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者覆盤“九王奪嫡”

青年學者覆盤“九王奪嫡”

雍正帝 圖片來自《九王奪嫡》

鄭小悠在動筆寫《九王奪嫡》這本書之前,踟躕了很多年。她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在北京大學讀的歷史專業,現在是國家圖書館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是清代政治史、制度史。她擅長曆史科普寫作,2018年作品《年羹堯之死》與2020年的《清代的案與刑》一出版便獲得讀者好評,在專業領域也得到一些圖書獎項,但面對自己最感興趣也是大眾討論熱度很高的“九王奪嫡”事件,她卻遲遲不敢下筆,在她看來,這有點“費力不討好”。

今年來,隨著一些影視小說等文藝作品的火爆,“歷史熱”也表現在圖書市場。鄭小悠看來,如今人們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讀歷史就是讀當下,讀歷史就是讀自己”觀念深入人心;很多歷史影視劇的觀眾在對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有了基本感性認識後,產生了探索相關歷史知識的興趣,歷史科普圖書的市場很大。鄭小悠的北大歷史系前輩學者的一個觀點讓她感同身受——專業乃至一流的歷史學者應該更多地參與到知識普惠中,而不是自以為是地保持清高。事實上她的許多前輩和同輩學者也是如此實踐的,包括她在北大歷史系的師長們,都開始主動寫作有可讀性的歷史作品,提高了當下歷史普及讀物的可信度和整體格調。對於鄭小悠來說,近些年一直從事歷史普及讀物寫作的她,“用史學研究的材料解讀方式去寫大眾感興趣的人與事,打破人們在觀察歷史時程式化、臉譜化的思維桎梏,是我從事這項工作的最直接願望”。

大眾口中的“九王奪嫡”,也就是清代康雍之際皇位爭奪故事是個熱門話題,不論是之前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及同名電視劇、後來一系列大熱清宮劇《步步驚心》等,都令這場皇位之爭再次引發討論。鄭小悠記得她的導師郭潤濤教授曾經反覆告誡她:“從來沒人研究的題目不能選,那很可能是個‘偽問題’;研究成果已經蔚為大觀的題目也要慎選,因為所需的閱讀量太大,自我發揮的空間太小。”對於這個多年來大大跨出學界、已經形成高熱度的社會性話題,鄭小悠擔心寫出新意難度太大,而且如何在專業歷史與大眾可接受的範圍進行寫作,對歷史寫作能力有極大挑戰,故而她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正式落筆,直到這本書的另外兩位作者橘玄雅與夏天的加盟。鄭小悠、橘玄雅和夏天是多年好友,他們早年透過論壇討論歷史認識,“九王奪嫡”也是多年來三人討論過無數次的話題。

青年學者覆盤“九王奪嫡”

《九王奪嫡》鄭小悠 橘玄雅 夏天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滿文奏摺裡的新發現

橘玄雅是位“九零後”青年曆史學者,現就讀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研究方向為清史、滿學、北京史,他同時也是一位歷史普及寫作者,此前的《清朝穿越指南》《喵王府的生活》等作品都收穫了很多讀者。橘玄雅是滿族人,對滿文件案和愛新覺羅家族史、清代宮廷史頗有研究。

清代歷史研究與其他斷代史研究相比的一大特點就是“泡檔案館”,清史資料浩如煙海,很多學者窮盡一生也無法閱讀完所有資料,並且隨著材料不斷被整理發現,一直有新鮮的史料進入研究視野。橘玄雅經常坐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電腦前,一份一份地閱讀材料。“我一般到了檔案館就先看一件檔案大概說的是什麼事情,有沒有研究的價值,有的話就抄下來,因為資料很多,一天抄不了幾件,所以要先大致翻譯一下,如果正式在論文用到的時候還要仔細地嚴謹地再翻譯一遍。”橘玄雅告訴筆者,一般情況下,論文中翻譯滿文不能用白話,要翻譯成清代的文言文,滿語和漢語是完全兩個系統的語言,語法比較像蒙古語,所以無論誰來翻譯,都一定會與原文字身是有差異的。“現在檔案都電子化了,用電腦一頁一頁看,特別是有一些檔案,連題目都沒有,看起來還是挺困難的。此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出版過康熙朝和雍正朝的滿文與漢文的硃批奏摺彙編,這套書出版的時候基本上把他們那個年代能夠見到的、找到的檔案都翻譯了。後來在不斷整理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檔案,數量比第一批少。”橘玄雅說,“我這次用的檔案,之前幾乎沒有學者利用過。所以裡面的內容就比較重要。”

此外,皇子們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大臣們與皇族之間的聯姻和參與者的家族關係梳理,也是本書的一個亮點。鄭小悠介紹,這本書人物眾多、頭緒複雜,但諸多人物關係圖清晰直觀地梳理了“九王奪嫡”的前朝後宮形勢,這要歸功於另一位作者夏天,她負責全書的人物關係圖梳理,鄭小悠曾經對於三人合寫一書的形式“抱有天然牴觸”,但完成時的愉快、順利,讓她感慨另外兩位作者橘玄雅和夏天“毫無保留的信任”,她說:“這樣的情誼,比新書出版本身,更令人溫暖愉悅。”

雍正曾被太子踹暈?

