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一個人成大器者,必歷經十二種磨鍊

王陽明:一個人成大器者,必歷經十二種磨鍊

王陽明:一個人成大器者,必歷經十二種磨鍊

人之所以身心疲憊,往往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執念。正所謂有心者有所累,無心者無所謂。想太多,就是折磨自己。

世俗的憂慮煩惱,永無止境。我們所追求和想擁有的東西實在太多,名利、權力、感情,常常是欲罷不能、難以割捨,所以才會越活越累。

人活的是一種心情,生活就應該學會去繁從簡,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中國五千年,聖人兩個半。這兩個聖人,一個是孔子,另一個是王陽明。

王陽明的一生波瀾壯闊,也歷經磨難。他左手持劍,力挽大明江山;右手撫卷,創立心學大家。

正如王陽明所說,事上磨鍊乃真修行,否則終無長進。一個成大器的人,須歷經十二種磨鍊。

在做人做事上,陽明先生的很多觀點往往一語道破玄機,那些困擾我們多年的難題,在他的字裡行間都能得到答案。

比如,在陽明先生看來,一個人若是止步不前,大都是卡在了這三個問題上不得解脫,以至於無法前行,終日鬱鬱寡歡。

01#

01#

陽明先生說:

“過去未來事,思至何益?

徒放心耳。

”過去和未來的事,想了又有什麼用,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過去和未來其實都是不真實的,過去的事已成定局,我們思考再多也無濟於事,未來的事還沒有到來,對於未來的幻想,無非是自己的臆想罷了。

所以,最重要的、也最真實的是當下這一刻。

但我們總是錯誤的在當下懷念過去、憧憬未來。

偶爾這樣也無可厚非,因為回憶和憧憬都是人的正常情緒。

但如果執念於過去,或者過多地寄希望於未來,都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你的過去,是過去之前的那些當下造成的;

你的未來,也是由當下的你做的事決定的。

所以,在過去、未來和當下之間,我們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當下。

以前的工作再好也回不來了,也不要去等待更好工作的到來,當下的工作才是你的正事。

人,曾經的故人,不管多少委屈和美好,都已不真實。

珍惜眼前人才是該做的事,否則眼前人也會成為你的故人。

珍惜當下,是句多麼樸實的話,很多人卻一點都不珍惜。

不問過去,活在當下

不問過去,活在當下

陽明先生說:

“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歷,還沒有開始工作,就擔心能不能做好,做不好怎麼辦?

做得好,結果會怎樣?

我會得到什麼?

在做事的時候,甚至會猶豫,這件事值不值得做,做了沒結果不是等於白做了嗎?

做得好,是否有鮮花掌聲等等。

而真正去做事的心思卻用得很少,甚至草草了事、結束任務。

其實靜下來想想,這些擔憂都是沒有意義的,對你要做的事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消耗我們的精力,進而帶來更多的怨言和煩惱。

一件事,擔憂得多,無法執行;

希望得多,最後可能失望也會越大,打擊信心。

所以,不管做什麼,過程永遠是最重要的。

《增廣賢文》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就像去旅遊,真正看風景的感受其實也就那樣,但是在去景區的路上,才是最開心的。

而我們要享受的恰恰就是“看風景”的過程,而不是“景區”這個終點。

不問過去,活在當下

02#

陽明先生說: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人在遭遇不公、不順、挫折時,最容易抱怨這和抱怨那:

為什麼我這麼倒黴?

為什麼我的運氣這麼差?

其實你想要的一切,財富、愛情、健康、家庭等等,不管是什麼,都需要等價的交換,而你可以拿出來交換的又是什麼?

財富需要自我價值交換,愛情需要付出真心交換,健康需要鍛鍊和飲食規律來交換,家庭需要陪伴來交換。

大致的原因,我們只會看一個結果,但不會看我們為這個結果能夠付出什麼。

當你知道自己做得還不夠的時候,自然不會怪別人。

自己是一切的原因,所有的不如意,都是自己沒做好,這才是尋找到了問題的根源。

從自己入手,才能化解問題。

寬容是一種人生修養。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寬容不是縱容,而是與人為善。

寬以待人,柔能克剛,英雄莫敵。

與暴力相較,善的東西,雖柔軟,卻更有力量。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中說: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誌:

