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公孫弘,40歲讀書,76歲當宰相,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漢朝中央政府向全國各地及郡國徵召“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齊地淄川國向中央政府推薦了當地的一位儒生,時年六十歲的公孫弘。 於是公孫弘被以“賢良”博士之名徵召,來到京城長安。

漢朝公孫弘,40歲讀書,76歲當宰相,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但是第一次的為官之路,並不平坦。公孫弘被派出使匈奴,回來後向漢武帝彙報情況。或許是經驗不足,漢武帝對彙報非常不滿意,有些惱怒。公孫弘心中憂懼,便辭官回鄉了。

公孫弘是齊地淄川國薛縣人,他年輕時曾當過獄吏,後因犯了錯誤而被免職。沒了工作收入,變得窮困潦倒,只能給別人家養豬為生,前半生可謂鬱郁不得志。但公孫弘奉養孝敬繼母, 是當地出名的大孝子。這在當時以“孝”治天下的漢朝,為他贏得了很高的聲譽。

當時西漢王朝的統治思想,已經從黃老之學開始向儒家思想轉變。開始任用儒學之士,並設定五經博士,精通一門儒學經典,即可授予官職,此時的公孫弘從這一政策中看到了希望。儘管公孫弘年逾四十,又窮困潦倒,可他依然發奮努力,學習《春秋公羊傳》,讀書十分刻苦。《三字經》中有句:“彼無書,且知勉”,說的就是公孫弘奮發學習的故事。

漢朝公孫弘,40歲讀書,76歲當宰相,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朝廷再次下詔,向各郡國徵召儒學人才。公孫弘憑藉其深厚的學術知識和在家對繼母的孝道,第二次以“賢良”之名被家鄉淄川國推薦給中央政府,到京城長安任職。也許對上次長安之行,耿耿於懷。公孫弘推辭再三,但淄川國人民不答應啊,無奈之下公孫弘再入長安。

此次入職,公孫弘如神助一般。在百餘人的上殿策對中,脫穎而出,被漢武帝定為第一名,當即拜為五經博士。

從此,公孫弘仕途一發不可收拾。公孫弘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每當朝廷議政時,公孫弘只分析情況,提出解決方案,不做評判,讓皇帝自己決定取捨,從不爭辯。漸漸得漢武帝覺得公孫弘行為敦厚,言辭不巧辨,又能以儒家觀點解釋法律,深得武帝歡心。沒過幾年,就升遷為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列。

漢朝公孫弘,40歲讀書,76歲當宰相,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

但是,人紅是非多,面對公孫弘的步步高昇,和深受漢武帝寵信,同僚們感到很不爽。以性情耿直、脾氣火爆著稱的,主爵都尉汲黯,向公孫弘率先發難。汲黯向漢武帝上書說:“公孫弘位列三公要職,俸祿優厚,但他卻使用粗布被子,這是心懷詭詐又沽名釣譽的行為。”對此公孫弘承認:“確有沽名釣譽的想法。但當年管仲治理齊國,生活奢華而齊國治理得好。晏嬰治理齊國,生活簡樸而齊國一樣治理得好,由此可見,個人生活節儉與治國無關。我蓋粗布被子這件事,是汲黯揭發的。而滿朝文武中,跟臣關係最好的莫過於汲黯了,現在汲黯直言稟告,說明此人忠誠可靠,沒有私心雜念。如果沒有像汲黯這樣的忠臣,陛下又怎麼能聽到這些話呢?武帝聽了之後認為公孫弘謙讓有禮,有仁厚長者之風,愈加器重他。

到了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想任用公孫弘為丞相。然而,按照漢朝制度,丞相之職必須選用列侯擔任,但公孫弘沒有侯爵,於是漢武帝下詔封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公孫弘成為漢朝建立以來第一位以無功封侯的人。

公孫弘起身於鄉野之間,他一介貧寒布衣,40歲不惑之年開始學《春秋》,以六十歲高齡開始政治生涯。憑藉自身極高的儒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經驗,平步青雲,一路加官進爵,直至漢朝丞相。司馬遷評價他:“公孫弘以老百姓的身份學習《春秋》,成為天子三公,封為平津侯。從此天下的讀書人,群起效仿他,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