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導讀: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地區,有著很多的俗語、諺語,它們很多都是老百姓智慧的體現,因為這些都是老百姓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在這些俗語、諺語當中,農諺最能體現老百姓的智慧,如“穀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芒種夏至,水浸禾田。”等

而在以前的農村地區,也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對於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做出了一定的約束,這些規矩都不會出現在書中,一般都是世代口耳相傳,從而逐漸流傳了下來,也成為了農村老人常唸叨的俗語,但這一類俗語對於現代的年輕人來說,就有些不愛聽了,覺得很封建迷信,那麼是否如此呢?

本期筆者就講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它是什麼意思?有何講究?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01. 寧可借屋停喪

在我國農村地區,紅白喜事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就如筆者老家這邊的農村地區,不管誰家有紅白事,都會操辦至少3天。

其中白喜事指的是家裡有人過世,如果誰家有人過世的話,都會在家門口停喪幾天,等候在外的親人回來見最後一面,然後才會舉行葬禮。

白喜事一般都會舉行3天以上,而老一輩人的兄弟姐妹都比較多,這樣一來親友也自然就多了,所以都回來參加葬禮,住的地方肯定是不夠的,那麼就會找鄰居借幾間屋子讓親友暫住。或者來擺放親友們送來的花圈及喪葬品,一般鄰居都會比較容易答應。

因為在很多農村地區,白喜事是被認為比較吉祥的,認為去世的人會將黴運、壞運氣帶走,從而把好運留下來。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同時,在過去的思想當中,人們認為生命是有輪迴的,一個人的去世,就意味著有另一個新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借屋給別人停喪,有助於往家裡添丁,而且與人方便,也是一種積福。

其實,這些說法在現代看來,確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身處那個年代的人,本來文化水平就有限,再加上生活條件也沒有現在這麼富足,自然就只能把希望寄託於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上,希望祖宗能保佑兒孫平安,這種民俗思想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初衷也是好的。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它也有它的合理性,那就是與人方便,畢竟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互相幫助一下,也能增進鄰居之間的感情,平時有什麼事情,大家也都會來幫忙,你認為呢?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02. 不可借屋成雙

而紅喜事自然就是結婚,結婚也是人生大事,結婚之時,很多親朋好友也會來參加,這個時候親友們沒地方住,那麼自然也要去借屋,但這個時候就有老規矩讓很多年輕人不太喜歡,那就是情侶或者夫妻在別人的房子裡要分開睡,不能睡在一張床上。

大家都知道,臥室是每個家庭最私密的地方,一天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以前的人認為留宿成雙的人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會帶來壞運氣。

因此想要留宿在別人家,情侶、夫妻就要分開睡,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也就有了“不可借屋成雙”這樣一句俗語。

當然,這樣說肯定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筆者個人認為有一點還是要講究的,那就是情侶、夫妻去別人家借宿的話,還是要規矩點,不要搞東搞西,不然名聲也不會太好。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據一些朋友說,在他們老家那邊的農村裡,依舊還有這種比較傳統的思想,年輕人要是帶男女朋友回家,長輩們就會給他們準備2個房間,要求他們分開睡,即便是嫁出去的女兒、女婿回家,也要分開睡,不管他們在外面是什麼樣,反正回家了就要聽老人的話。

當然,隨著現在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地區的老一輩人也不糾結這類俗語規矩了,畢竟年代也不一樣了,正所謂“大浪淘沙”,過去那些傳統思想約束了老一輩人,但終究還是會隨著農村的富足而被人所摒棄。

各位朋友,你如何看待這句俗語呢?你認為它有可取之處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