寬容、忍讓、和善。

”陽明心學裡也說要修心,要寬容。

寬容既指寬容他人,也指寬容自己。

王陽明:一個人成大器者,必歷經十二種磨鍊

02#

但求無愧於心,不求事事如意

1505年,王陽明冒死上書,請求釋放被誣陷的好友,結果被貶貴州龍場做驛丞。

當時的龍場,處於萬山叢棘之中,瘴氣瀰漫,驛站也破敗根本無法居住。

王陽明只能在山洞邊搭一間矮小茅屋棲身。

雖遭遇困厄,但他沒有意志消沉,還安慰隨從,只要苦不入心、心中不苦,生活便是甜的。

他白天開荒種菜,晚上打坐修心,才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也因此成為一代心學大師。

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

人若想成大器,就要經得起磨難。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寫:

“沒有低谷這個詞,所有的艱難不過是為了登頂所必經的上坡路而已。

如果你停止,就是谷底,如果你還在繼續,就是上坡。

南宋詩人陸游五起五落,一生坎坷,也一生豁達。

一次屋頂瓦片被狂風掀掉,牆壁被大雨淋溼快要坍塌,家中無米揭不開鍋,他並無憂愁,反即興賦詩:

“昨夕風掀屋,今朝雨淋牆。

雖知柴米貴,不廢野歌長。

3

3歲入仕時,他因觸怒宋孝宗,被罷官回老家賦閒四年,期間寫下了千古名句: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平日最大嗜好,就是種花、賞花。

身處逆境,以此解憂。

正是這種豁達的性格,讓他成為詩壇最長壽的詩人,活到了85歲。

沒有走不出的困境,沒有爬不出的低谷。

人生如釀酒,只有等待,才有苦盡甘來的一天。

但求無愧於心,不求事事如意

但求無愧於心,不求事事如意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任正非和北大畢業生的故事。

這個畢業生第一天入職華為,就公司的經營戰略和組織架構等各項問題,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萬言書”給任正非。

他自以為獨到的見解,肯定會得到賞識和重用。

沒想到任正非看完之後說:

“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議送醫院治療,如果沒病,建議辭退。

”這個畢業生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在沒有本領的時候,太自以為是。

其實,王陽明也曾犯過類似的錯誤。

15歲那年,王陽明為穩定邊關建言獻策,寫了一封奏疏交給父親:

“我已寫好平安策,請轉交皇上,我願出關,討平韃靼。

”父親把奏疏一扔:

“無知之極,狂妄之極。

”十五歲的王陽明,無論是資質還是能力,都不足以讓人信服,莽撞的行為非但不能成事,反而會招來殺身之禍。

聽了父親的教訓後,王陽明從此心無雜念,苦讀兵法,二十六歲時就幾乎看遍了所有的兵書戰策。

人若想有所長進,功夫下得越深,根基就扎得越穩。

1957年,有出版社決定翻譯出版《堂吉訶德》,找到了楊絳先生。

為了翻譯好這部著作,48歲的楊絳開始自學西班牙語,每天抱著字典,從零開始,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啃。

就這樣苦學了四年,楊絳才徹底掌握了西班牙語,《堂吉訶德》譯本一經出版,便好評如潮,被公認為是最優秀的翻譯之作。

有一句話說得好: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深耕自己。

03#

03#

電影《教父》裡有句經典臺詞:

“花一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真正拉開人與人差距的,是你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

作家豆豆在小說《天幕紅塵》中刻畫過這麼一個場景。

老九開了一家麵館,特色是祖傳手擀麵,但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他向葉子農請教如何走出困境,葉子農建議他引進機器。

但老九不願意:

“手擀麵比機器做的面好吃,因為手工面傳統、地道、有味道。

”在老九的認知思維裡,始終認為“機器面不如手工面”,就算手工面成本很高,他依然選擇請廚師做手工面。

但在葉子農看來,麵條好不好吃,不在於是手工的還是機器的,而是面的軟硬度、麵皮的厚薄寬窄、面的結構,是由麵糰的做工方式決定的。

這就是普通人與高手的思維模式差別。

最後將信將疑的老九,嘗試引進機器,沒想到生意漸漸火爆,成功翻身。

同樣一件事,不同思維模式的人做,結果註定大相徑庭。

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頂級優秀的人改變思維模式。

明朝正德年間,朝政荒廢,加上土地兼併嚴重,自然災害頻發,各地盜賊蜂起。

南贛地區位於四省交界之處,地形複雜,溝壑縱橫,森林茂密十分便於山賊藏匿。

地方官府對此無能為力,多次圍剿始終難以根除。

這塊難啃的骨頭,最後落到了王陽明手裡。

到任後,王陽明並不急於剿匪,透過走訪瞭解到,沉重的賦稅讓很多年富力強計程車兵迫於生計,做了土匪。

剿匪只是治標不治本,要想徹底解決南贛匪患問題得另想他法,最後王陽明想到了一個根治的辦法:

