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完成初稿、改了54年才最終定稿,一曲《紅旗頌》為何如此精雕細琢

7天完成初稿、改了54年才最終定稿,一曲《紅旗頌》為何如此精雕細琢

國慶將近,紅旗漫卷。由徐彙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音樂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的

“心中的紅旗”《紅旗頌》特展,今天(9月27日)在徐匯百代小樓隆重揭幕。特展彙集五十多年來《紅旗頌》的各個版本,以這一首振奮人心的激昂樂曲,帶領人們回望半個多世紀中國振奮人心的發展歷程。

《紅旗頌》是中國傑出交響樂作曲家呂其明的代表作,樂曲創作靈感來源於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半個多世紀以來,《紅旗頌》以其激情豪邁的旋律、鏗鏘有力的節奏,深深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海內外中國人。

以國歌旋律開啟“紅旗頌”

《紅旗頌》是由呂其明創作的管絃樂作品,用音樂語言深情描繪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情景,節奏激昂、旋律雄壯,在幾代人耳畔迴響,成為新中國樂壇當之無愧的經典作品。“心中的紅旗”特展透過豐富的展品和創作過程的分享,將《紅旗頌》誕生的故事呈現在參觀者面前。

1965年2月,35歲的青年作曲家呂其明接到任務,為即將舉行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趕寫一部定名為《紅旗頌》的管絃樂作品。

7天完成初稿、改了54年才最終定稿,一曲《紅旗頌》為何如此精雕細琢

10歲參加新四軍、15歲入黨,在紅旗下長大的呂其明,對“紅旗”有著深刻的感情。經過一番醞釀與構思,呂其明選擇以開國大典為創作背景,並選擇國歌首句的旋律作為《紅旗頌》主導動機的核心。這個主導動機貫穿全曲,表達了人民看到紅旗的激動之情。他將對黨、對人民、對勝利的喜悅與自豪,自然地融入進《紅旗頌》的每個音符之中。

作為中國第一部以歌頌紅旗為主題的器樂作品,用

7天時間完成初稿的《紅旗頌》1965年在“上海之春”音樂節公開首演後,立刻被各大文藝團體競相演出,廣為流傳,成為用音樂見證一個時代的標誌。呂其明說:“《紅旗頌》就是國歌音符的延續。紅旗在天安門上迎風舒展,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跨越半世紀完成“最終稿”

儘管首演後大受歡迎,在這首樂曲誕生後的

54年裡,精益求精的呂其明仍對作品進行了多次修改。

由於《紅旗頌》公演後即流傳甚廣,呂其明不便對作品進行特別大的改動,於是一個和聲、幾個音符地慢慢修改、雕琢,直到

2019年才最終定稿。此時,全曲相較於初演的版本,有將近四十個地方進行了修改。

在呂其明看來,這些改動雖然細微,卻對整部作品的品質提升至關重要,是必需的修改。

“就像一個雕塑家在一件作品最後收工前,要用砂紙去精細地打磨一樣,作曲家對他的作品也要進行反覆的精雕細琢,才能使其成為精品。”

7天完成初稿、改了54年才最終定稿,一曲《紅旗頌》為何如此精雕細琢

受訪單位供圖

“心中的紅旗”特展現場,集合了《紅旗頌》幾乎每一次修改之後誕生的新版本——管絃樂版、管樂版、合唱版、鋼琴版……參觀者不僅可以從中感受到作曲家的嚴謹創作,也將見證“曲中的紅旗”成為人們“心中的紅旗”的藝術歷程。

呂其明本人對《紅旗頌》有一個準確的評價與定位:一部標題性的、普及性的、接地氣的、雅俗共賞的作品。在他看來,一部專業的音樂作品,特別是器樂作品,只有得到專家和群眾的雙重認可,才能被稱為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一方面,專家認可你的作品中有很多創作技巧值得研究;另一方面,老百姓也喜歡你的作品。這可以說是音樂藝術的‘最高標準’了。”

《紅旗頌》樂曲創作的靈感來源於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此次展覽所在的百代小樓不僅是《義勇軍進行曲》灌製地,也是《紅旗頌》的初版錄製地。一個多世紀以來,活躍在百代小樓這座優秀歷史建築中的音樂家們,譜寫出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為時代留聲、為歷史留痕。

此次特展將《紅旗頌》與《義勇軍進行曲》所蘊含的紅色初心同頻共振,以新穎的多媒體互動形式呈現《紅旗頌》的精彩瞬間。市民遊客可以在現場選用不同種類的

“樂器”合奏一曲“紅旗頌”,將激昂的旋律轉化成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奮鬥的強大動力。

(來源:

上觀新聞

作者:李寶花)

【來源:上海市徐彙區人民政府_新聞中心】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