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自高祖至於中宗,數十年間,再罹女禍,唐祚既絕而復續,中宗不免其身,韋氏遂以滅族。玄宗親平其亂,可以鑑矣,而又敗以女子。——《新唐書》

在唐朝的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但他充其量只能算半個好皇帝,年輕時的他勵精圖治,後來卻只顧談情說愛,將國家大事交給奸佞之臣處理,如此才有了安史之亂。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的事業不僅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就連他的生活也是如此,前半生與楊玉環雙宿雙棲,從此君王不早朝,後半生卻坎坷淒涼。

唐肅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亂還於舊都,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被請回了長安,但回宮後玄宗並沒能安享晚年,反而與而兒子反目成仇,還頻頻被兒媳張皇后折磨,最終孤獨而死晚景淒涼……

李隆基與兒子李亨

唐肅宗李亨是李隆基的第三子,年幼時深受唐玄宗的寵愛,兩歲被封為陝王、五歲官拜安西大都護,這是其他皇子做夢都難以想象的榮耀。

從某個角度來說,李亨與李隆基有如此親密的父子,按道理來說不應該會反目成仇啊!其實兩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只是一直隱忍不發而已。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眾所周知,唐朝皇帝的身體裡,或多或少都帶一點犯上篡位的基因,唐高宗李淵發動反隋起義,奪取了自己表兄弟家的江山。李唐初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成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唐高宗李治、武后武則天的政治交替也不安定,期間充滿了各種血雨腥風,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如此。他先後除掉了少帝李重茂和姑姑太平公主一黨,才登上了皇帝寶座。

唐玄宗八歲目睹生母慘死,十四歲目睹神龍政變,後又旁觀韋后殺死太子李重俊和中宗李顯。目睹過無數皇室慘案後,他對親情有種發自本能的不信任,同時對權力格外執著。

耳濡目染之下李隆基也變得心狠手辣,他出手幹掉伯母韋后、堂姐安樂公主和姑姑太平公主等人,如此才成為了唐明皇。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前半生的種種事情,讓玄宗皇帝對兄弟和兒子們十分防備,生怕自己也會步那些失敗者的後塵。

李隆基嚴禁兒子們和大臣有過多接觸,所以李亨雖然受寵但也和其他皇子一樣,集中住在皇宮東北角的“十王宅”,接受宦官們的監視,每天只能和侍讀接觸。

話說唐玄宗前期最受寵的妃子名叫武惠妃,此人的野心極大,她想讓親兒子李琩當太子,但親兒子卻不是嫡長子。於是乎,武惠妃便誣陷太子謀反,玄宗想廢太子卻被丞相張九齡勸了下來。

李林甫上位後(張九齡退位),武惠妃就買通了這位丞相,經過一番設計謊稱宮裡進了反賊,不明就裡的太子進宮救駕,“帶兵進宮”這一事件被玄宗抓個正著。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此時武惠妃急忙挑撥,再加上玄宗對此類事情一直心懷戒備,一怒之下便將三個兒子賜死。少年時期的李亨從此對玄宗懼怕不已,時刻裝出孝順兒子的模樣,活得十分壓抑。

李隆基是一個情種,但他的腦子不糊塗,並沒有聽從武惠妃和李林甫的建議,立十八皇子李琩(武惠妃的兒子)為太子,結果武惠妃鬱郁而亡。

在高力士等人的建議下,唐玄宗立了三皇子李亨為太子,李亨想起哥哥李瑛當了20多年太子卻還是被賜死的,他的心中惴惴不安,與父親之間的隔閡一點點的積累開來。

李亨的發展史

李亨參加太子登基大典時,得知要和玄宗穿同樣款式的絳紗袍,嚇得扔掉手裡的衣服,連聲道:“我怎能和父皇穿同樣的衣服呢?這太大逆不道了!”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儘管這是自古以來的典禮規定,但他卻執意穿上朱明服,不乘車馬全程步行前往冊封大典。李亨當上太子後,處境也的確如前太子一樣危險。

不僅老爹李隆基防備著他,壽王李琩的擁護者李林甫也和他勢同仇敵,曾經李林甫在“三庶之禍”中煽風點火構陷李亨,李隆基居然相信了,李亨為求自保以“情義不睦”為由休了太子妃韋氏。