教育,辦學校。

從思想上去教育民眾,然後改善當地的吏治、民生。

就這樣,王陽明徹底根除了南贛地區山賊出沒幾十年的難題。

真正限制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經濟上的貧窮,而是認知上的困頓。

思維的寬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一個人的心態,就像飛機的發動機,為航程提供源源不絕的動能;

而能力,就是飛機的兩翼,提供升力和飛行的穩定性;

思維方式,就是操縱桿,掌控方向,始終翱翔在正確的路線上。

王陽明:一個人成大器者,必歷經十二種磨鍊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王陽明遊南鎮時,一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曰: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說: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我們看到的巖中花樹呈現什麼樣子,反映的是我們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我們對花的認識最終反映的是自己心的境界。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做人之基為修德,修德之重在修心,疑心生暗鬼,便會以己度人。

然而,萬事萬物皆是人內心的投射,我們所看到的不堪,其實是自己內心世界的醜陋。

心中有風景,眼前才能無是非。

更何況,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裡的苦與樂?

老子說:

“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所以,有些話聽過就好,不必當真;

有些事知道就好,不必說破;

有些人看清就好,不必拆穿。

人生很短,我們無法決定身外的事情,與其費盡心思揣摩別人,不如把時間用來正視自己。

正視自己,是一種內心的自省。

懂得自省,可以摒棄憤世嫉俗之心,讓心胸開闊。

以包容的心態看他人,以真實的眼光看自己。

當我們願意面對真實自己,常思己過,莫論人非時,就能完成修身立命。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04#

王陽明說: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

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

”人只有在磨練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這就是在事上磨練的含義,也就是要培養活智慧,而不做死學問。

真學問,稱之為“學道”,即“坐而論道,起而行之”,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學”常常被誤以為是專在心裡空想,實際上王陽明一再告誡弟子,別懸空虛想,要在事上磨練。

事上磨練,通俗地說,就是要參與社會實踐,在紛繁複雜的具體事務中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做到動靜皆定。

以此沉著冷靜,正確應對,最後就進入“不動心”境界。

《鬼谷子》裡講到:

“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

”與其心馳神往,沉淪慾海,不如守住寂寞,待到花開。

畢竟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周國平先生剛到北京的時候,一直住在地下室,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只有自己和牆壁。

在地下室裡,他完成了自己第一本隨筆。

在隨後的日子裡,無論身在何方,他都沒有忘記過地下室的日子。

他說:

那是一種充實的快樂。

獨自一人,最考驗一個人生命的厚度。

靜水流深,越是深邃的河流,越顯得安寧平靜。

一個淺薄的人,是無法享受寂寞的。

他們喜歡熱鬧,唯有熱鬧,他們才不必思考自己。

能夠享受寂寞,本身就是偉大靈魂的標誌。

王陽明被貶龍場時,他依然研讀四書五經,最終悟道成聖。

蘇東坡被貶黃州時,也曾一個人在禪院靜靜書寫《易傳》。

對於內心豐盛的人來講,寂寞,是一場不得不赴的宴會。

他們盛裝出席,並終將收穫自己的榮耀。

人只有耐住寂寞,經受磨練,才能在順境中不迷失,在逆境中不沉淪。

有句俗語這樣說:

“不受煙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

”閱遍世事的人才懂得,心馳神往只能讓人“心滿意足”,而不能讓人“心想事成”。

須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04#

磨鍊心態

有人說,沒有異想,哪來天開。

殊不知,“異想”與“天開”之間,是“篤行”在連線。

很多人之所以想太多,是想務必周全,不要路上出岔子。

但是諸葛亮尚且算有遺策,何況是我們呢?

