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花蕊夫人,都生活在五代時期,都與四川有關。一位是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妃,姓徐,初封賢妃,因為她才色俱美,很受王建寵愛,她生的兒子王衍就得以立為太子。王衍即位後,這位花蕊夫人就成了“順聖太后”。王衍年少,驕淫好酒,頗能文,喜作浮豔之詞。他待奉太后、太妃們到青城山祈禱、遊玩,宮女皆著奇冠異服,飾以雲霞之畫,望之飄然若仙。王衍寫了《甘州曲》,描述宮女的情貌,那歌詞是:

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許,淪落在風塵。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前蜀滅亡後,這位“順聖太后”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所殺。她作有宮詞,記載前蜀“宣華宮”遊樂故事,稱為《花蕊夫人宮詞》,其中可確定是她所寫的有九十餘首。她丈夫王建的墓,叫永陵。在今成都市西郊三洞橋、陵中石棺床的東西南三面刻有伎樂二十四人,奏琵琶、箏、鼓、笙、笛、鈸等樂器,是一個完整的宮廷樂隊。這組浮雕是王建墓最珍貴的藝術品,把它和花蕊夫人的宮詞對照起來看,可以想象出當年蜀宮宴會的盛況。

另一位花蕊夫人,是後蜀主孟昶之妃,姓徐(一說姓費),青城(今四川都江堰西)人。孟昶即位,上距王衍之亡不過十年。前一位“花蕊夫人”的豔名還滿灌蜀人之耳。孟昶對他這位徐貴妃的才色,深為慕寵,除了將她升號為“慧妃”外,還特地用前朝王建愛妃名號來稱她,亦叫花蕊夫人。“花蕊”二字含義,當然是說蓮花的顏色也不如她美,只有花蕊的輕盈柔媚可以稱之了。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孟昶即位時只有十六歲,雖然史稱其好學喜文,曾立石經,並以木板刻書,有功於文化;他也批評過王衍說:“王衍浮蕩而好輕豔之詞,朕不為也。”但在蜀地富庶、境內安寧的環境下,他也漸漸習於奢侈,喜好打毯走馬,多采良家女子充後宮,甚至連溺器也用七寶裝飾。他曾下令在成都城上盡種芙蓉。對著四十里鮮花盛開的美景,他對左右說:“古以蜀為錦城,今觀之,真錦城也。成都的“蓉城”之名即從此來。孟昶對花蕊夫人恩愛情深、形影不離。蘇東坡曾記載過一件事:

餘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己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 乃為足之雲。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現在流傳的孟昶《玉樓春》詞是這樣的: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一點月窺人,倚枕釵橫雲鬢亂。 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 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由於這首詞與蘇軾那首《洞仙歌令》語句大同小異,使得後代詞論家反覆辯難不已。但最低限度,孟昶與花蕊夫人納涼摩訶池上是事實,孟昶曾作詞紀其事也是事實:東坡幼年曾聽老尼念過全詞也是事實。東坡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自說是用孟昶原旬,其補足之句,當亦是由此而發。讀者只是細吟這兩句,也不難體會蓉城夏夜時的清涼氣息和花蕊夫人冰玉般的風度。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花蕊夫人還有宮詞傳世,其中好些首都真實反映了當日後蜀宮中的生活情況,也透出了她自己的影子。如: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去碧波中。殿前官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嬌。上得馬來才飲走,幾回拋控把鞍橋。薄羅衫子透肌膚,夏日初長板閣虛。獨自倚欄無一事,水風涼處讀文書。春天睡起曉妝成,隨侍君王觸處行。畫得自家梳洗樣,想憑女伴把來呈。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宋乾德二年(964年),趙匡胤派兵伐蜀,後蜀君臣習於苟安,士無鬥志。孟昶派出的抵抗隊伍與宋師一觸即潰。孟昶只有奉表投降。花蕊夫人作為俘虜被押送汴京。剛離蜀地時,她滿懷悲痛,在驛站牆壁上,題了一首《採桑子》: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據說她剛剛寫了這半闕,便被軍騎逼迫上道。後來有人為她續了下半闋:三千官女如花面,妾最嬋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寵愛偏。

不能說這位詞客有意“辱弄”花蕊夫人,因為當時的形勢是明擺著的:趙匡胤下令,對花蕊夫人要單獨護送,就已經透出資訊了。果然到汴京後,她被單獨召見。趙匡胤問她:“為什麼蜀國亡了你不以身殉國?”花蕊夫人即口占一絕以回答: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細玩此詩,其味深長。似乎在“頌揚”勝利者的威武,實際是傾吐了對蜀亡的既惋惜又憤慨的複雜情緒。據說,趙匡胤當時聽了很高興。花蕊夫人之機智聰慧,於此可見。

孟昶到汴京時,宋太祖先命其弟趙光義出面迎接,又在崇元殿備禮接見,賜以金銀、錦綺、房第,封之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給節度使的最高俸祿。不過,這位沒有生任何病、年僅四十七歲的降王,卻在數天後突然死去。原因自是不言而喻。而花蕊夫人便被強迫“備後宮”了。據說花蕊夫人雖然含垢忍辱,接受趙匡胤的“寵愛”,但始終不忘孟昶。她悄悄畫了孟昶的像,供祭在房中。一次被趙匡胤發現追問,她假說供奉的是“張仙”,以此掩蓋過去。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花蕊夫人,竟然有兩個,她們分別是誰

至於花蕊夫人的結局,史籍記載就更為迷離了。一說是被趙光義射死:“花蕊夫人隨昶進京,昌陵(指宋太祖)亦惑之,晉邸(趙光義封晉王)數諫不從。一日,從獵苑內,花蕊在側,晉邸方調弓矢,引滿擬狩,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鐵圍山叢談》)一種說法是她“後輸蠶室,不忘故主,以罪賜死”(《太平清話》)這就是被判徒刑,弄去從事養蠶勞動。又因懷念蜀王,被處死。還有人說她在宋宮一直受到趙匡胤的寵愛,與上下宮人相處都很好,後來患腸病卒於玉真宮內。幾種記載不同,現已無法確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