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進不了前十名,就停掉所有課外班!別到三年級再追悔莫及

小謝說:

“三年級現象”,就像一個魔咒,讓很多家長避之不及。這裡的

“三年級”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數字

,每個孩子出現“三年級現象”的時間不一定,有的在三年級,有的可能會是四年級。

教育界把他稱為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特別的分水嶺。

今天的文章標題有點驚悚!卻是一位三年級孩子媽媽的掏心窩子話。分享的這位媽媽,家裡曾有個“牛娃”。和大部分孩子相比,“牛娃”確實學得很超前,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

中班就開始自主閱讀,大班就看全文字的書,而且讀得很深很雜;

低年級就學了奧數,會用自己的方法解題,不喜歡按照課本的方法解題……

但這樣一個

“牛娃”

在三年級的時候開始掉隊。

媽媽反思開始低年級超前學習的一些經歷,並詳細記錄了孩子這幾年的成長曆程。

這些經驗和教訓希望對家長們有啟發和幫助。

敲黑板、劃重點

有些小時候看起來靈氣側漏的孩子,由於忽視基本功的練習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天賦用到這會兒已耗得差不多,不得不放棄一些課外興趣班回頭來補主科;

而有些之前看起來資質平平,但家長堅持盯緊每科的學習積累,已經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則漸漸趕上甚至超越,學有餘力後還可以增加課外興趣班,全面發展。。

開完三年級家長會,我想了很多很多。

孩子的表現並沒有差到要吊起來抽,而我回家大約9點的時候,他正在很認真的做作業,爸爸在旁邊教他,做完後又把課外的英語作業做了,上床睡著已經是10點半。

像大多數的普通男孩子一樣,他不成熟,貪玩,好動,粗燥,做任何事情都憑興致,而且挺聰明。

只是在一二年級提前學了那麼多東西之後,他卻在一點一點的退步。

是的。他不但沒有進步,還在退步。

這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

在一二年級的時期,是我完全忽視了他的學習習慣。

他的基礎,只是一味的往上面添磚加瓦,看上去很華麗,甚至在外面拿過些小小的獎,結果到三年級開始坍塌。

其實我不是不知道一二年級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無數過來人對我說頭兩年習慣最重要、基礎最重要;

我懂,

但是我又完全不懂——到底什麼才是習慣?

我所以為的學習習慣和打基礎就是回家能迅速的寫完作業,不拖拉,答案正確;

從而方便我在學校作業之後給他加量課外內容,不要讓學校任務佔去我雞血的時間。

有過來人曾和我說,你班級成績要穩定,基礎要穩定,你學校都保證不了前十,你奧數什麼?你新概念什麼?你考什麼初中去?你雞血不下去的。

定理:

一二年級進不了前十,就停掉所有課外,只攻學校。

當時我不信,我覺得孩子不成熟,前十太難,但我不能停下課外的腳步,停下會落後,學校的只要他長大了總會好的,那麼簡單的東西怎麼會學不好?

直到現在,外面的東西,我們學得吃力;

學校的,成績也越發的難看,兩頭都有點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味道,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年,看似敲鑼打鼓的熱鬧,其實都被我耽誤了。

我這才開始重新審視學習習慣是什麼,原來不只是快速地寫完作業。

寫字的要求,

劃線的要求,

預習複習的格式要求和內容要求,

各種訂正的要求,

每一次的錯題整理要求,

讀課文讀題的要求,

落在書上作業本上卷子上每一筆的要求,

時間的要求,算式的要求,

答句的要求,如果沒做到後懲罰的要求,

這一切一切的要求,每一筆一劃,都是習慣。

事實上,這些習慣大部分都是靠孩子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養成,家長只需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做到,換句話說,如果這些習慣沒有養成,側面說明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是不認真的!

好習慣就是各種細節靠譜。做的越細緻,習慣養成的越好,才能爬的越高。

他從小不是自覺的孩子,是不束縛的天外來客,他完全是做不到的,我也幾乎從不要求,只要求他做完就好,我不想在這上面浪費時間。

當時,

我們要弄新概念,我們要做語文全練,我們要做奧數,我們那麼多事情要做;

你可不可以學校作業做的快一點,再快一點,你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字典上找成語行麼,快速組完兩個詞就好了好哇?