同一時期,李亨愛妾杜良娣家人惹上官司,李林甫又從中作梗把李亨及其朋友家人牽連進去,為了保住性命李亨再次拋棄了妻子,把杜良娣貶為庶人。

李亨手底下的一大批能人同樣沒能倖免,韋堅、王適之和皇甫惟明等一批能臣先後身死,跟李亨關係最鐵的發小王忠嗣也一路被貶客死他鄉,所有累積起來的壓力讓李亨在三十多歲就兩鬢斑白。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李林甫死後楊國忠上位,他同樣把李亨當做死敵,可偏偏玄宗最器重這小人,李亨只能繼續戰戰兢兢地活著,心中對於玄宗的怨恨與日俱增 。

怎麼來說呢?唐玄宗對權力的執著讓他的疑心非常重,無論是誰做上太子之位,他都會日日擔心、夜夜生疑,唯有壓制、壓垮太子的心理似乎才能放心。

言歸正傳,身邊可用之人一個個被父親驅逐,連續兩次休妻讓李亨變得麻木殘忍,當時唯一能軟化他內心的女人,就只剩趁機上位得以“專侍太子”的張良娣了,也為後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李亨就這樣一直隱忍不發,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事情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折。當時,唐玄宗把很多王侯嬪妃拋棄在長安,只帶著楊貴妃逃跑,李亨也跟著玄宗一起跑了,臨走前專門把張良娣也給帶上。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李隆基帶三千御林軍逃往四川,第二天哥舒翰的手下王思禮追過來,告訴皇帝哥舒翰已經投降了,玄宗命他接替哥舒翰的職務收拾殘兵備戰。

不過,在唐玄宗臨走前,王思禮鼓動陳玄禮為國除奸殺掉楊國忠兄妹,如此才有了後來的馬嵬坡兵變。

楊國忠兄妹死後玄宗就改了逃跑路線,因為四川是楊國忠的地盤這時候去顯然不安全,一幫人就往扶風跑。

結果沒跑出去多遠就被關中的老百姓們攔住了,老百姓們跪在玄宗面前,既是為了給他送飯也是為了求他留下來,領著他們討賊殺敵收復長安。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玄宗這時只想逃跑卻又不忍心殺老百姓,只能拿兒子李亨當擋箭牌。他跟老百姓們說:“自己歲數大了打不動仗先去扶風修,讓太子李亨留下領導百姓收復長安。”

前後兩次事件看似意外但也藏有很多巧合,有學者做過研究並提出了一個假設:兩次事件後面,都是李亨身邊的宦官李輔國在暗中指揮。

李輔國長得醜但肚子裡有墨水,因有才華成了李亨的心腹,為其出謀劃策。為了給李亨登基掃清障礙,李輔國就策劃了馬嵬坡兵變,這些老百姓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正是老百姓們的一跪使得玄宗不得不被迫放權,把率領群眾抗戰的任務交給李亨,玄宗和李隆基分開後往扶風跑,李亨則徑直北上收拾殘兵。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慘遭折磨孤獨去世

作戰期間,李隆基還派人告訴李亨一切事情全由他做主,自己啥都不管。

原本,李隆基只是想封李亨做天下兵馬大元帥,沒想到李亨打破了先前的規矩,他在靈武登基稱帝,理由就是這樣才能夠凝聚天下軍民的心。

唐玄宗一時間心情五味雜陳,但為了顧全大局只得派房琯、韋見素等三人把玉璽給李亨送去,大唐的權力完成交接各地兵馬也有了主心骨。

公元757年唐肅宗收復長安,很快又公開表示要把玄宗迎回舊都,但玄宗剛走到半路就吃了個下馬威,九百禁軍的武器被肅宗派出的三千精兵給繳了,還讓他們就地解散。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好不容易回到長安地界,父子倆假惺惺地推讓了一番,這才坐實了肅宗天子的位置。李隆基回長安後格外思念楊貴妃,於是派人跟肅宗商量想厚葬楊貴妃,但李輔國等近臣以損傷士氣為由拒絕了這件事。

這時的玄宗已經快八十歲了,肅宗想盡點孝道就經常請他吃飯,有次玄宗吃到一半感覺心裡不是滋味提前離場了,肅宗熱臉貼了冷屁股自然也不高興。

屁股坐在哪裡腦子裡就容易想什麼事情,李亨坐上皇帝位後心理依然不踏實,畢竟他的皇位來源並不正式,李隆基只要活著一天他心理就膽怯一天,一來二去兩人之間就有了更大信任危機。

