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與《脫口秀大會》相互成就之後,海源也決定迴歸線下,與初心會合。

在話題度頗高的《脫口秀大會5》中,又一批選手因為賽制離開了舞臺:House、楊蒙恩、顏怡顏悅、Kid……每一位都讓粉絲極為不捨。

但最讓人都意難平的,當數梁海源。這位“脫口秀工齡”僅次於程璐的選手,被思文淘汰後,宣佈今後不再參加《脫口秀大會》。

“這是所有脫口秀選手夢寐以求的舞臺,但是我還是決定專心做線下。”

就連誕總也破天荒為海源發博,表示惋惜與感謝。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海源的告別打動了在場的幾乎每一個人。不只徐志勝哭成狗,一眼望去,同臺競爭對手們的眼眶也紅了大半。彈幕裡全是不捨、挽留與疑惑。

贏得滿堂彩後,依舊選擇離開《脫口秀大會》的賽場,海源自然是有他的原因。我們採訪了梁海源,他和我們講述了這十年來的心路歷程。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作家的作家

海源第一次知道脫口秀,還是在11年前,當時他參加了一個演講組織舉行的線下活動,臺上的演員講完一段脫口秀之後,他被逗笑,以為那是幽默演講。

至於為什麼要參加演講活動,一是因為“太閒了”,當時他在製藥公司搞科研,下班之後的時間完全屬於自己;二是為了練膽,讓自己在單位講PPT的時候不那麼吃力。

臺上的演員就是程璐,兩人因此相識,脫口秀這件事,第一次出現在他的世界裡。

開放麥的功能之一,就是從聽眾中培養選手。泡了幾次開放麥,海源就從聽脫口秀的人,變成了講脫口秀的人。

他的第一個段子大約有5分鐘,內容很基礎,沒太多技巧。據他自己的回憶,那是一場緊張,伴有結巴但完成度還不錯的表演,他能給自己打6分。

隨後的4年,上更多的開放麥、與程璐合夥翻譯一本名叫《Step by Step to Stand-up Comedy》的英文脫口秀書籍、參與《今晚80後脫口秀》的錄製,梁海源慢慢火了起來,準確地說,火的是他的段子,不是他。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很多網友都說那時的海源狀態更好,海源在採訪中沒有否認。/ 圖片來源:《今晚80後脫口秀》截圖

斷斷續續的累積把他運往一條分岔口:往左,是按部就班,繼續上班做實驗,下班講脫口秀;往右,是辭職去上海,全職做喜劇。至於是什麼樣的喜劇,那幫叫他去創業的人也沒想好。

海源選了後者,那家公司就是笑果。“幹不成,大不了再回去。”他於2015年辭職,開始了全職創作脫口秀的生活。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蓄鬚的海源,頗有些宗師範。/ 圖片來源:笑果工廠《某某與我》影片截圖

之後,他們做出了《吐槽大會》,海源是編劇之一。這檔節目在輿論場掀起一波又一波討論,畢竟這麼大膽的冒犯,多少人都是頭一回見。

隨後,《脫口秀大會》就出生了,海源是首席編劇,負責和程璐寫嘉賓的稿子。起初的他們,也都存在於幕後。

海源拘謹,但又殘存一絲表現欲,他承認自己是希望被人看到的。

拘謹體現在一開始做《脫口秀大會》時,張紹剛鼓動他“上臺”的時候,他拒絕了。他擔心自己上臺後表現得不自然,影響文字本身的效果。

但是後來還是沒忍住上去試了一下,表演的狀態起伏不定。偶爾的炸場,會給他一種“自己已經適應舞臺的錯覺”,但是之後的冷場又會把他打回原形。

這其中,來自楊天真的質疑是海源職業生涯裡繞不開的事件。回看那場演出,其實文字還算紮實,表演也沒有大的失誤,但是觀眾出奇地冷靜,場子就是熱不起來。

楊天真對海源說:相比脫口秀演員,我覺得你更適合做脫口秀編劇。你的文字能力非常強,我覺得你可以成為一個最頂尖的脫口秀編劇。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楊天真的建議是誠懇的,海源的迴應也很巧妙:既然我的文字已經這麼好了,我覺得自己只需要提升表演就好了。

