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孫悟空透過“懸絲診脈”看病,這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在86版的《西遊記》中唐僧一行人來到朱紫國,朱紫國國王身患重病,孫悟空透過“懸絲診脈”的方法為其看病,診斷國王為“雙鳥失群”之症,並對症下藥治好了國王的病。

《西遊記》中孫悟空透過“懸絲診脈”看病,這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西遊記》中的影視情節

所謂“懸絲診脈”其實是一種診斷疾病的方法,醫生將絲線的一端系在患者的手腕上,自己掌握另一端,憑藉從懸絲傳來的手感猜測、感覺脈象,從而診斷疾病。相傳“藥王”孫思邈就透過懸絲診脈的方法醫治好了長孫皇后的病。

歷史典故

貞觀年間,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懷孕十多個月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臥床不起。雖經不少太醫醫治,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唐太宗寢食難安,便找大臣徐茂公商量對策,從徐茂公口中得知,民間有位醫術精湛的名醫孫思邈,常年上山採藥,尤其精於婦科疾病的診療。

《西遊記》中孫悟空透過“懸絲診脈”看病,這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孫思邈雕像

唐太宗聽了之後立刻命人請名醫孫思邈入宮。孫思邈進宮後,叫來長孫皇后身邊的婢女仔細詢問病情,並從太醫那邊要來病歷處方認真審閱。經過研究,孫思邈便對皇后的病情有了基本瞭解,並想好了醫治方法。可是在古代男女之間授受不親,何況對方還是一國之母,身份尊貴,更是近不得身。於是他取出一條紅線,讓婢女將紅線的一頭系在皇后手腕上,一端從簾後拉出來,孫思邈捏著線的一端,便在皇后房外開始 “引線診脈”。

《西遊記》中孫悟空透過“懸絲診脈”看病,這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長孫皇后影視形象

沒多大功夫,孫思邈便診完了皇后的脈,然後對唐太宗說長孫皇后的病是因為胎位不順而起,只要在中指的穴位上紮上一針便可痊癒。於是唐太宗命婢女將皇后左手扶近竹簾,孫思邈找準穴位猛扎一針,皇后疼痛難忍,渾身顫抖。沒過多久,只聽見一陣嬰兒哭啼聲,皇后順利產下皇子,母子平安。孫思邈的這一“懸絲診脈”神技不久便傳遍大街小巷,人們都尊稱他為“神醫”。

《西遊記》中孫悟空透過“懸絲診脈”看病,這在古代真的存在嗎?

懸絲診脈

科學說法

上面典故為民間流傳,孫思邈是否真的透過“懸絲診脈”之法為長孫皇后看過病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查閱相關歷史資料,在古代確實是有“懸絲診脈”這麼一回事,大多都是一種形式,只為了在看病時走個過場。“懸絲診脈”缺乏十足的科學依據,孫思邈之所以能治好長孫皇后的病,是因為事先了解清楚了她的病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再加上孫思邈本人妙手回春,所以才假借“懸絲診脈”之法醫好了長孫皇后。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