世界像一座大山,上面霧氣朦朧,我們永遠不知道它的全貌如何,只能一邊走,一邊摸索。

王陽明說:

“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

”想了解一個東西,就要去實踐,不能只是學習思考,那沒有用處。

王陽明很小的時候立志當聖人,很多人都嘲笑他自不量力。

但是王陽明二話不說,馬上去“格物致知”,去格竹子,去邊關闖蕩,發奮讀書。

雖然一直受挫,但是他卻在行動中不斷髮現理學的問題,這才有了後來心學的建立。

不要想太多,沒有頭緒也不要緊,先行動起來,事情會一點點露出眉目。

做,就有成功的機會;

不做,就只能等待失敗。

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人生最悲哀的往往是:

我當時真的應該那麼做,卻沒有那麼做。

不要躊躇不前,在前行中不斷矯正自己人生的航向,一點點前進,一點點接近,我們終究能抵達人生的彼岸。

知行合一是一種智慧,堅持不懈是一種境界。

在年老的時候,我們終究會為自己感到驕傲,而不是為自己虛度一生而感到遺憾。

王陽明:一個人成大器者,必歷經十二種磨鍊

磨鍊心態

磨鍊心態

心學大師王陽明認為,自滿又自以為是的人,人緣都好不到哪裡去,甚至連最親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都會疏離。

古語有云:

“滿招損,謙受益。

”正所謂謙虛納百福,謙虛的人,總是更能吸引福氣。

虛心的人,心胸開闊、待人和藹,不僅自己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也知道尊重別人,這樣的人自然人脈寬廣,總能遇到貴人。

相傳“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曾在散步的時候遇到一個身穿布衣,其貌不揚的老人。

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掉到橋下,對張良說:

“小夥子,幫我把鞋撿起來。

”張良很不解,但是對方是個行動不便的老人家,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就去幫忙。

沒想到老者剛拿到鞋,順手又把鞋扔了下去,一連三次,煩不勝煩。

張良不但沒有生氣,也沒有不耐煩,而是恭敬地幫老者穿鞋,毫無怨言。

老者笑著點點頭說,“孺子可教,五天後,天亮之時,你到這兒來等我。

五天後的天亮之時,張良來到了約定地點,發現老者早就在此等候,老者生氣地叱責:

“與人相約,怎麼能遲到呢,五天之後你再來,必須早點到!

第二次,天還沒亮張良就起來,但是依舊遲到了。

第三次,張良乾脆半夜就出發,正好碰上了老者,老者對張良的謙遜很是欣賞,便送給張良一本兵書《太公兵法》。

也正是這本書,讓張良頓悟了謀略的奧秘,日後輔佐劉邦,開創了漢室江山。

太自以為是的人,就是太以自我為中心了。

浮世如潮人如水,這個世界上從不缺有本事的人。

一個有天賦有才能的人,如果只知道高傲自大而不知學習,最終他還是會江郎才盡、一無所成。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自以為是的人容易止步不前,因為他們早已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反而是謙虛的人容易取得進步,突破自我。

這就是謙虛的力量。

謙虛的人,就算是才華橫溢也不會自負炫耀,反而更加謹慎和氣,默默地積累著自己的能力。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保持著開放平和的心態,身處順境而不驕傲,身處逆境而不絕望。

這樣的人,福澤是很深的。

活得通透的人,就像一朵曇花。

他們會在無聲處努力的綻放,卻不會用高傲和炫耀打擾別人。

謙虛對待人,用親和的、欣賞的心態去對待別人的建議,這樣的人更容易遇到貴人,得到喜愛,福氣和運氣自然就會來到他們身邊。

因為謙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05#

05#

老話說得好:

“人貴有自知之明。

”自重,就是一種自知之明。

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不卑不亢、正視自我。

王陽明說: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他認為,尋得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無論我們是忙碌還是清閒,自我省察都是很重要的。

只有認清了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才不會得意忘形,貽笑大方。

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哪怕能一時神氣,但真正碰到困難時,只會因為過度地自負而輸得很慘。

螞蟻緣槐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錯誤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就怨不得要獨自吞下失敗的苦果。

春秋戰國時期,除了有我們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還有一個小小的國家被稱作息國。

息國的知名度雖然不高,但是也曾擁有過一定的軍事實力。

息國國君卻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敢向更加強大的鄭國宣戰。

大臣們紛紛勸說國君,指明瞭息國的國力和兵力都不如鄭國,奈何息國國君根本聽不進去。

貿然發動進攻,最終自然是鎩羽而歸。

越是能力欠缺的人,越是喜歡用高估自己來尋找一點可憐的自尊。

而層次越高、學識越豐富的人,越有自知之明。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而自畏,就是對自己的言行要有敬畏之心。

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

常懷敬畏之心,說話有分寸、做事有底線,才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不知自畏之人,為人處世沒有原則和底線,做事不知輕重,容易招災惹禍。

長此以往,原本屬於我們的福氣和親人都會離我們遠去。

我們每一次不負責任,最終折損的都是自己身上的福報。

不自畏,難立足。

王陽明說:

