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01 初遇

龍威虎將一身膽,只看常山趙子龍。救主扶危解困頓,常勝不敗誰與同。

趙雲是三國時期季漢的名將,與季漢的首席大將武聖關雲長、張飛等位列與同一行列當中。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在《三國演義》當中,趙雲的形象一直都是完美的國朝武將。趙雲赤膽忠心,在長坂坡單騎救主。

趙雲英姿煥發,白馬銀槍丰神俊朗。趙雲有勇有謀,漢中之戰救援黃忠。趙雲老驥伏櫪,烈士暮年仍隨諸葛武侯北伐。

不管是青年時代追隨漢昭烈帝征戰天下,還是壯心不已的老年時代跟隨諸葛武侯北伐中原。趙雲一生都保持著對漢室的忠心,也保持著那顆過人的膽色。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不過在《三國演義》當中,趙雲的形象其實是有變化的。

在《三國演義》開始,趙雲與漢昭烈帝劉備相遇。此時的劉備在同門師兄弟公孫瓚處停留,而趙雲也是公孫瓚麾下的武將。

當漢昭烈帝劉備與趙雲初次相遇後,二人便一見如故成了知己。不過趙雲本人對於公孫瓚十分忠誠,並不願意拋下故主跟隨劉備離去。

直到公孫瓚界橋一戰,麾下的白馬義從被河北名將麴義的先登營擊敗後。趙雲這才輾轉流離,最終還是在鄴城與漢昭烈帝劉備相遇。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當時漢昭烈帝劉備在袁紹處停留,趙雲便奉了漢昭烈帝劉備的命令暗中招募士兵。對外宣稱這些士兵是左將軍劉備的餘部,而袁紹也沒有懷疑。

在趙雲的幫助下,劉備成功地在袁紹處得到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

此時趙雲的形象還並不是後來那個獨當一面的大將軍,而是能夠執行好主公命令的下屬。作為下屬,趙雲辦事謹慎而全面。

漢昭烈帝劉備也十分欣賞趙雲,便將趙雲帶在身邊跟隨。趙雲此時的形象,還只是單純地聽從漢昭烈帝劉備的命令而行事的心腹。

02 獨擋

不過到了火燒博望坡之後,魏武帝曹操的大軍南征荊襄。漢昭烈帝劉備從新野慌忙撤退開始,趙雲的形象就發生了改變。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之前的趙雲是隻聽從主公的命令列事,基本上沒有自己做主的事情出現。不過在新野撤退的過程中,趙雲開始自主地去救援甘夫人、糜夫人與後主劉禪。

在《三國演義》當中趙雲是尋找到了糜夫人與後主劉禪後,帶著年幼的小主公一路擊敗強敵。

七進七出後,才算是脫離了險境。

而救援糜夫人與後主劉禪的命令,卻並不是主公劉備下達的。這是趙雲開始有了自主的行事意識,變身成獨當一面的大將之始。

在漢昭烈帝劉備和吳侯孫權結盟並且擊敗了魏武帝曹操後,作為主公的劉備成功地收攏了原荊州牧劉表麾下的部曲。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經過幾年的戰爭,漢昭烈帝劉備終於拿下了荊南四郡。而此時機會又來到了漢昭烈帝劉備的身邊,在荊州西部的益州有人送來了邀請信。

此時的益州牧劉璋因為懼怕魏武帝曹操的威勢,便邀請漢昭烈帝劉備率軍進入西川幫忙防禦北方的邊境。而就在漢昭烈帝劉備率軍入川后不久,擔任荊州留守的諸葛武侯就發覺了孫夫人的不對勁。

孫夫人是吳侯孫權的妹妹,與漢昭烈帝劉備聯姻之後便跋扈囂張之甚。孫夫人的僕從在荊州多有不法,甚至孫夫人本人還與江左有聯絡。

在孫權寫信告訴孫夫人,要他將後主劉禪帶去江左後。孫夫人便在沒有告知荊州留守的諸葛武侯的前提下,偷偷地帶著年幼的後主劉禪上船準備離開荊州。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此時,漢昭烈帝劉備身邊的大將除了趙雲基本上都在西川。諸葛武侯和趙雲當機立斷,在江上攔截了孫夫人的小船。

在趙雲將後主劉禪帶回來之後,才放孫夫人離開。

從此時,趙雲的形象真正的變成了一個大將軍。

03 大將

在漢昭烈帝劉備奪取西川之地後,北方的魏武帝曹操決定討伐巴蜀之地。

魏武帝曹操任命博昌亭侯夏侯淵領徵西將軍、持節督關中、涼州諸將及軍馬,在平定兩週的氐、羌諸胡和割據勢力宋建後夏侯淵就向漢中郡一帶進軍。

漢昭烈帝劉備統帥大軍親自出徵漢中郡,定軍山大戰由此拉開了帷幕。

故事都是耳熟能詳的,大漢的名將黃忠在謀士法正的配合下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而此時,趙雲等將軍則奉漢昭烈帝劉備的命令前來漢中郡增援。

而趙雲等將軍前來漢中郡增援的原因也很簡明,那就是因為魏武帝曹操親征漢中郡了。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當魏武帝曹操收到夏侯淵被黃忠斬殺的訊息後,可以用勃然大怒來形容他當時的心情。

