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魯網6月10日訊(記者 解家濰)

一節節竹片,一片片白綢布,用繩連線成骨架,用筆繪製出圖樣。在手藝人的精巧製作下,變成一隻只扎工精美、畫工別緻、造型新穎的濰坊風箏出現在人們面前。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巧指翻飛,匠作細細磨

徐洋:“做風箏看起來不難,其實要五六十道工序,但簡單來說就是‘扎’‘糊’‘畫’‘飛’四步。”

“扎”

徐洋做龍頭蜈蚣風箏有十五六個年頭了。這天,她一早便來到院子裡挑選竹板,得是江西、福建、四川一帶那邊長了一年多的毛竹才行,竹節長韌性好。鋸成短節的竹徑後,再將竹肉、竹青分劈開,只用外面那層形狀規整的竹青。

“把這些竹青修正成薄厚適中的整齊竹片,才能用來做風箏的骨架。”徐洋拿出設計好的圖樣準備開始製作,這次她要做的是自己設計的是一隻楓葉龍頭,大致分為龍的嘴、頭、龍鬚以及其他裝飾部分;通體只用白粉紅三種顏色,簡潔大方、栩栩如生。

竹片有韌性,但仍需要定型烤彎。徐洋拿捏鉗夾著竹片在酒精燈上來回烤,同時湊近觀察竹片的狀態,防止竹片因受熱不均勻而燒焦。左手則捏著竹片另一端,嘗試彎曲出想要的形狀,竹片在她手上留下了一道道勒痕。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按照圖稿烤好竹片的形狀後,徐洋便用劈刀從中將竹片劈成雙數根。“我們一般都是同部位加工,這樣骨架左右形狀才對稱。”為防止劈刀劈歪了,徐洋的手需要緊貼著竹片和劈刀,竹刺時常扎進手心裡,但她卻不甚在意。“這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手藝人就是用手去感受作品。”徐洋說。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修成一根根的骨架後,便來到“扎”的最後一步,把一根根的骨架粘連成型。沾上白乳膠,用白棉繩做捆綁加固,再用絞鉗將多餘的竹條部分絞斷。這樣做出來的骨架竹條均勻,骨架周正,左右對應,上下對稱,結實耐看又精緻。

“糊”

骨架做好後,就要將專門糊風箏的布粘到骨架上了。

“原來的時候是用真絲絹糊,飄逸輕柔,但是價格較高而且易破,現在這種布收縮性更好,價格也相對便宜。”徐洋將成卷的白綢布鋪開,按照骨架形狀大體裁成大布塊,再用溼毛巾打溼備用。

將白乳膠刷在一個平面的骨架上,細細的沿著竹邊將布塊平整的糊上,骨架與布的邊緣按壓整齊,不能有起皺起鼓的地方,也不能過緊導致變形。

“糊的好不好直接聯絡到風箏能不能飛起來,鬆了緊了都不行。”粘好後,徐洋用剪刀貼著骨架的邊緣將多餘的布料裁剪下來,細細撫平後用小夾子輕輕的夾住邊緣,放在一旁等待晾乾,繼續糊下一個平面。

“畫”

畫的講究就比較多了,根據不同的風箏用不同的染料、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筆刷,出來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畫不止一遍,而是一遍又一遍。”比對設計圖,徐洋按照圖案大小選取合適的平塗筆,沾取紅色染料塗在布上,大體描繪出圖案的內輪廓。再用同顏色專用的排筆一邊沾水一遍沾染料,來回的鋪色暈染,直到顏色暈染的勻稱自然才算是結束這一小步。如果顏色深淺或者圖案形狀大小不合適,就需要再進行以上步驟調整,直到符合標準為止。

“這些筆都是用了好幾十年的,不同顏色都有專屬的筆刷,就是為了讓顏色更加純粹和乾淨。”徐洋暈染好紅色,再用較淺的粉色將楓葉陰影部分畫完。換了一隻勾線筆,沾取紅色將已經成型的楓葉色塊再勾邊,描畫出葉子的形狀和紋路,一片簡潔淡雅的紅楓葉畫好了。

“暈染一般使用品色,白色和這種勾勒的線條一般會用廣告色。遇到大風箏可能還會用到丙烯和助劑。但這些都不是確定的,根據不同的風箏還會有一些額外的調整。”徐洋放下手中的刷筆,看著畫好的楓葉,雖不似真的楓葉那樣栩栩如生,但紅色鮮豔,用色極簡,在細節處暈染得宜,極具現代審美的特色

楓葉是如此,整個龍頭的繪畫順序也是這樣,暈染為先,再按照先淺後深的順序鋪色,最後勾勒完成。

“飛”

