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板橫打”的前世今生,王皓並非首創,這種打法來自北京隊的一名選手!

前幾日結束的WTT保加利亞賽上,徐海東/吳洋晨這對直板小將為國乒拿到了混雙冠軍。再往前一段時間,德國華裔直板球員邱黨還摘下含金量極高的歐錦賽男單冠軍。這些都讓日漸式微的直板打法重新得到了人們的關注。事實上,直板打法雖然起源於亞洲,但迫於打法的侷限,打直板的球員越來越少,反倒是近些年歐洲湧現出不少直板球員。

在今年7月的WTT布達佩斯系列賽中,法國15歲小將菲利克斯·勒布倫把直板橫打技術玩得爐火純青,讓國內乒乓人刮目相看。他不但能4比0橫掃同樣打直板的中國選手趙子豪,還把馬龍打到自稱“很狼狽”。馬龍賽後對這位比自己小了一輪還要多的對手給予了極高讚譽:“別看他年齡很小,但是在比賽場上展現出來的能量十分驚人。他雖然是直板選手,但相持能力非常強,近臺、中臺和遠臺都有非常強悍的實力,不僅僅在歐洲青少年選手中很有競爭力,哪怕是放在成人組,也是非常有威脅的。”

“直板橫打”的前世今生,王皓並非首創,這種打法來自北京隊的一名選手!

菲利克斯的橫空出世同樣引起了很多乒壇名宿的關注,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說:“這個小孩的直板橫打讓我感覺很驚奇,他的反手進攻和能力很強,跟橫板沒有什麼兩樣。”他馬上把比賽的影片傳給了一些乒乓人看。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富榮對這個運動員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他是個天才,“他的反手有那麼好的相持能力,站上世界冠軍領獎臺是早晚的事”。而當年推動直板橫打技術在國家隊生根發芽的國家隊總教練許紹發,更是為這一技術萌發出新的活力而激動:“終於看到一位歐洲年輕選手打破傳統學習直板橫打,尤其是反手進攻強勢,出乎意料,這似乎證明直板橫打在握法上沒什麼問題。”

名宿們不斷提到的“直板橫打”,國內球迷們並不陌生,但這項技術最初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可能並不為人所深知。藉著法國小將的話題,我們採訪了徐寅生和許紹發兩位前輩,聽他們來講講“直板橫打”的前世今生,也期待這一流淌著中國血脈的打法能夠煥發新生。

任何一種打法,如果不進步、不創新,就可能失去優勢,甚至被淘汰,乒乓球的百年曆史也的確被證明是一部不斷髮展的創新史。乒乓球起源於歐洲,最初的乒乓球賽場上幾乎是清一色的防守打法;上世紀50年代,歐洲的防守打法被日本的進攻和弧圈球技術突破,讓出了乒壇霸主的位置;到了60年代,中國的直板近臺快攻成為更加先進的技術,世界乒壇出現了新的領頭羊。面對來自亞洲的壓力,歐洲人一直在尋找出路,以圖東山再起。

60年代後期,中國隊連續缺席了兩屆世乒賽,而恰恰就在這幾年,歐洲選手學習了日本和中國的長處,橫握球拍弧圈球快攻結合的全攻型打法越來越成熟。當1971年中國乒乓球隊迴歸世乒賽時,歐洲選手已經完成了蛻變。那一年瑞典選手本格森獲得男單冠軍,歐洲湧現了一批優秀新手,歐亞對抗的格局已然形成。面對歐洲的挑戰,中國乒乓球界也在探索如何創新發展。學習孤圈球這種先進的進攻技術,來豐富中國的直板快攻打法,最終成了大家的共識,而原來的“快、準、狠、變”指導方針後面也加上了一個“轉”字。從這以後,中國直板快攻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和進步。

“直板橫打”的前世今生,王皓並非首創,這種打法來自北京隊的一名選手!

1981年諾維薩德世乒賽,中國隊第一次包攬了全部七個專案的金牌,但時任男隊主教練的許紹發卻提前感受到了深深的壓力,他對總教練李富榮說,“瑞典隊的打法很可怕,將來對中國會是很大的威脅”。事實證明,許紹發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自本格森1971年奪冠後,瑞典選手將橫板全攻型打法演練得爐火純青。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賽上,瑞典隊全面爆發,從中國隊手中搶走了蟬聯四屆的斯韋思林杯,男單冠亞軍也被瑞典人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包攬,男雙和混雙冠軍同樣未能落入中國隊囊中,中國男隊在這屆比賽中史無前例地顆粒無收。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直板打法雖然有的人掌握了弧圈球,或者加強了攻球的旋轉,但是我們的反手進攻能力依然很弱。相比歐洲選手,我們是一手打人家兩手,明顯處於下風。總教練許紹發陷入了痛苦和思考,直板快攻的致命缺陷成了他的心病——如果沒有創新和發展,不久的將來,橫板將一統天下,直板勢必就要被淘汰!

“直板橫打”的前世今生,王皓並非首創,這種打法來自北京隊的一名選手!

就在男隊陷入困境的時候,許紹發聽說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有人告訴我北京隊有個年輕隊員叫陳虎,他在自己的直板背面也貼了膠皮,打球的時候兩面都能打,我立刻就跑去先農壇看他打球。”陳虎的打法讓許紹發眼前一亮,他把陳虎帶到了國家隊,讓他和隊員們試練。“我記得很清楚,他和老隊員陳志斌對打時突然用反面打了一個變線,速度奇快,打得陳志斌一點反應都沒有。”是否可以讓國乒隊員們練練這種打法?這個大膽的計劃在許紹發腦海中清晰起來。

任何創新都避免不了伴隨而來的反對聲,這種奇怪又彆扭的打法當然會被很多人詬病——技術動作符合人體解剖學嗎?球板背後貼膠皮變沉了不影響速度嗎?許紹發當然也不敢一拍腦袋就蠻幹,他找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的吳煥群,請他研究直板反打的可行性。吳煥群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進行調研,最後得出了“完全可行”的結論。這一項名為“論直板反膠快攻打法的可行性”的研究成果,還曾獲得國家體育總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直板橫打”的前世今生,王皓並非首創,這種打法來自北京隊的一名選手!

科學的論證並沒有打破絕大多數人的固有觀念,有的人追到許紹發家裡去勸他放棄,有的人問他失敗了怎麼辦,有的人傳言他叫到國家隊做示範的陳虎是走後門進國家隊,還有的人說他是狗急跳牆。“我就是狗急跳牆,失敗了大不了辭職,但是再不做點什麼,這個中國傳統的打法就要完蛋了。”許紹發心裡急,在一片反對聲中,他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

在許紹發心中,徐寅生正是這個最佳人選,“他當過運動員和教練,現在又是領導,他經常講乒乓球要不斷創新”。許紹發於是帶著徐寅生來到訓練館,徐寅生看了這種新鮮的打法後對許紹發說,“可以試試,讓一些隊員先練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