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隨著以科技為標誌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人工智慧結合大資料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得到了拓展,為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據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與時代和人民的需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在我們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中,人的全面發展的必須被考慮在內,因為它涉及到我國發展的方方面面,小到個人的衣食住行是否便捷,大到我們整個國家如何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繼續穩步向前。

同樣,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使每個人都得以享受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的機會,是我國在兩個一百年之際努力奮鬥的重要目標和方向。

簡言之,推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自建黨的以來的基本價值追求,是無論何時都將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的全面闡釋。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人工智慧與人的發展統一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程序。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需要製造人工智慧支配其服務於人自身,在這一過程中,人工智慧體現出了它的本質屬性,即工具性。人也展現出自由全面發展的本質需求,併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價值規約。

人工智慧對人的全面發展的技術支撐

在實現人的能力與需求的全面發展方面,人工智慧從根源上為生產力變革提供技術支撐。從科學技術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機器的發展從石器時代到如今的智慧化時代,集中表現為生產工具的不斷更替和生產力的持續提高。因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人的能力物件化程度的彰顯。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新時代顛覆性的科學技術,拓展延伸了人的能力,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新條件,不斷推動人的面發展的歷史程序。

在未來,隨著智慧機器取代人類工作,新興的產業淘汰舊的工作模式,人們也因此產生了新的需求,社會新的崗位出現與新的需求的產生為社會的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

簡言之,人工智慧技術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每一次變革都為社會帶來不同意義上的技術支撐,尤其是二十一世紀以來,人工智慧與資訊學、生物科學等的交叉融合,令人工智慧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社會關係上,人工智慧為創造合理的社會關係提供技術支撐。

在以往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交往活動中,人們之間的關係由經濟利益所主導,人與人之間冷漠疏離,一切皆以物質財富為衡量標準,一方壓迫佔有另一方的勞動成果,社會關係不平等且對立。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新的時代,人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高生產力,生產出更多的物質財富,生活所需的產品相對充足,人們能夠在實踐中不再受制於資本的壓迫,不再以經濟利益為人際交往的核心,而是注重幸福感的提升。

因而,人與之間和諧友愛的相處,合理的社會關係的形成,都依靠人工智慧技術的支援。尤其是作為維護社會關係健康發展的司法系統,在智慧時代也受到了人工智慧的助力,進一步推動構建了和諧的社會關係。

在自由時間方面,人工智慧為創造更多自由時間提供技術支撐。

在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最高階段共產主義社會中,其最終追求是人們完全擁有自由時間,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工智慧與大資料雲計算的最佳化組合,使得人們在便利、快捷的社會中共識和共贏,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來發展自己。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隨著人工智慧的普及,社會結構必將如先前幾次產業革命一樣再次發生鉅變,智慧機器將代替人進行人類生存所必須大量勞動,創造巨大的物質財富,把人類從謀生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沒有窮人和富人之分。並且人工智慧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以合理的社會關係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程序,使自由時間增多,超自由主義的發展得以實現。

人的全面發展對人工智慧的價值規約

智慧時代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使人們的生活得到巨大改變和顯著提升是毋庸置疑的,但也產生了諸如人類慾望增加、資源枯竭、競爭慘烈等不良後果。這些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在於人們把人工智慧技術和價值的發展相分離,即把人工智慧技術給人帶來的物質財富和人本身發展所需的精神需求割裂開來。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人類所有的注意都聚集在如何讓人工智慧技術為人類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上,把所有的目光投向了向世界外部的佔有和獲得,而忽視自身內部所急需的精神需求。事實上,科學技術越發達人們越應尋找人類的價值在哪裡,而非簡單地尋求物質財富的無限增長和對慾望的無盡逐求。

人的全面發展與人工智慧緊密相關,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與靈魂所在。因此,人工智慧必須有利於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人工智慧的價值規約。

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起點和終點、核心和精華。

現實的人又是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重中之重。因此,辯證全面地解讀人的本質是對現實的人形成科學認知的基礎和前提。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成為人的本質力量在社會中的綜合應用和發展,是對人本質力量的全面佔有。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對於人的本質是什麼,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拉

·梅特里認為“人是一架自己會發動自己的機器”在這種觀點下,人的一切行為反應都是機械的,人只是自我維持的物理化學反應,至於生命和意識,也都只是簡單的機械過程。

還有一種對人的本質的認識便是

“人是動物”,這種觀點與人是機器最大的區別在於承認了生命的存在。最後,最為科學的便是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觀點。

馬克思的思想隨著他對人的全面理論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化,伴隨著思想一起發生變化的還有對人的本質的認識。

我們可以根據馬克思思想發展的歷史軌跡,把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認識主要分四個階段: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博士論文時期的

“自由”;《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時期的“自由自覺的勞動”;《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時期的“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三大手稿和《資本論》時期的“人的本質是一定的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

從時間的角度看,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探索為人全面發展做了一個整體的論述。雖然學界迄今為止沒有對人的本質達成一個確定不移的共識,但對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提出的,

“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基本無異議。

至此,從空間的視角來看,這四種對人的本質的描述,從不同的方面對人的本質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概括。使得現實的人擁有了具體的、勞動的、社會的、歷史的完整的特性。這就為後來馬克思所講的每個人都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人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永遠是製造與被製造,支配與被支配的關係

更進一步說,每個人的全面發展都有很多

“面”,馬克思在探尋人的本質的過程中就已經對這些“面”進行了回答。

簡言之,

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的本質的復歸,就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價值規約。

要實現這一價值規約,人工智慧技術就需要在實踐中提高生產力,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實現人的自由發展。

其次,人工智慧技術還需在此基礎上,推動發展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使每個人都能夠挖掘出自己的真、善、美,進而創造出和諧的社會關係。

再次,人們能夠在人人平等自由發展的社會中實現勞動自由,自己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並享受這一勞動過程。最後,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人們能夠達到靈魂與肉體、物質與精神、個人與社會關係的準確認識,逐步走向全面發展,找到真正的自我。