魏武帝曹操統帥十餘萬大軍親征漢中郡,而漢昭烈帝劉備也調集了除武聖關羽以外的大將和軍隊應戰。

此戰趙雲的形象再一次豐富了不少,從一名孤膽之勇變成了將軍之勇。在漢中之戰的後半段,趙雲曾率軍接應過黃忠。

《三國演義》當中描寫了黃忠外出偷襲魏武帝曹操的糧隊,結果許久沒有訊息。趙雲擔心魏武帝曹操狡詐,使用陰謀騙取黃忠出營偷襲再來個反埋伏。

於是乎趙雲便只率領幾十個輕騎兵出營尋找黃忠的蹤跡,可在尋找黃忠的路上便遇到了曹軍的隊伍。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在趙雲的鎮定指揮下漢軍小分隊才不至於被曹軍包抄。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等救下黃忠所部後,趙雲便帶著黃忠突出重圍。眼看曹軍大部隊即將達到戰場,趙雲便率漢軍小分隊一路退回了軍營。

沔陽長張翼提出要立刻閉門防禦,而趙雲則從戰術上提出來要開啟營門。這樣一來曹軍見趙雲大開營門,以為有埋伏便選擇了撤退。

漢中之戰結束後,漢昭烈帝劉備的勢力便徹底地穩固了下來。

04 智謀

同年,漢昭烈帝劉備晉位漢中王。不久後,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禪讓結束了東漢王朝的統治。而漢昭烈帝劉備便在成都登基稱帝,延續了大漢的國祚。

漢昭烈帝劉備登基稱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封賞功臣。

趙雲作為功臣被封為翊軍將軍,後來又升遷成了中護軍、徵南將軍。在後來劉備東征吳侯孫權,趙雲又被封為江州督、鎮東將軍。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中護軍作為漢昭烈帝劉備身邊的親軍統帥,其權力和地位自然是不低。趙雲此時在大漢的武將集團當中,地位僅次於前後左右四將軍而已。

而此時的大漢的前後左右四將軍就是知名的武聖關羽、西鄉侯張飛、神威將軍馬超、寶刀未老黃忠,這四位大將和中護軍趙雲一起稱之為五虎上將。

後來武聖關羽被吳侯孫權的大將呂蒙和魏武帝曹操的大將徐晃聯手擊敗,西鄉侯張飛也被叛將範疆、張達二人謀害。

漢昭烈帝劉備悲憤之下決定東征吳侯孫權,此時的趙雲已經有了很強的大局觀和智慧謀略。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趙雲向漢昭烈帝劉備進言,說明現在國家的形勢不利於伐吳。北方的曹魏王朝虎視眈眈,南方的南中四郡也叛亂頻發。

這樣的國家大局勢之下,實在不應該傾盡國力地去討伐武侯孫權。相反,暫時與吳侯孫權達成和解然後北伐中原才是正道理。

可惜,漢昭烈帝劉備因為結義兄弟被害沒有聽進去趙雲的勸諫。之前諸葛武侯也勸諫過漢昭烈帝劉備,勸說他不要貿然地去討伐吳侯孫權。

但桃園三結義的情景猶記在心,漢昭烈帝劉備若不能替兄弟報仇又怎能配稱之為英雄呢?

於是乎,漢昭烈帝劉備傾盡大漢國力開始討伐吳侯孫權。

夷陵之戰成了大漢復興路上的創傷,陸遜火燒連營讓光復大漢的理想變得虛無縹緲了起來。

漢昭烈帝劉備飲恨西去,白帝城託孤於諸葛武侯。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05 寶刀

諸葛武侯看著年少的後主劉禪,心中感慨萬千。

此時的趙雲成了諸葛武侯最能依仗的將軍,作為江州督、鎮東將軍的趙雲被調入中央任職鎮軍將軍。

此時趙雲已經鬚髮皆白,當年那個白馬銀槍的少年英雄似乎垂垂老矣。只不過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趙雲雖說步入了暮年,但是雄心壯志卻絲毫沒有減少。

在諸葛武侯的幾次北伐當中,趙雲只要跟隨出征就承擔了很重要的任務。

趙雲最後在成都病逝,這個一生忠誠且智勇雙全的大漢名將就這樣去與他追隨了大半輩子的主公見面了。

當趙雲和漢昭烈帝劉備相見的那一刻,似乎就註定了這位傳奇將軍一生的經歷。而當趙雲和漢昭烈帝劉備在另一邊相見的時候,趙雲也無愧他的赤膽忠心。

趙雲的形象在《三國演義》當中呈發展態勢的趨於豐滿,一個熱血、勇武的少年英雄最終變成了一個沉穩、頗具智慧謀略的大將。

《三國演義》中趙雲形象的演變史

這樣的形象演變,讀者讀後只感覺十分精彩。趙雲,也就這樣成了膽略過人的代名詞。更是勇略和智慧兼具的象徵,還是忠誠的表率。

數三國,風流人物。且看,白馬銀槍趙子龍。

參考文獻:

趙雲形象的演變:從史書、文學到影視。汪燦。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2011

三國志通俗演義。羅貫中。古籍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