諸如此類,比比皆是,現在想來,都是錯的。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孩子的語數外:

中班下開始自主閱讀,大班幾乎已經能看全文字的書,看的書深且雜,喜歡的書更是可以反覆閱讀十來遍,每天都要看一會書,這真的是非常好的閱讀習慣。

然而現在,語文卻是最差的,作文更是語無倫次的讓我無言以對。

什麼原因?還是基礎。

一年級進去默寫上過光榮榜,往後一年的卷子,錯別字可以扣去10多分的版面

作文,一開始還有些架構,隨著難度的增加,越來越散漫無厘頭,再到後來,連完整的話也沒法好好說了。

我終於覺得害怕了。

他現在的作文,他寫一段,我批改一段,然後訂正,然後謄寫,然後繼續寫一段,我再批改,再讓他訂正,再謄寫;

每一字每一句我都嚴格的檢查,寫的不生動,沒關係,乾巴,我慢慢來,但你不能散架。

我不知道效果如何,現在看不出來,起碼那些語無倫次的句子好了很多。

再說他最喜歡的數學。他的奧數老師曾經評論他說:不愛聽學校教的,喜歡用自己方法解,還都解的出來,我那時候還有點竊喜。

隨著三年級越來越難和複雜,他這招不行了。

那些他曾經用自己方法解的題,絕大多數,都被他自己給忘記了,而他三年級開始的數學成績,只能說中上,甚至倒數也有過。

問題出在哪裡?

計算計算計算,讀題讀題讀題,格式格式格式,還有他那些紊亂無章的算式和答題,說白了,他的數學,也是沒有骨頭的,所以到了三年級,也癱瘓了。

數學老師曾經說他不適合讀奧數,因為太不仔細,不認真;

奧數是需要很成熟細心穩重的孩子去讀的,連學校題目都讀不清楚,計算都不能全對,還怎麼讀奧數。

直到三年級,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也不得不承認,他確實不適合讀奧數,就算讀了,也是拿不到什麼獎的。

現在需要的是紮紮實實的數學基礎和習慣,糾正他亂排的算式,糾正他粗糙的讀題,糾正他喜歡一張卷子跳著做的毛病;

甚至糾正他醜陋的字,要捨得花時間去罰他、去反覆練習,而不是去刷那些所謂的競賽題。

英語

倒是英語,當年最晚最差的那個學科,剛一年級前連整句都說不好,完全沒有去過英語班;

現在卻是三門中基礎最紮實,最穩定的,而且還在不斷進步且上升,我甚至能看到他的後勁。

回想起來英語我完全沒有投機取巧,從來沒鬆懈過。

一年級開始每天一個多小時的聽讀背聽讀背,二年級開始聽讀背默聽讀背默,三年級讀背默寫讀背默寫,全是最最枯燥的基本功。

就這樣枯燥的兩年過去了,他的英語確實從一灘爛泥中站立了起來,建立好了有序的骨骼,開始瘋狂的吸收。

這是非常微妙的事情,當年入學的那個孩子,以為最好的那兩門,三年級反而變的最差,而真的是最差的那門,現在反而後勁十足。

原來厚積薄發才真的是最原始最好的方法。

三年級了,時間過去了1/4,我現在到底該做些什麼?

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敲掉前兩年所有我曾經搭建的東西,重頭構建。

或許這樣的結果就是考初中我們來不及了吧,這時候自廢內功重練,也未嘗不是壞事。

寫這麼篇東西是給自己看,也是給圈子裡那些孩子準備讀書和剛讀書的朋友們看:每個孩子都不同,不是每個孩子一開始都適合拔高。

學習習慣到底是什麼個玩意,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走我這樣的歪路,到三年級再恍然大悟。

低年級進不了前十名,就停掉所有課外班!別到三年級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