僵局看似被化解,但是梁海源對錶演的恐懼還是復發了。

畢竟那是當時脫口秀行業最為矚目的舞臺,被公然否認,誰都要消化很久。

之後的幾個月,他都沒有去演出。

關於海源職場經歷的前半部分,坊間有一個濃縮的概括:一個醫學碩士,為了有更多時間說脫口秀,先辭去了光鮮的製藥公司的研發工作去賣保險,後來連保險都不賣了,all in 脫口秀,有點小成績之後,還是遇到了滑鐵盧。

這其中固然是有很多戲劇性的情節可以挖的,例如“一個211碩士,跑去賣保險是什麼體驗”“一個缺錢的人,辭職去小眾行業創業,可以有多慘”“說了十年脫口秀,輸給新手的尷尬”,等等。

海源對於苦難敘事最為反感

,“我知道讀者都愛看這種故事,但是沒人逼我去吃苦,這條路都是我自己選的。”

他對過往經歷中的不如意張口不提,就算記者刻意深究,他也只是簡單陳述事件經過,杜絕任何情緒渲染。

“沒必要給苦難賦予太多意義。”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不炸不躁,在角落發光

他幾乎不會看自己比賽的影片。“不完全是一種逃避。一個人回看自己的演出大概有兩種心理:一種是自戀,另一種是抱著很客觀的態度去學習,找出問題在哪。”

海源一直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他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如果你面對觀眾的心態是,擔心觀眾不喜歡你,那你相信我,觀眾是真的會不喜歡你。”

他和“取悅”這件事一點一點拉扯起來。讓別人開心,還是讓自己開心?海源在不斷的試驗與糾纏中,選擇了後者。

“還是得先讓自己嗨起來,觀眾才能開心。”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海源給我的感覺是,有點喪,也有點皮。你很難對他一下子上頭,但他的段子最能得起時間考驗。

然而,轉變與調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不可否認,

海源是個有天賦的人

。這個行業幾乎會集了一群全國最會說話的人,而《脫口秀大會》又會集了一批脫口秀領域的尖子生,若是沒點本事,連“被看到”都是一件吃力的事情。

敏感是海源擁有的脫口秀天賦之一,但也有代價。在他面前,各種情緒的都會被放大。同樣一件事情,他會感受到成倍的開心,但同時,也沒法逃掉被放大的沮喪。

只不過,在海源看來,

脫口秀演員基本上都是敏感且脆弱的

。他們容易跟人共情,更能理解別人在想什麼。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們也需要多做一些事情來保護自己。

“我看過《鈍感力》那本書,但是已經完全忘記他是怎麼培養的了。其實活到這個份上,敏不敏感已經是定型了,想改變也很難了。只是有些東西等你慢慢了解之後,就算你依舊能感知到,但也不會再受到攻擊了。”

質疑偶爾還會冒出,但已經慢慢從他腦中剝離。

“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的時候,我以為那就是低谷了,沒想到第三季又成了一個新的低谷,到了第四季就徹底是個平地了,所以就無所謂了。其實人生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當你再也壞不到哪裡去的時候,你稍微做點東西,它都是在進步。”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採訪時,記者問他覺得自己有沒有天賦,海源打趣道:“你想想,一個普通話都說不利索的人,能有什麼天賦啊(笑)。”

和大多數脫口秀演員一樣,海源也有“職業病”,他會把造段子的習慣融入每一次談話。有時他會看似認真地剖析自己的弱點、回憶當時的不足,但這類自嘲多半是玩笑。

這是一種稀缺且高階的幽默感,只是有點吃虧,因為聽者對他丟擲的梗,往往後知後覺。

梁海源在笑果還有個外號,大家叫他是“最會找角落的人”,在角落裡擠壓專注,也是他克服創作瓶頸的有效方法之一。

他會把窗簾拉上,讓房間暗下來,然後關掉所有電子產品,除了電腦,藉此讓自己變得專注。這一招對他是真管用的,“當我把自己關在一個角落,我就只能想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反而會想出一些東西來”。

