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求知慾不斷增加,對教育的關注度也在逐漸提高。

家長更是如此,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發展前景,家長

不辭辛苦,

自己再累也無妨,他們希望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這樣孩子就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時代在進步,教育也緊隨其後,在不斷變革中發展和完善,學生透過接受教育獲得知識和技能,最後進入社會也能夠

獨當一面,

進而再次推動社會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節奏在加快,生活壓力加大,為了提高生活

幸福指數

,大家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很多人都表示很羨慕中小學生,因為他們每天只要好好學習就好,相比下顯得更加輕鬆。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01

中小學生壓力大,減負成為主題

事實卻並非如此,現在中小學生的壓力不比成年人小,社會對學生不但提出新要求,稍有鬆懈,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淘汰掉。

適當的壓力

能夠促使人進步,但是

過大的壓力

也不利於學生的發展,為了減負學生的負擔,今年教育部下發了多項教育政策,相比於減少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壓力,更重要的是減輕學生心理負擔。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只有學生

心理壓力減輕,

才有更好的學習效果,而中小學生的課程安排都很緊湊,再加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嚴抓孩子學習,讓學生感覺自己的生活中除去學習好像沒有別的。

如果長期如此,對學生來說會有很大的負面作用,畢竟學習也要

勞逸結合,

過猶不及就會適得其反了,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給學生減輕負擔。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02

學生期待寒暑假,但是卻有困擾

對於中小學生而言,最期待的假期莫過於寒暑假了,在一年當中,學生可以享受兩個超長假期,這樣學生也能夠

緩解緊繃的情緒

,可以給自己充個電。

不過學生面對寒暑假,也有自己的困擾,雖然雙減政策在前,禁止補課班利用學生放假時間進行學科類補課,不過家長卻甘願躺平,會

請家教

到家裡來給孩子補課。

這就意味著,學生即便是放假,也是不能放鬆,每天依然要上課,只是上課的地點從學校換到了家裡,這與減負的理念是衝突的,學生反倒增加了負擔。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家長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也會抽出時間帶孩子出去旅遊,不過大家都是這麼想的,學生的寒暑假就是旅遊的

高峰期

,景區人山人海,學生也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風景,最後只看到了烏泱泱的人。

針對此情況,

人大代表

提出“增加中小學生春秋假”的建議,這裡的春秋假不像寒暑假時間那麼長,而是小長假,時間一般在一週左右。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如果真的在全國實行春秋假的話,學生將會迎來除去寒暑假之外的兩個小長假。

一方面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也讓

旅遊錯峰

,不僅方便了學生,也方便了民眾。

面對此建議,教育部也做出了迴應,讓中小學生振奮不已。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03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的迴應讓學生振奮,家長也高興

教育部對社會各界的建議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對於是否增加中小學生小長假一事也給出了答覆:

各學校在保證教學時間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錯峰放假,把假期分流到春秋假當中,這樣也能減輕出遊的壓力。

換句話說,學校在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任務之外,是鼓勵學校增加中小學生的小長假的。

教育部的迴應讓中小學生振奮不已,如果真的實行春秋假,一年就多了兩個假期了。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家長針對春秋假的態度令人意外,畢竟家長把孩子的學習看得很重,一般來說是不想孩子多放假的,不過家長卻表示如果增加小長假會很高興。

這是因為家長擔心寒暑假的時間過長會消磨學生學習的

積極性

,等到開學跟不上課程進度,如果把寒暑假的時間分擔出來,也能讓學生放鬆,開學後也可以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結語:

關於是否會增加中小學生的小長假,這就要看各地學校的具體安排了,此前已經有部分地區做出了調整,增加了兩個春秋假,不過大多數地區目前還是以原來的放假方式為準。

對於學生來說,放假無疑是開心的,不過學生也不要因為放假就徹底放飛自我,還是要做好假期安排,把學習任務放在首位,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再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中小學生或迎來“小長假”?教育部作出迴應,學生“振奮不已”

話題討論:你認為中小學生增加春秋假後能緩解學生的壓力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徐曉媽媽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