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印象當中,宋朝是個“一言難盡”的朝代。

如果你對歷史的瞭解,僅僅停留在中學課本的程度,那麼你第一時間注意到的,不是它發達的海上貿易,領先全球的GDP等等,而是“靖康之恥”

光憑這一嚴重挫傷民族自尊心的歷史大事件,就足以讓宋朝這個朝代在很多人眼裡,被“踏上一隻腳,永世不得翻身”。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更不要說到了民國,錢穆先生又提出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朝代的觀點。

可是在最近兩年,網上卻不斷有人替這個朝代“平反”。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的人更加註重自我,過去中國的歷史,主要是帝王家史。

學者評價一個朝代的好賴,往往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去看問題,而如今的網友,則會從社會底層和個人的角度出發。

另外,

歷史評價本身就是不斷變化的。一個朝代是好是壞,它的評價是比較出來的。

宋朝以後又出現了很多比他更加糟糕的朝代,而我們對宋朝的認識也是在不斷重新整理中。

一、從自身角度出發的評價

易中天老師說:宋朝很好。為什麼很好呢?因為

宋朝對讀書人很好,而易中天老師就是個讀書人。

易中天老師說,科舉在宋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科舉制度成形於隋朝,在唐朝逐漸完善起來,但在唐朝,你考得好,也不能馬上當官,你考完了科舉以後還要參加吏部的考試。所以讀書人想憑藉讀書出頭就沒那麼容易了。

可是,宋朝就不一樣了,只要你通過了科考,很快就可以當官。而且宋朝皇帝仁慈,一般都不會殺讀書人。

易中天老師還講了一個故事,說

宋朝有一個王繼勳喜歡殺自己家的丫環,後來被告發了,皇帝也沒有殺他。讓他換一個地方當官,繼續這麼幹。

姑且不論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宋朝對讀書人就是這麼好。這個就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來談一個朝代的結果。

從前我們那些史學家寫書,往往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去看問題。史學家首先把自己當成一位宰相或者是一個皇帝,再去評價歷朝歷代政治的得失,就像錢穆先生一樣。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他會看到這個國家整體的狀況是什麼樣子,它的疆域變大了,還是縮小了;它的內部構成是否合理,是否有冗員;它的財稅狀況怎麼樣,它的軍備怎麼樣等等。

但是這些東西,放到普通人的身上,大家是不會在意的。

現在的人判斷一個朝代好不好,首先想到的就是,如果我要穿越到這個朝代去生活,會過得舒服嗎?

比如說我,穿越到唐朝就不好,因為那個時候沒有鐵鍋炒菜,而我又愛吃炒菜。我穿越到宋朝,煉油技術發達,大家都可以吃炒菜、炸酥肉,多麼爽。

而且

宋朝宵禁不如唐朝那麼嚴格,宋朝過年的時候,京城就是一座不夜城。而在唐朝一到晚上,大家都被關在這個坊、那個坊裡,很沒意思。

《東京夢華錄》等野史記錄裡面,宋代城市裡的人們的生活水平高,那時候就有外賣了。餐館用純銀餐具送菜,傍晚送來,第二天早上才來收餐具,也不怕失竊。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天南海北的美食都彙集在汴梁,男人身上也穿綢戴花。皇帝叫“官家”,皇宮的一角侵犯到了民宅,皇帝馬上就讓人把宮殿的一角給拆了,這是一個多麼理想的社會啊。

當然,

書上沒有寫出來,在宋都以外真正的平民是怎樣生活的

。寫這種書的人,往往都是居住在城市裡面的,生活條件比較好,看不到鄉野平民的困苦。

再說

古代平民識字率低,他們自己想寫一本《西郊夢窮錄》也寫不出來。

所以很多人看了宋代城市階級寫的這種書,是無法理解宋代為什麼還有農民起義的。

總而言之,大家在出版物中看到了一個理想的朝代,因此大家就支援這個理想中的宋朝。

二、後面的朝代更爛

一個朝代好不好,是和別的朝代比較出來的。有了一個榜樣,我們才能下結論。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我們現在來看一看,宋以後的元、明,清三個朝代,集權統治逐漸到達頂峰。老百姓生活質量和思想自由度都大幅下降了,這自然就會顯得大家理想中的宋朝,更加理想了。

元朝史料記載不詳,但是從它只有九十多年的短命來看,他之黑暗不得民心,自不待言。

中國大臣跪皇帝,也是從元朝開的頭。

明代中晚期市民經濟一度十分發達,可是農民的生活困苦。朝廷內部的貪腐現象嚴重,朱元璋“剝皮實草”也不能禁止。

再加上一些特殊的原因,

明王朝長達數百年時間被認為是封建黑暗統治之最,閹官專權之最,

因此它永遠無法被認為是一個適宜市民生存的朝代。

明朝之後的清朝,比明朝更加不堪一百萬倍。

清朝沒有“靖康之恥”,但是有“剃髮易服”。大臣變成了皇帝的奴才,市民生活質量更不敢提,所謂“康乾盛世”,大姑娘連褲子都穿不起。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在清朝,老百姓能跟狗一樣活下來都不錯了,還談什麼市民生活質量呢?只有看多了辮子戲的傻妞們,才會想著穿越過去嫁王爺。

這麼一比,是不是宋朝就好多了。畢竟“靖康之恥”最後被擄走的,主要是皇帝、大官和他們的老婆。

再有就是

近代出現了不少宋朝GDP領先全球、科技、文學、藝術領先全球的說法,

這些都是現當代人不斷研究出來的“新成果”。

越琢磨就越好了,這些新的評價標準,在較早以前是根本不存在的。

結語

如此看來,宋朝的評價在如今得到了提高,主要是因為評價的方式和評價者的視角不同。

我們現在對於一個國家的優劣,還有很多評價的指標。比如說GDP,“基尼係數”啊,“幸福指數”等等。

假設哪一天,學者們又發明出來了什麼“豪放指數”和別的指數,說不定唐朝又成了中國歷史上好的朝代了。

為何現在很多人對宋朝的評價很高,而史書對宋朝的評價卻很一般?

評價的視角方面,以前專家和教授自動代入了統治者的視角。

如今網上對宋朝評價高,主要是採用了“市民視角”。

大家預設自己穿越過去,一定是生活在宋代的城市裡面。以市民生活質量的標準來評價宋朝的優劣。適合市民生存的朝代,就是一個好朝代。

至於“老少邊窮”地帶,那就不在考慮之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