“君子之所謂敬畏者,非有所恐懼憂患之謂也,乃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之謂耳。

”而自畏的最高境界不是恐懼,而是慎獨。

晚清名臣曾國藩,在臨終之時告誡兒子的第一句話便是:

“慎獨則心安。

”做事必須讓自己問心無愧,他人的口舌才是其次的。

沒有自知之明和敬畏之心的人,容易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中迷路,更容易行差踏錯,誤入歧途。

每個人都有善惡兩面,就連慈悲的佛祖都有一個惡毒的影子。

不自量力,不知敬畏的人,更容易被自己的狂妄和邪念吞噬,毀掉自己身上的福氣。

磨鍊能力

磨鍊能力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立志做什麼呢?

答案是:

做第一等事。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

有一天,他一本正經地問老師:

“何謂第一等事?

”這相當於是在問,人生的終極價值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因為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

但他還是很快作出了堅定的回答:

“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嚴肅地看著老師說:

“我認為不是這樣。

”頓了頓,一臉鄭重地繼續說道:

“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這也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王守仁的人生方向也經歷了不少變化。

他一生有五溺,“初溺於任俠之習;

再溺於騎射之習;

三溺於辭章之習;

四溺於神仙之習;

五溺於佛氏之習”。

但無論在哪一個方向上,王守仁的目標都很明確,那就是:

要做就做第一等事。

胸中有志,心中有事,自律才有了根本的依託。

有了人生目標與志向,自然會擁有自律的能力。

《認知突圍》中有句話說:

所有的懶惰、放縱、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於認知能力受限。

越自律,認知能力越強,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逐漸拉開的。

一個人的自律中,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決定著你人生的高度。

真正能夠登頂遠眺的人,永遠是那些心無旁騖,堅持著往前走的人。

願我們真正成為自律的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生沒有近路可走,但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越勤奮,越努力;

越自律,越優秀。

說要自律的人很多,可堅持自律的人很少,就像爬一座險峻的高山,越臨近山頂,能夠咬牙堅持往前走的人越少。

好的堅持,本身就是一種自律。

還記得去年的時候,一位名叫沈華的96歲老爺爺走紅網路,健身26年的他體格健壯,完全不像一個近百歲的老人,大家都喊他“華仔”、“華叔”。

沈老每天的作息時間非常規律,從不超過晚上十點睡覺,早晨四點多就起床活動身體,每天下午到健身房報到。

他的同齡人很多都已經不在了,沈老說:

“現在健身和運動是我最好的朋友。

七十多歲的沈華最初進健身房,總遭遇很多白眼,很多人都覺得他一把年紀,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可現實是,很多年輕人只是健身房的過客,沈華卻用二十年變成了為人熟知的“肌肉爺爺”。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從30歲開始寫作,至今已快有40個年頭,創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經典又高產。

村上春樹寫作有個習慣,他每天只寫4000字,400字一頁的紙,每天寫到10頁就停下來。

另外,他每天都會拿出一個小時出來跑步,雷打不動,正是這種高度自律,讓他有精力能夠持續產出優秀的作品出來。

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

而那些自律的人,往往連老天爺都不忍心辜負他們。

關於“事上磨鍊”,即把心中的良知貫徹到實踐中去,透過主體日用間的體知踐履,在知善知惡的良知指引下為善去惡,不為外物所蔽,養成理性自覺的道德品格。

王陽明強調: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就個人成長而言,王陽明自“龍場悟道”以來,堅持知行合一,政務上整頓吏治、減免賦稅、禁止騷擾客商、興辦書院、賑濟災民,軍事上剿撫並用、賞罰分明等等。

在百險千難中體悟良知,逐漸達到不為外物牽引的“不動心”境界。

對比來看,“心上用功”往往要求反身內求,靜坐反省;

“事上磨鍊”則要求良知外化於事,並與物產生聯絡。

倘若僅僅在唸頭、意識上用功,脫離事物空想,就好比架著空鍋燒火。

歷史上,陽明心學旨在批評和改變明代中葉士人溺於訓詁辭章的沽名釣譽、形跡比擬以及過度追求私慾的社會風氣,是對知行脫節的補偏救弊。

今天,“心上用功”與“事上磨鍊”對我們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常破“心中賊”,在事務中磨鍊,才能最終成事成業。

俗話說:

“勝人者力,自勝者強。

”內心篤定而強大的人,總能做到心外無物。

古語道: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心上修、事上煉,修得一顆自在明淨的心,修得一顆篤定強大的心。

人生從此動靜皆宜,不驕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