那麼這些新翻譯過來的、從未被學界關注到的核心滿文件案究竟是什麼呢?從書中的引用註釋來看,這是一些滿族大臣給皇帝上奏的滿文奏摺,大部分註明“無具時”,就是說從奏摺上找不到具體的時間,但其重要性卻不容小覷。在書中《奪嫡者群像》一章寫到太子胤礽時有這樣一段描述:“康熙一廢太子後,曾經下達長篇諭旨,歷數胤礽的罪過,因為言辭過於激憤,其中內容在載入實錄時,被刪去不少。所幸第一歷史檔案館儲存了當時聆聽上諭諸大臣的滿文回奏奏疏,可以從內容上覆原康熙帝的諭旨原文。”原文揭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事件,就是在康熙廢太子之前,由於太子性格暴戾,太子曾與雍正產生衝突,康熙帝說,太子“曾踢踹四阿哥暈厥落階”,一腳把還是阿哥的雍正皇帝一腳踹暈,從臺階上跌落下去。鄭小悠提出,康熙《實錄》為尊者諱,將踢昏四阿哥這件事刪掉,但這樣的爆炸性新聞,當時的人們一定都印象深刻,連雍正即位後也不能完全否認,只好籠統地說自己曾遭到太子“苦毒備加”,後來又修改說辭,說自己被凌虐是因為反抗了太子的乖戾行徑。

這個細節揭示了很多新的可能性,作者分析,清初皇子大多驕縱不法,大罵臣僚並不罕見,但胤礽所毆之人,囊括了自己的親弟弟,以及郡王、貝勒這樣的高爵宗室,在皇室和八旗內樹敵過多——這就為太子奪嫡失敗再論證出一強力原因。此外,對於太子和四弟雍正的關係也有新啟發——雖然在歷史上被視作“太子黨”,但曾經他與太子的關係一度緊張,但後期他“收割”了大部分太子的勢力,成為自己能夠奪取皇位的重要支撐。

鄭小悠寫道:“稍有自尊的成年人捱了別人的打,尚且憤恨不能釋懷,何況貴為皇子、心高氣傲的胤禛。”如果兩個人結仇如此之大,後來還能重修舊好甚至成為一派,這其中也不乏雍正皇帝的性格原因。鄭小悠看來雍正早期性格敏感刻薄,城府不深,喜怒無常,所以可能與太子爆發激烈的衝突,這是他性格的負面因素,與性格溫和人緣好的八阿哥胤禩相比,不算討人喜歡。由此,作者分析雍正(胤禛)的性格也在逐漸變化,為人處世能力進步,變得沉穩內斂,也獲得了康熙帝的肯定,並在事實上成為了廢太子後的最大贏家。

細細研究雍正奪嫡成功的原因,鄭小悠看來,他“有一種極強的迷惑對手的能力,能夠一邊對著本人甜言蜜語,一邊殺心暗起周密佈置”,“康熙末年奪嫡形勢錯綜複雜,勝負成敗不過一線之間,竭力隱藏自己的野心,而與各方面做好表面功夫”,“胤禛……年紀、爵位都在第一序列,表面雖作‘富貴閒人’之狀,卻在暗暗積蓄力量”,並將這種優勢保持到了康熙去世。

十三阿哥為什麼幫雍正?

書中還寫到了雍正奪嫡的重要幫手十三阿哥胤祥,鄭小悠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胤祥曾是最親信的太子黨成員,在太子被廢的第一時間就受到了處理,這和以往學界的認知很不一樣。根據雅爾江阿等滿文奏摺,康熙曾在第一次廢太子時就明確提出了“……,富爾敦,著交其父馬齊,栓九條鐵索,於家中圈禁。十三阿哥,朕另有處置。”將十三阿哥與索額圖的兩個兒子及其他太子黨羽並列在一起,可見他早期是太子黨的核心成員,並被懷疑參與謀劃了某些太子的“為惡”行為。鄭小悠看來,一些學者將十三阿哥歸為反太子一黨,邏輯是他後來成為雍正一朝的政治贏家,不可能與太子關係密切,但根據這道滿文上諭則可以確認,十三阿哥在太子出事的第一時間就被列入了處理名單。

鄭小悠特別提到了二月河先生的小說《雍正王朝》,書中寫道:二月河先生筆下的十三阿哥是個光彩照人的重要人物,在小說裡,他的母親是高貴的蒙古公主,為雪家仇國恨嫁給康熙皇帝,又因為忘不掉與漢人落魄書生的刻骨愛情,在生下允祥後落髮出家。有了這段前由,允祥從小被兄弟們欺凌歧視,靠著四哥胤禛的保護才長大成人,他知兵善戰,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俠王,後來受廢太子牽連被康熙皇帝圈禁十年,但始終對胤禛忠心耿耿,在關鍵時刻率兵擁戴其登上皇位。鄭小悠認為,歷史上十三阿哥的形象與作為小說中的形象差距很大。首先,他十二歲喪母,但“絕非二月河筆下的受盡欺凌”。康熙愛其母,對他也是極盡偏愛,一度重點培養。其次,他雖然在康熙末年生活很不如意,但並未像小說裡寫的“圈禁十年”。上文所說的參與廢太子事件,“雍正年間修纂的康熙《實錄》刪去了這一重要資訊,卻見於聆聽上諭諸大臣的滿文回奏裡”。

鄭小悠看來,正是因為十三阿哥在雍正朝的成功,使得他在康熙年間的大量資訊,特別是負面資訊被銷燬,比如參與太子謀逆等行為。然而百密一疏,很多資訊從正式的公開的記錄上抹去,在私密的零散的檔案中未必沒有蛛絲馬跡。從這裡我們看出,不管是《清實錄》皇帝《起居注》還是各種官方檔案,都會可能有經過後代皇帝修改的部分,其中自相矛盾之處眾說紛紜,無法確定,找到原始的未經修改的檔案是殊為珍貴的,這對於“雍正為什麼成為九王奪嫡的最終勝利者”這個問題提供了充分的論據,也給了我們對於奪嫡的幾位皇子更準確的人物關係解答。

(原標題:越來越多的專業歷史研究者正在開啟歷史普及創作的嘗試青年學者覆盤“九王奪嫡”)

流程編輯:u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