徐洋設計的楓葉龍頭蜈蚣風箏跟常見的軟式、硬式風箏不同,屬於串類風箏。

畫完骨架後的龍頭需要將牙齒、龍鬚、眼睛等安裝貼上,然後與單獨製作的龍身連線起來。

完整的風箏製作好就是最重要的一步,讓它飛起來。

“做風箏,不論什麼樣的,什麼品質,都必須讓它飛起來,這是從我太姥爺開始,我們就一直堅持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徐洋每做完一隻風箏,都會到外面試飛,用影片記錄下來這些瞬間,她說這樣能夠讓自己記住每一次成功和失敗,也能為濰坊龍頭蜈蚣風箏做一些宣傳。

草鳶寄情,匠藝代代傳

徐洋出生於1987年,是濰坊風箏王楊同科的第四代傳人。

徐洋的太姥爺楊同科是濰坊“風箏王”,出自年畫風箏世家,擅長將木板年畫繪畫藝術與風箏扎制技藝融為一體,使風箏扎制不斷創新與昇華,得到全國乃至國際上的肯定和讚譽,是世界風箏史上的傑出代表人物。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圖源網路)

這門技藝經過時間的薰染和沉澱,由第三代傳人楊紅衛帶著走向了世界各地。楊紅衛是楊同科第三代傳人首批國際風箏工藝大師,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之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濰坊風箏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1992年以來,楊紅衛曾多次遠赴他國,連續三年應美國芝加哥孔子學院要求,給多所學校表演和講解風箏的扎制和繪畫。濰坊風箏也走進了美國、德國、英國、希臘等幾十個國家。

徐洋從小深受家人的影響,喜歡做風箏,十六歲便開始跟著小姨楊紅衛學習相關技藝。

“學一個好的扎工至少要三年,我剛學的時候還是個小姑娘。”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磨鍊,徐洋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越來越愛這件事情。

徐洋不止一次的提到“喜歡”這個詞。“就是喜歡,有時候坐在那裡做風箏可以一上午不喝一口水,都感覺不到累或者渴,只想著怎麼把手裡的風箏做好。”

就是在這種近乎痴迷的態度下,徐洋逐漸成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

2019年,徐洋被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濰坊風箏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同年榮獲“濰柴杯”第二屆中國傳統風箏創意扎制大賽三等獎,2020年又榮獲全國首屆網路傳統風箏設計製作大賽二等獎。此類獎項還有許多,但是徐洋的追求的不僅是這些。

“其實現在最難的就是創新,不僅要保留原來的傳統手藝,還要考慮到現在人對風箏的審美要求。”隨著現代化審美的發展,非遺專案面臨著巨大挑戰,濰坊風箏作為國家非遺專案是非常優秀的文化,但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有未來長遠的發展。

2022年初,徐洋設計了兩隻風箏樣式,一個是青花瓷花樣,一個是紅楓葉花樣。簡單的色彩,精緻的花樣,搭配簡潔自然,深受現在年輕人的喜愛。作品試飛成功後,大批訂單紛至沓來。但徐洋卻沒有全部接下,只接了一小部分不著急的訂單。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一隻龍頭製作最快也得四五天,這隻楓葉龍頭更是要做十天半個月,手工活急不得。我寧願少做一些也要保證每一隻風箏都能飛起來,都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就這樣,徐洋憑著質量好、價格優、花樣佳的特點,逐漸走到了今天。

風華絕代,匠心緩緩歸

風箏,產生於戰爭中,發展於藝術中。上溯到春秋戰國,風箏一直在默默地發展,到明清時期達到極盛,家家戶戶都會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扶老攜幼,放飛風箏。發展到現在更是題材多樣、造型別致、畫工精美。

而楊家埠風箏更是一絕,以鮮明的畫面、傳神的形象、濃烈的色彩、美觀的形象和精緻的工藝為特徵,揚名全國。尤其是“龍頭蜈蚣”扶搖藍天,氣勢恢宏,蔚為壯觀。

扶搖直上!飛越上下兩千年

(圖源網路)

楊家埠風箏起源於明朝,因楊氏先祖楊伯達的精湛手藝和繪畫技巧,甚得民眾喜愛,從此掀開了楊家埠風箏的篇章。

鴉片戰爭時,百姓民不聊生,為此,楊家埠藝人藉助印刷工藝,大幅降低成本,保護了風箏持續生產,為楊家埠的風箏持續傳承奠定了基礎。

建國後,楊家埠年畫的改革促進了風箏產業的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楊家埠風箏迎來了又一個鼎盛時期。如今,楊家埠風箏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風箏”形成了新興文化產業,飛往全國各地及海內外。

一根竹條,架構的是上下兩千多年的技藝興衰;一筆色彩,勾勒的是今朝風采一如往昔,鮮豔奪目、家喻戶曉;一段綿繩,連線的是世世代代傳承人不滅的藝術精神;一線放飛,憑風飛翔的是非遺文化書寫時代新篇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