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宣統皇帝溥儀,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3歲登基,6歲退位,當過皇帝也坐過牢,他的一生如海上浮萍般飄零,讀過溥儀的《我的前半生》的人也許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無奈和悲哀,而在他的前半生中,曾出現過幾位重要的女人,一位是皇后婉容,她因與侍衛在一起並生下了一個孩子而受到溥儀厭惡,最終被打入冷宮淒涼至死。一位是皇妃文繡,因遭到溥儀的不公平對待,她一氣之下發動“刀妃革命”與其離了婚,再之後就是所謂的貴人、妃子

譚玉齡、李玉琴和李淑賢等人。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溥儀一生中有過不少女人,但死後唯一能按照其本人意願與他合葬的,卻只有他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一人。

譚玉齡,滿洲貴族出身,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後改為“譚”姓,末代皇帝溥儀最喜歡的女人,死後被追封為貴妃,諡號明賢。

1931年,皇妃文繡以“侍帝九年,未蒙一幸”為由,聘請律師將溥儀告上了法庭,並要求與他離婚,讓曾為皇帝的溥儀顏面掃地,他心中是又憤怒又恐懼,雖說最終文繡成功與他解除了婚姻關係,但這也讓溥儀之後對曾經寵愛的皇后婉容感到不滿。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婉容與文繡爭寵,才讓她不得不提出離婚,致使自己顏面無存,此後,溥儀便慢慢開始疏遠婉容。

風華正茂的婉容哪能受得了這個,本來自己面對的就是一段有名無實的無性婚姻,好在溥儀對她寵愛備至,讓她的心靈暫時感受到了溫暖,可如今溥儀也要遠離她,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空虛讓婉容不得不選擇以其他的方式來使自己得到解脫,譬如整日沉浸於鴉片所製造的幻覺中。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沒成想,就在這期間,溥儀與婉容雙雙落入了日本人制造的騙局中,被困於偽皇宮中“動彈不得”,婉容不僅被自己的親哥哥賣給了一位日本軍官 ,還在哥哥的牽線下,與宮中的侍衛

祁繼忠、李體玉私自見面,與其暗結珠胎,懷了一個孩子。

眼看婉容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溥儀心裡也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他心中氣憤難當,但又礙於日本人的關係和自己的面子不能光明正大處置她,於是,他先是將與婉容在一起的兩名侍衛開除,再將婉容生下的孩子投入火爐中活活燒死,可憐的婉容,當她清醒過來想看看孩子時,溥儀和自己的哥哥只說是將孩子給了一戶好人家收養,可她至死都不知道,其實孩子早在出生時就已化為了灰燼。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此次事件過後,溥儀徹底地厭惡了婉容,就此將她打入冷宮 。

不知是為了尋找情感的依靠還是僅僅為了自己“皇帝”的面子而找一個附屬品,1937年,溥儀在親戚的介紹下,將遠在北京讀書的譚玉齡接到了長春與自己成婚,就這樣,32歲的溥儀與17歲的譚玉齡相遇了。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婚後,溥儀將她封為祥貴人,住在

緝熙樓樓下西側,兩個人的關係很好,溥儀愛好攝影,時常為她拍照,據統計,她所留存下來的照片比曾經深受溥儀寵愛的婉容皇后多上了兩倍不止。就連之後新中國成立,溥儀由末代皇帝成為名副其實的公民後,也天天將譚玉齡的照片帶在身旁,時不時對著照片發呆。

除此之外,也許是怕譚玉齡不適應在長春的生活,一個人感到寂寞,溥儀便時常讓自己的侄媳等人陪她玩耍和散心。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譚玉齡溫柔賢惠、聰明可人,深受溥儀的寵愛,與她在一起讓他一度忘記了從前的種種不快,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越發

如膠似漆。

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婚後第五年,譚玉齡卻突然染上了疾病,很快便於

1942年8月13日去世,年僅22歲。

一個大好年華的姑娘突然離世,這一切都顯得很不同尋常,世人對於她的死也做出了種種猜測,有人說是因“感冒”而死、有人說是因“膀胱炎”而死,還有人說是被下毒致死的,不過這一切的猜測到如今已經無從考證。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而作為當事人的溥儀,則始終堅信譚玉齡是被日本人所害,首先在譚玉齡病重時是由日本人為她診治的,他們有著很好的作案機會,其次在譚玉齡去世的前一天,日本的

吉岡中將卻破天荒的搬到了宮內府的勤民樓,他一搬過來譚玉齡第二天便一命嗚呼,未免太過巧合。

“據之前的中醫診斷,譚玉齡只患有普通的傷寒,這一疾病本無致死的可能,除非是被他人下毒或者誤診所致”,在

遠東軍事法庭受審時溥儀說出了這個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疑問,只怪當時的他無權無勢,即便眼看著愛妻死亡,卻沒有能力為她討一個公道。

溥儀一生中最喜歡的明賢貴妃譚玉齡,為何會在22歲時突然死亡?

譚玉齡去世後,溥儀悲痛至極,親自追封其為貴妃,諡號明賢,是中國最後一位擁有諡號的妃子,待到2006年溥儀去世後,根據他生前的遺願,人們將他與愛妻一同葬在了河北易縣華龍皇家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