小說《西遊記》、《金瓶梅》成書於這個時代)

藝術也不再高高在上了,藝術家開始為人民服務。

按客戶要求定製肖像這種發展軌跡是不是很熟悉?事實上西方也是這樣的,大量人物肖像畫出現在新興資產階級產生之時: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不僅如此,藝術家還參與設計圖書和紙牌的插圖。

其中作為代表的是陳洪綬(1599-1652),17世紀最偉大的人物畫家之一: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斜倚熏籠圖》區域性 陳洪綬 上海博物館藏

同時他也是一位成功的商業插畫師,他給遊戲紙牌畫的水滸傳插圖: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水滸葉子, 一種紙牌遊戲的插圖

給《西廂記》的劇本畫插圖: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市民有了精神享受,人性開始解放,進一步刺激經濟發展。

國內經濟繁榮,刺激外國人來做買賣。可惜的是明代一直實行閉關鎖國,與外界切斷交流。

直到後來,中央政府頒佈一道非常非常重要的政策,把資本主義萌芽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1567年,開明的隆慶皇帝順應時勢,開放海禁,允許海內外自由貿易,但是隻開放一港,即福建漳州的月港。

海上絲綢之路又一次開通了: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雖然只開了一港,但還是讓中國與其他國家有了交流和貿易,彼此互相成就。

而此時,一個之後對中國影響巨大的歪果銀,正乘著大船,去往這個他嚮往已久的東方國度。

他是一個義大利的傳教士,叫利瑪竇。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利瑪竇(1552-1610)

1601年,他下了船,來到北京,面見明神宗皇帝,得到神宗的熱情接待。

很多知識份子虛心學習利瑪竇帶來的西洋文化,連天主教都認真研究。對此,皇帝並不干涉,你們喜歡就盡情研究吧。

利瑪竇帶來了一系列新知識,他與徐光啟(時任皇帝秘書)一起翻譯了科學名著《幾何原本》。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幾何原本》插圖 利瑪竇與徐光啟

這本書給中國帶來了許多科學知識和哲學思想,而且許多中文詞彙,例如點、線、面、直角、鈍角、銳角、垂線、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圓心、星期等等詞彙就是由他們創造並沿用至今。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幾何原本》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前325-前265)著作

該雕塑位於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而在他帶來的東西里,有一樣東西,直接啟發並改變了中國人物畫的筆法:

一幅聖母聖嬰像: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阿爾巴聖母》1511年 拉斐爾 華盛頓美國國家美術館藏

不是利瑪竇所展示

當利瑪竇展示那幅宗教肖像畫時,大家都看傻了,忙問:敢問大師,這些凹凸感(立體感)是怎麼辦到的?

利瑪竇很聰明,用了一種中國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釋:

你們畫畫只畫陽不畫陰,所以效果平面;窩們即畫陽也畫陰,所以效果立體。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從此,畫家們爭相趕時髦,畫出凹凸感成了那個時代的洋氣畫法。

講到這裡,再看看開篇我們討論的公務員證件照,就是受這些西洋文化影響產生的。

這些藝術家中,把西洋凹凸感和傳統水墨結合最好的,當屬“波臣派”。

波臣派?名字好怪。

其實這個畫派是用一個人的“字號”命名的。

這個人叫曾鯨,字波臣。

他是福建人,經常往來於福建與浙江,受西方文明影響很深。他擅長畫人,專門給文人雅士繪製肖像。

曾鯨的水墨畫法很像古典油畫,都是一層一層慢慢的塗,作出立體感效果: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李亨像與拉斐爾自畫像

兩幅肖像對比,都刻畫的很細緻,有立體感。

雖然曾鯨學習西畫,把人物塑造出立體感。但是他可不是盲目的模仿。

他只是在面部刻畫上,學習西方。除了臉,其他地方依舊是傳統畫法;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李亨像》 明代 曾鯨 上海博物館藏

我們在畫“人物的狀態”上,比西洋畫要巧妙得多。

西方繪畫描繪一個人,會用一堆道具、服裝來證明這個人的身份: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大使們》1533年 小荷爾拜因(1497-1543)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畫面中桌子上的天象儀、地球儀、書和琵琶象徵著兩人的博學。

你再看看曾鯨的人像: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王時敏像》 明代 曾鯨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王時敏手持塵尾,神情自若,端坐在蒲團上。

這幅畫,曾鯨把王時敏的自信、優雅準確的表達到位了。

臉部刻畫寫實,有立體感。

身上的衣服用線流暢,顏色淡雅。

構圖簡潔。曾鯨沒有畫任何背景,因為背景本身就是淡黃色的,直接把王時敏的白衫青巾抬出來了,巧妙。

曾鯨刻畫人物,面部為了立體,一層一層的反覆塗。

而身上卻用很簡潔的線條勾勒,不畫背景。

重點抓住人物特點,甚至人物性格來刻畫。

曾鯨和他的“波臣派”巧妙的把西洋繪畫加進了傳統肖像畫裡,獨步藝林。對後世的肖像畫影響很大。

後來清朝中期的肖像畫家任伯年就是受波臣派影響,把西洋畫法結合水墨畫裡: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酸韓尉像》 清代 任頤 浙江省博物館藏

直到現代的肖像畫家,也是受曾鯨的波臣派影響,其中有我們熟的不能再熟的畫:

你看,杜甫臉部看上去就是一個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而身體部分還是古法水墨的勾勒,即結合時代,又傳承古人。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

▲ 《杜甫像》 蔣兆和 (1904-1986)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今天我們從12張證件照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們的先人畫肖像的寫實能力,並不比西方藝術家弱。

但是我們並不會一味按照西方那樣來畫,而是結合中國畫特點,創作我們自己的藝術。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當年曾鯨和他的波臣派就是吸收了西洋畫法,為中國的肖像畫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我們至今依然可以從曾鯨流暢的筆法和筆意中感受到千百年來的中國畫精神。

一種相容幷蓄的大國精神。

當然,泱泱大國的子民也應該要打起精神好好上班啦!

明代官府打工人的證件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有多不想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