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版公募來襲 公募迎來最大強敵

說說最近兩件比較火的事兒,都是與公募基金相關。

券商大集合融入“基金池”

近日,證監會正式釋出《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操作指引》。

加強版公募來襲 公募迎來最大強敵

導致的結果是:證券公司大集合產品將正式轉為公募基金或私募資產管理計劃。

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券商集合產品?

基金產品是基金管理人幫你打理錢的產品,券商集合產品就是證券公司幫你打理錢的產品。一般集合理財產品針對高淨值使用者,說白了就是起購門檻比較高。

一般來說,根據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規模和起購金額,可分為大集合理財產品和小集合理財產品。大集合,規模在5-10億,5-10萬起購。小集合,“小巧玲瓏”,一般幾千萬就可以運作,一般起購在100萬。所以這個指引,針對的是券商大集合的產品。

券商大集合產品規模

已披露的券商大集合產品規模8565。3億;大集合產品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共有21只,規模最大的資產淨值達到729。7億元。所有大集合產品的規模可遠遠不止這些。

目前有公募資格的券商共有13家,其中包括目前大集合資產淨值較高的財通資管、東證資管、長江資管和華泰資管等。沒有取得公募資格的證券公司,可以更換為其控股、參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無論是券商,還是公募納入了同一標準和規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局面也隨之到來。大集合走向公募化,無論對於投資者還是整個資管市場,都是有益的。

20萬億銀行理財放大招公募迎來最大強敵

昨天,《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出臺。以前呢,銀行業務和銀行理財業務都是在一起的。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其實是資管新規下打破剛性兌付的一種體現。

加強版公募來襲 公募迎來最大強敵

銀行理財子公司有什麼看點?

1、可以直接投資股票。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票。對股市來說是個利好了。

2、無起購門檻限制。這一下子,在起購金額上基本與公募一致了,單這一條對公募基金衝擊就不小。

3、銷售渠道拓寬。理財子公司除了銀行渠道的代銷,也可以透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這一點是不是似曾相識,基金三方獨立代銷。

4、允許發行分級產品。要知道公募基金的分級產品已經到開始“倒計時”了,而銀行理財子公司可以發行,在這個方面也是優於公募的。

除了以上四個方面,其實還有,比如首次購買無需到櫃檯面籤、合規私募機構納入理財合作範圍、非標投資政策的放鬆、註冊資本最低10億且鼓勵引進外資等等。

18家商業銀行申請公告成立理財子公司

加強版公募來襲 公募迎來最大強敵

20萬億規模的銀行理財,這個規模不算小,要知道公募基金總規模也才13萬億。理財子公司儼然就是一個“公募+信託”。作為一個加強版的“公募”,肯定對公募基金有著一定的衝擊。這也不算是壞事,公募歸證監會管、理財子公司歸銀保監會管,公平競爭、百花齊放。

之後買銀行理財,可能需要注意具體買什麼型別的產品,風險有多大。畢竟理財子公司可以投資股票。

當然,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投資風格也是偏穩健的,就好像銀行系的基金公司,主要以穩健的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為主。銀行最擅長固收投資。

理財子公司可以由其他非金融機構代銷,具體詳情還沒有。是像公募一樣搞一個代銷牌照,還是與公募用一張?都是不可知的。

對公募的衝擊,肯定會有的。但是短期來看,理財子公司要想發展起來,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比如系統、研究人員等等。

公募基金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比較擅長權益類投資、公募執行機制成熟、渠道廣泛等等,銀行理財產品的受眾人群和公募基金受眾有重疊,但也有差異化。

風雨20載的公募基金,已成為結實的小夥子。磨刀立馬,等待著即將到來的“暴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