肅宗這時候最親近的人是誰呢?自然就是張皇后張良娣了,她曾在最困難時給了肅宗絕對的安全感。安史之亂時,李亨領著倆兒子李倓和李俶平叛,妻子張良娣也一直跟著。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曾經關於要不要去朔方軍駐地靈武,找自己當朔方節度使時候的老部隊?要不要拋下玄宗自己登基稱帝?李亨多次猶豫。張良娣反而是最冷靜的人,她跪在李亨跟前力勸他去靈武。

賊兵已經攻破長安,前去靈武的路上充滿危險,每次李亨下馬休息時張良娣就擋在他前面以免發生意外。李亨覺得抵禦外賊是爺們兒該乾的事,張良娣一個婦人沒必要這樣,張良娣卻說:

“您身邊的人馬不多,安全沒有保障。萬一出了意外,我擋在前面,還能為您爭取時間”,李亨聽後自然感動不已。後來,張良娣還給他生了個孩子,結果剛生產完三天就開始給戰士們縫衣服。

李亨勸她好好休養,張良卻搖頭道:“這不是我修養的時候,而是我為您分憂的時候。”總的來說,張良娣對李亨的關懷和支援,是他四十多年來從未體驗過的,在他眼中張良娣比李隆基還親。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李唐江山恢復後,張良梯也順利當上了皇后,孃家人也獲得了封賞,可人的慾望是無窮的,人獲得的去壓權力一多就容易膨脹。

張皇后見百官給肅宗上尊號,自己也想要有一個,不過後來發生了月食只能作罷,因為這在古代意味著德行有虧。

心氣沒地方撒的張良梯就開始把氣撒到李隆基身上,總覺得李隆基天天愁眉苦臉的,把自己都妨的倒黴。於是,她跟肅宗最信任的宦官李輔國勾結。

李輔國早期討厭高力士,連帶李隆基也討厭上了,便答應了張皇后。有一次李隆基出去散步,正好一幫當年宮裡的老人路過並認出了李隆基,他們紛紛跪下呼喊“萬歲”。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李隆基見狀哭得老淚縱橫分外感動,還賜給他們一頓酒食,張皇后和李輔國就把此事告訴了肅宗。兩人稱李隆基請宮中奴僕吃飯,還整天跟陳玄禮、玉真公主和高力士這幫老部下混在一起,也不知道在密謀啥。

李亨本就對父親有些忌憚,再加上兩人之間的隔閡由來已久,在將士們發起請願的時候(李輔國慫恿的),就把玄宗趕到了冷宮之中。

其實,當時玄宗沒幾年活頭了,高力士和玉真公主也都一把年紀根本攪不起風波。奈何,李亨對妻子的過度信任,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劇。

後來,李輔國聯手張良梯假傳聖旨,把生病的唐玄宗從興慶宮趕到了甘露殿,每天只給吃殘羹剩飯,住的院子雜草比人還高,聖體一天比一天虛弱。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肅宗知道這件事之初也很生氣,但李輔國和張皇后把“為了社稷安危”的話往身前一放,就讓他沒話說了,由此可見肅宗本來看玄宗也不舒服。

不過,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他還是命人好吃好喝地伺候著,卻沒有讓他搬回來,也不怎麼去看望……

玄宗被收拾的同時,他身邊的老部下也沒有逃過劫難,陳玄禮提前退休,玉真公主被趕出宮幽禁在玉真觀,高力士被李輔國構陷發配到了貴州。

兩年後天下大赦他被釋放召回宮中,剛走到郎州就從路人嘴裡聽說了玄宗的死訊,高力士嚎啕大哭最後吐血而死。其實,玄宗死的時候也不好受。

李隆基:唐朝雄才大略的帝王,晚年卻被兒子架空,還被兒媳折磨

老部下都被趕走,他也跟肅宗鬧掰了,心裡十分寂寞。正好有一天從四川來了個姓楊的方士,忽悠李隆基說能讓他跟亡靈相會。玄宗想和楊貴妃重逢,就按他說的辦法辟穀採氣,結果身體每況愈下不久撒手人寰。

這時候肅宗才想起父皇的好,喪禮上痛哭流涕導致病情加重。後來,張良梯覺得太子李豫不好控制,便密謀殺掉太子,想要改立年齡較小的二皇子李系。

肅宗本就病入膏肓,如今目睹政變又急又氣,很快便一命嗚呼,他和玄宗父子間的恩怨就此終結。當然,張皇后也沒活太久,很快就因幽閉而死。

總的來說,唐玄宗晚年淒涼而死,有張皇后的原因,也有兒子李亨的原因,可玄宗年輕時能多給肅宗一份關愛,未必會落得如此下場,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