正因此,

遠離舞臺中心許久的梁海源,可能對這個行業反而看得更遠、更清楚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與專場共度餘生

《脫口秀大會5》,海源用一句“no gain,no pain”的擺爛宣言,把現場炸得一塌糊塗。

幾乎每一個看過表演的人,都對“不想努力的海源”感到驚豔不已。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觀眾驚呼“這才是真正的脫口秀”,彈幕連嘉賓都顧不上吐槽了,滿屏都是對海源的讚美。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梁海源彈幕畫風極為統一,簡直是這屆脫口秀裡的清流。

“海源本子太棒了,幾乎是首輪全場最佳”“海源這次爆發了”“總算聽到有點深度的段子了”。

在不瞭解他的人看來,梁海源拿著類似爽文男主的劇本:被大佬否認—潛心修煉—一鳴驚人—歸隱線下。

但極少有觀眾記得他也是輔佐脫口秀出圈的功臣之一,海源在無數人眼中,早就已經是老師的老師、脫口秀演員中的脫口秀演員。

徐志勝在海源離開後說了這樣一番話:“海源這些人好不容易讓脫口秀出圈,結果我們突然冒出來,享受了很多榮譽和光環,總感覺自己其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這個行業懷才不遇的人太多了,還有很多線下的演員值得被大家看到。”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其實,這也是海源選擇離開《脫口秀大會》的根本原因,因為

他不光是意識到自己在比賽裡少了點運氣、與《脫口秀大會》缺了點緣分,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回歸初心——脫口秀專場

專場與線上節目的區別是什麼?海源的一個比喻極為形象。

“看《脫口秀大會》就像和選手在談戀愛,但是聽專場,就像是和演員共度一生。”

專場的魅力,程璐在《喜劇的秘密:從脫口秀說起》這本書中也闡述過:

《脫口秀大會》是一種精煉的、線上的脫口秀的呈現方式,但脫口秀專場可以表演更久(1—2小時),有很多時間來消解前面的冒犯,但是《脫口秀大會》的5分鐘是來不及消解的,就會很難表達極複雜的感情。

對於真正熱愛脫口秀的人來說,如果一直只有5分鐘,那肯定是不夠的。

粗淺地來講,《脫口秀大會》就好像是短影片,而專場是一部電影。《脫口秀大會》可以在幾秒之內就抓住觀眾的情緒,但是專場則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兩者對人的影響自然也大不相同,後者的半衰期顯然更為長久。

也因此,在脫口秀這個行業,進階的模式就成了:先在開放麥打磨膽子與段子,等技巧成熟後開始拼盤演出,再往上走,可以試試主打秀。而開自己的個人專場,成了不少行業從業者的畢生追求。

但現實的困境依舊擺在這群脫口秀演員面前——就算打怪升級到了王者,有了開專場的能力,你也沒法用這個本事來養活自己。

就像海源在節目中提到,很多脫口秀演員都在努力拓展線下的演出,但是票不好賣,沒有那麼多觀眾知道他們,所以他們必須上節目。

可以說,《脫口秀大會》是脫口秀這個行業很好的廣告,它讓脫口秀被看到,但《脫口秀大會》不是脫口秀的全部。

梁海源被淘汰了,我卻替他高興

海源在節目播出後發的微博:脫口秀不止有《脫口秀大會》,前面還有星辰大海。

“只靠專場也能活得很好”,不光是梁海源的初心,也是諸多脫口秀演員的願望。

如李誕在節目中所言:“如果海源不再上《脫口秀大會》,靠專場依然能是一個脫口秀藝人,甚至成為一個脫口秀巨星,那是這個行業的下一步(希望),我們所有人都會陪他把這個事情做成。”

希望坐在角落的海源,能用“專場情結”,為脫口秀開啟下一扇更大的門。

作者:詹世博

編輯:晏 非

排版:小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