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亨利先生為一盒名貴的雪茄向保險公司投保。

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保單中承諾:一旦雪茄因為任何意外,尤其是火災而損壞,保險公司須支付15000美元賠償金。

一個月後,亨利抽完全部雪茄,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並宣稱名貴雪茄毀於“一系列小型火災事故”。

保險公司拒絕支付,理由是亨利只是正常地使用雪茄。

於是,亨利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並輕而易舉地打贏了官司,獲賠15000美元。

儘管法官認為,亨利的索賠有點無理取鬧。

但雪茄投的是火災險,同時保單並未清晰地界定哪些“火災”將不予理賠,那麼保險公司理應履行保單義務,賠償亨利。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亨利剛拿到支票,還沒來得及兌換現金,就被警察帶走了。

因為警方接到保險公司的舉報,認為亨利有24次故意縱火的嫌疑!

在法庭上,警方拿著保險公司提供的縱火記錄,就是亨利的索賠檔案,進行指控。

最後,法庭判亨利入獄24個月,並處罰金24000美元。

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這一精彩紛呈的邏輯故事,出自加拿大作者布蘭登·羅伊爾的著作《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

這本書為讀者在學習和現實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進行邏輯思考,提供了50種推理法則。

很多人在吸收和判斷資訊時,都帶有偏見,並且思維單一,不能多角度思考,甚至於讓沉默成本影響所有的決策。

那些有推理能力的人,首先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一、能避免選擇性感知

海蒂在過去的10年間,有三段感情的長期關係,但每一段都以分手告終。

她在第3次分手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男人都不可信,他們沒有一個好東西。

男人真的不可信嗎?世上真的沒好男人嗎?顯然,海蒂的想法是以偏概全。

布蘭登·羅伊爾把這種以偏概全的認知偏見,叫做選擇性感知。

選擇性感知是基於自己的認知,形成獨特的評判標準和依據,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海蒂本該是檢討自己在3段感情中存在的問題,並吸取教訓。

但她對自己以往的關係有意識地選擇,所以有痛苦,有沮喪,甚至妄下所有男人都不好的言論。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會有選擇地去理解一些事情。這一行為,不僅表現在對一些事情的評價,還有對一些人千差萬別的評判。

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比如人們對張愛玲的評價。

有人認為她的小說難登“大雅之堂”,說她是一個愛出風頭,喜歡穿奇裝異服,相貌難看的人;

有人認為她是影響世界的華人女性,才華傾世;

有人認為她性格孤僻,語言荒涼,一生缺愛,活得孤獨。

同樣的人,不同的人對她的理解各不相同。

每個人都是基於自己的認知,對她做出了自我的判斷。

海蒂對感情和人們對張愛玲的不同看法,都是透過選擇性感知,所做的自我推理。

換句話說,我們只會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

我們想要具有推理能力,就不可盲目自信,只有避免選擇性感知,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少點執念與偏執,多點積極的推理思維,多與別人有效交流,多聽取不同的聲音,這樣才能確保對同一事情,做到全方位的瞭解。

二、需要有發散性思維

愛因斯坦去世之後,科學家們對他的大腦切片進行研究,發現他的大腦與普通人並沒有多大區別。

他之所以聰明,在於他喜歡不受約束的胡思亂想和他的腦洞大開。

愛因斯坦透過假設各種可能,迸發出許多新的創意和想法,然後從中總結規律,得出他想要的答案。

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這種胡思亂想的思維,就叫發散性思維,它就如望遠鏡一樣,能讓你看到更多的東西。

《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

這本書中,布蘭登認為,發散性思維能讓人們的思路向四方延展。

一位猶太人來紐約辦事,因感覺身帶50萬美元的現金不方便,就想讓銀行暫時保管。

他想租銀行的保險箱,結果問了數家銀行,租金都特別昂貴。

當他打聽到花旗銀行保險箱的租金,比其他銀行的租金便宜,一年僅需6美分時,他果斷用50萬美元的現金做擔保,貸了1美元,租了保險箱。

這種做法不僅省去了存錢取錢時的麻煩,而且租用保險箱的費用,還是法律允許的。

這就是發散性思維最好的應用。

它的特徵就是在推理過程中充分調動想象力,沿著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進行思考,透過已有知識、觀念的重新組合,探求更多更新的答案、設想或解決辦法。

納文·賈恩說:“發散性思維看待事物,就是從完全不同的框架思考問題。”

發散性思維,能突破思維定式的束縛。它像裁縫一樣能穿針引線,可以將碎片化的想法串聯重組,變成有創意的思考,是邏輯推理必不可少的一種思維。

三、別讓沉默成本影響決策

拿破崙說:“沒什麼比決策能力更困難,因而也更珍貴的了。”

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有推理能力的人無論是在解決問題,還是在把握機會方面,都能及時做出正確的決策。

小艾與小郭戀愛3年,快要結婚時,她發現對方並不適合嫁。

但小艾覺得已經付出了3年的感情,還是嫁吧,結果婚後,她後悔不已。

如果小艾婚前能夠把此前的一切感情投入等,當做沉沒成本,及時止損,她錯誤的戀愛就不會導致失敗的婚姻。

所謂沉默成本,就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現實生活中,像小艾這樣做事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只要一想到自己已經在某件事上投入了非常多的時間和心力,就想一條道走到黑。

當沉沒成本已經產生併成為現實時,我們要當機立斷作決策,不要受沉沒成本帶來的潛在錯誤影響,及時止損,並以當前條件為新的起點進行理智決策。

布蘭登在書中強調,“沉沒成本”不應該影響人們對後續事件的決策。

事實上,我們在針對未來做出決定時,根本不應該考慮已經投入的任何成本。

我們如何才能接受沉沒成本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放棄得不到的事或人,並不一定意味著自己之前的決定是錯的。相反,曾經的過往是當初最好的決定。

其次,我們要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

再有,我們放棄之前的努力,並不意味著失敗。我們所有的經歷都是財富,那些知識、技能和感悟,對我們實現人生的價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總之,我們要正確理解沉沒成本,以免影響我們對未來事件的決策。

寫在最後:

《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

是一本邏輯入門書。它先後榮獲“美國總統圖書獎”“國際圖書獎”“年度教育圖書獎”。

書中有一套完整實用的邏輯推理概念,善於推理的人,透過收集到的資訊,能正確提出問題,理性思考,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一個人是否有邏輯推理能力?首先看這3點

一個人是不是有邏輯推理能力,必須避免選擇性感知,學會運用發散性思維,別讓沉默成本影響自己的決策,這3點是首要條件。

希望讀者透過這本書,可以意識到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讓自己在合乎邏輯的思考中體會到快樂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